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田豫投降,进军幽州
刘备看了看张飞带回来的诸葛亮,在感到惊喜的同时,又感到了惊讶。
他们本来就要去临沮找诸葛亮,突然在城外遇到被刺杀的诸葛亮,未免巧合了些,巧合得让刘备感到怀疑和警惕了。
“卧龙先生也知道我?还知道我要来?”
刘备犹豫着问道。
诸葛亮只好说道:“是元直说的,他说刘皇叔准备来临沮请我出山,我想了想,皇叔贵为汉室宗亲,决心平定天下,匡扶汉室,怎能让你来请?就想主动去见皇叔。元直肯定和皇叔说过,让你客气一些,一次请不成,多请几次,对吧?”
徐庶真的这样说过。
听到诸葛亮还能把这些话说出来,刘备对诸葛亮的怀疑,减轻了好多。
“是啊!”
张飞说道:“元直先生确实这样说的。”
也正是如此,他就不满了,一个文士,值得大哥好几次去请吗?
只不过,看到诸葛亮那么懂事,还主动来找自己大哥,他就不觉得有什么了。
“是元直胡来了。”
诸葛亮笑了笑,这番话,他还是说谎了,本来是要避开曹操的人,并不想主动找刘备,主动去找,那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那卧龙先生,为何如此……”
刘备又问。
诸葛亮苦恼地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为何,曹操的人一直盯着我,他们甚至找到了临沮,在我要去找皇叔的时候,曹操的人正好找到这里,要不是张将军到来,只怕我已经被带走了。”
关羽厉声道:“那个曹贼,可恶!”
刘备认真想了想,对眼前这个诸葛亮,相信了八成,剩下那两成,带回去让徐庶看一看就解决了,道:“幸好我让翼德上前探路,救了卧龙先生,幸好!”
诸葛亮作揖道:“我的意向,和皇叔一样,平定天下,匡扶汉室,天下有能力的人,还以汉室为重的,只有刘皇叔了,如若刘皇叔不相信,可以把我带回新野,让元直看一看即可。”
刘备就算还有两成不相信,但也不能表现出来,连忙道:“我能得到卧龙先生相助,这是我的荣幸,还请卧龙先生,随我回新野。”
“能得到皇叔的重视,也是我的荣幸!”
诸葛亮作揖一礼,在想总算安全了。
刘备就是这样,都不需要去临沮,就把诸葛亮找到,并且带了回去。
另外一边,曹沽挨了张飞一击,伤得还是挺重的,但也忍着痛,让人把这里的事情,送回去给曹昂。
——
幽州,蓟县。
袁熙带上袁尚一路逃回到这里,再马上集中兵力,征集粮草,准备打曹操。
但是幽州的人口和粮草,早就在连续的战败之中,被袁氏消耗得差不多,现在还要再征集就很难了。
整个幽州,现在都陷入了困难之中,愁云惨淡。
袁熙强行征兵、征粮,百姓苦不堪言,不知道该怎么办。
焦触是幽州人,看到幽州被折腾成了这样,袁熙还要强行地征兵,心里有点难受,不过正好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来自曹操的劝降书信,让他活捉了袁熙和袁尚投降,就犹豫了。
张南同样是幽州人,和焦触的关系不错,在收到劝降书信的时候,首先去找焦触,其实也不想看到幽州被袁氏直接折腾得没了。
“你怎么看?”
焦触问道。
张南犹豫了很久,说道:“我认为可以投降曹操,听说并州的将领,基本都投降了,并且得到曹操的重用,袁氏已经如此,再跟随他们征战,毫无好处,只会把幽州都拖累垮了。”
这番话,焦触是赞同的。
跟在袁氏身边,一点用都没有,袁熙也不可能是曹操的对手。
“投降,或许是最好的出路。”
焦触说道。
张南说道:“那么,我们先联系曹操,等曹军来了,打开蓟县城门。”
他们二人,简单商谈完毕,一致认为可以投降。
也只有投降,才是真的,最好的出路,真的不想再和袁氏兄弟,挣扎到底了。
——
曹操在无极县,驻扎了数天。
和甄氏的交易达成得差不多了,曹操给了几个官职甄尧,甄尧也说服了张夫人,愿意把甄宓嫁给陈舟,就正式带兵离开。
此行曹操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没能和张夫人深入交流,心里对张夫人念念不忘,这样的美女熟妇,想要忘记就很难了,要不是考虑到陈舟的关系,他绝对不会放过。
只不过,陈舟还没见过甄宓,就要跟随曹操的大军北上了。
“说好的,帮我搞掂甄宓!”
陈舟觉得,他们都是骗子。
我的甄宓呢?
连见面都见不了。
随军出发北上走了数天,大军终于来到冀州和幽州的边缘,他们可以看到,袁熙他们已经在此布下兵力,筑成防线,准备抗拒曹军来袭。
守将正是从边境调回的田豫。
“渡之,如何?”
曹军没有下令进攻,也不攻打这一道防线,而是让陈舟过来,问怎么办。
陈舟想了想问道:“之前我说的劝降,主公都做了吧?”
曹操说道:“给张南和焦触送去劝降书,田豫和牵招还没有。”
陈舟说道:“不用打,劝降田豫即可,田豫和牵招,是不能用劝降书,需要派人前去。”
他们二人,不同于张南二人。
不过他有信心,一定会投降的。
“主公,我可以继续去。”
程昱策反了郭图二人之后,对自己信心满满,觉得可以再去策反其他人。
曹操沉吟片刻,同意道:“田豫就交给仲德,千万要记住,得小心一点。”
程昱点头道:“主公放心,我知道应该怎么做,就算劝说不成功,但是安全地回来,也不是难事!”
如何劝说田豫投降这个任务,就落在程昱身上。
“伯父!”
这个时候,夏侯杰走了进来,道:“张南和焦触二人,有书信回复了。”
曹操拆开看完了,哈哈大笑道:“张南焦触二人,果然愿意投降,又让渡之说对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