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幕后的大人物
陈远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遵从乾若兰的命令,逐条执行。
没过多久,陈远就召集了两千名匠人和数千民夫,赶往城门外。
众人快速砍伐大量木材,在城外的平原上搭建简易的木屋和粥棚。
没过多久,上百名郎中也在城卫军的护送下,赶往城外给难民们诊治。
清河县有三千城卫军,只留了五百人在城中。
剩下两千五百人都去了城外,维持秩序和安定。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待到日落之后,绝大部分灾民都得到了安置。
他们既有粥饭可食,亦有木屋栖身,还有郎中抓药治病。
虽然,这只是一时之计,太过虚弱的灾民们,至少要疗养好几天才能恢复元气。
但不管怎样,灾民们的情绪得到安抚,生命也有了保障。
之前的民怨和怒气都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清河县的感激。
乾若兰、楚青云和陈远等人,一直忙到深更半夜,才有时间喘口气。
这时,陈远匆忙找到乾若兰,向她汇报情况。
“启禀公主殿下,城外的五万灾民,基本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不过,卑职认为这并非长久之计。
就算把清河县的余粮都拿出来,也撑不住他们吃喝十天。
今天他们有木屋住,有粥喝就满足了。
但明天、后天,他们就想住大房子、吃饭菜。
人一多就容易起哄,稍微控制不好就容易闹出祸端……”
乾若兰不动声色,对陈远问道:“你想说什么?”
陈远挠了挠头,鼓起勇气说道:“卑职的意思是,这么多灾民,我们清河县照顾不了多久。
最多收留他们三天,待他们恢复些元气了,便让他们继续往西走。
把他们分摊到周围各县,清河县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而且,今天清河县收留了这些灾民,明天消息就会传开。
到时候,只会有更多的灾民涌过来,很快就会把清河县吃垮的!”
陈远这番话,虽然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但也不无道理。
乾若兰和楚青云也知道,这并非长久之计。
于是,楚青云用灵识传音对乾若兰提出了建议。
“师姐,让清河县白白养着那些灾民也不现实,不如以工代赈,让灾民们自行选择去留……”
听完楚青云的建议,乾若兰对陈远说道:“先行救济五日,待灾民们恢复些元气,处理好伤势后,再颁布法令。
凡愿意留在清河县者,皆可以工代赈。
或各展所长,由雇主们挑选。
或由城主府统一调度,进行水利兴建、农田开垦、伐木采矿等工作。
再或者,将周边各乡各镇的闲置田地,租赁给灾民们,由他们耕种。
无论灾民们从事何项工作,一应待遇都该公平对待,清河县也应该提供帮助。
待到秋收之后,灾民们应该能存些余粮和闲钱。
到那时,一部分人会返回家乡,重建家园。
而另一部分人,多半会留在清河县,加入清河县的户籍……”
陈远听完之后,不禁露出钦佩之色,连忙点头道:“还是殿下想得周到,此法可谓一举三得。
灾民们有了着落和生计,清河县也能扩充人口,本县的百姓们也不用担心,自身利益受到损失……
至于那些不愿意干活,只想吃白食的灾民,清河县只招待五天,便会让他们离开。
他们愿意颠沛流离,就让他们去别的地方吧。”
陈远确实没想到,无比尊贵的长公主,竟然对百姓生计如此了解。
虽然只是提出几个大概的方向,但都是切合实际的安排,可行性非常之高。
很快,陈远拿来纸和笔,快速记下乾若兰所说的各种事项。
在此期间,三人还探讨了一些细节,进行补充和完善。
约莫一炷香后,一份完整的救助灾民计划书,便顺利完成了。
陈远遵照计划书,开始提前安排和部署。
乾若兰、楚青云和鹿瑶也拿出一些钱财,向城中各家商户采购物资,捐给城外的灾民们。
在三人的号召下,城中百姓们也纷纷捐出衣物、粮食和药物,帮助灾民们渡过难关。
又一天过后,灾民们全部安置妥当,清河县也没了后顾之忧。
乾若兰对陈远叮嘱一番,便带着楚青云和鹿瑶离开了。
虽然,三人很想留下,看着陈远执行计划,将所有灾民都安顿好。
但三人都知道,清河县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
目前的乾国,到处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
以乾若兰的身份,更应该注重大局,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像陈远这样的地方父母官,看到遍地饿殍时,还是会动恻隐之心。
哪怕能力有限,也多少会施以援手。
但最可恨的,便是庙堂之上,那些居心叵测的‘大人物’。
他们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只想让乾国内乱、动荡,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乾若兰急于赶回王都,就是想改变现状,揪出这些罪魁祸首!
……
离开清河县后,乾若兰和楚青云三人飞上高天,风驰电掣地赶路。
再看到沿途的山川河岳,乾若兰和楚青云便不觉得赏心悦目了,心中只有担忧和感慨。
尤其是,沿途中又看到一些零零散散的灾民,那凄惨无助的模样,让两人的心情更沉重了。
一天之后,三人又路过流水郡。
三人不免想起,不久之前在天水城,与夏侯徳之间发生的事。
于是,乾若兰拿出一枚传讯玉简,发给御东神将苏东流,询问事情的进展。
没过多久,苏东流便发回传讯,向乾若兰汇报目前的情况。
这段时间以来,苏东流一直在尽心尽力地查办五行门一案。
夏侯徳和陆水明两人,被他囚禁在一处非常隐蔽、安全之地,无需担心。
半个月前,他率领天巡司的将士们,围剿了五行门的老巢。
那一战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