第282章 霹雳车
首先大笑的,自然是袁绍。
但是在袁绍带动之下,土山上的袁军士兵,随之哈哈也笑了起来,笑声之中,充满了对曹操的嘲讽。
曹操脸都黑了,没想到袁绍还能那么恶心人,关键是在这霎时之间,要破了袁军的土山还不容易,若是放弃官渡,袁绍就能顺势打入颍川。
如此对于战略不利,还很不利于曹军一方。
“继续射。”
“每隔半个时辰,随机射曹营一次。”
“吩咐后军的人,多做一些箭矢,数量越多越好。”
“我要让曹操知道,什么叫做后悔!”
看到曹操一方的将士如此狼狈,到处逃窜,袁绍心情好转,文丑颜良死了的愤怒,暂时被他丢到脑后,终于挽回优势,让他觉得,要破曹营,不难了。
说完,他走下土山。
回去军营再慢悠悠地等土山上的结果,等曹军崩溃了的结果。
曹营。
袁绍走了后,土山上的袁军士兵,又拉弓射了好几次。
把曹操他们射得,确实有些手足无措,他们只能把大量的盾牌,放到军营边上,只要发现有箭矢下来,就举起盾牌抵挡。
但是袁军的射击,又是很随意的,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射击在什么时候,没有规律可循。
往往反应过来要抵挡的时候,箭矢已经来了,使得他们防不胜防,到最后随时举起盾牌防御,把防守站岗的士兵,折腾得没有脾气。
“怎么办?”
曹操马上聚集众人,忧心忡忡地问道。
程昱问道:“我们搭建几个大棚,挡住箭矢,如何?”
“这不是根治的方法,只是暂时有用。”
陈舟说着,往旁边的刘晔看去,问道:“我看子扬若有所思,好像信心十足,是否有解决的方法了?”
刘晔回过神来,点头笑道:“渡之的观察力很强,我或许真的有办法根治,让袁绍的兵,不敢再上那土山。”
此言一出,众人同时往刘晔看去。
曹操连忙问道:“子扬快说。”
刘晔说道:“我想起了有一种投石车,能把重达一石的巨石,远距离地投出,用来打砸袁绍的土山,易如反掌!只要主公给我足够多的工匠,三天之内能把第一个投石车造出来。”
“安排!”
曹操果断同意道。
既然刘晔说有办法,他完全不会犹豫,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
刘晔领了命令,带领工匠,到营地的后方折腾去了。
只不过,接下来的几天里,曹营依旧要遭受袁军的骚扰,那些箭矢射下来,让他们措手不及,只能尽量地举起盾牌防御。
“渡之,你之前说的,让袁绍军中的人提前叛变,该怎么做?”
曹操看向外面,零零星星射下来的箭矢,就气不过来,在想一定要袁绍好看。
给袁绍最致命的打击,狠狠地发泄一口,这几天来憋着的气。
“主公还记不记得许攸?”
陈舟见曹操迫切想知道,那么就满足他,推动许攸的事情提前发生,反正这一仗也是要提前打完,拖的时间越长,对曹操越不利。
“许子远,当然认识。”
曹操点头道:“他和我是童年玩伴,和袁绍一样,也是在童年认识,如今在袁绍军中出谋划策,渡之说叛变的就是此人?”
“然也!”
陈舟把如何推动许攸叛变的计划,和曹操详细地说了说。
曹操听完了,先是眼前一亮,随即又问:“渡之这个计划,有多大把握?”
陈舟自信道:“我这个计划,运用得当的话,有九成把握!”
九成把握,基本就是完全没问题了。
之所以会说九成,那是比较谦虚的说法。
曹操懂得陈舟的谦虚,马上把曹鹏和夏侯恩喊过来,这个计划交给了他们。
营地之前,偶尔还有利箭射下。
陈舟对于箭矢,没多少兴趣,只是对刘晔的霹雳车深感兴趣,把计划告诉了曹操,就往军营后方回去,只见刘晔正在指导那些工匠,制造加强版的投石机——霹雳车。
“渡之,有没有什么可以指点我们的?”
看到陈舟来了,刘晔便说道。
陈舟摇头道:“我完全不懂这些,还想和你们一起学习呢!”
刘晔笑道:“原来还有渡之不懂的东西,其实我也不懂的,只是偶然看到过,就把具体记下来了。”
偶然看到?
陈舟好奇地问:“子扬是从哪里看到的?”
“这个不能说,我答应过别人的。”
刘晔哈哈一笑,故作神秘道:“如果说出来,就是我辜负了人家的信任,希望渡之可以理解。”
陈舟说道:“肯定理解,不过我有一个特殊的想法。”
“什么想法?”
“我看子扬的投石车,是做出更强的弹力,才能把重达一石的石头,弹射出去,对吧?”
“没错!”
“我突然在想,要不要把这弹力,用在其他地方呢?”
陈舟看了看旁边的一张弓,道:“比如做成弓。”
刘晔摇头道:“这样做成的弓,弹力是巨大,但必然也很大,谁能拉动?”
他觉得陈舟这个猜想,有点天马行空,不太可行。
陈舟又道:“不一定!子扬的投石车可以动起来,如果我们把弓,做到车上固定好,不是一个人拉弓,而是好几个人同时把弓弦拉开,再做一种特制的箭,如此一箭射出去,效果应该很震撼吧?”
这番话,使得刘晔,沉思良久,觉得陈舟这个想法是大胆了点,但并非毫无用处,或许能做出一个,更好用的武器,连忙道:“你们几个,给我过来,做另外一个东西。”
接下来,刘晔不管陈舟,忙碌地指挥工匠,投石车和那个弓,一起进行去做。
如果能成功,那是天大的功劳。
陈舟也不打扰,看到刘晔如此重视,明白他提出的,床弩的想法,可以落到实处。
——
三天时间,眨眼间过去了。
曹操他们出现在军营的校场上,抬头往那些土山看去,正巧又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