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4章 前置任务,我失忆了(12)
秦扶华家学渊博,有很强的政治敏感度,相较之下,她那个丈夫,无论文才,还是学识都差她不少。
哪怕他是个状元。
他的文才也比不上妻子,能力比不上妻子,所以,娶了秦扶华后,他一边强制不让秦扶华出风头,扬学名,一边理所应当地把她做的学问,把她写出的文章诗词当做是自己的来发表。
他甚至是一副,用你的东西,是抬举的嘴脸。
偏偏,秦扶华的婆家,没有一个人觉得不对,甚至就连娘家人都劝她忍忍。
“你一个女儿家,博文名有什么用呢?是能当官儿?还是能做宰?反倒显得精明外露了,给了妹夫也好,他升了官儿,你也能夫贵妻荣不是?”
这是秦扶华的大嫂,亲口说的话。
她甚至有些埋怨,秦扶华在闺中时,没把文章给她丈夫用。
面对这样的夫君、婆家、娘家,秦扶华能怎么样?
拢住丈夫,赶紧生个儿子,然后宅斗无限,熬死婆婆、夫君,让儿子继承家业?做个老太君吗?
那有什么意思啊?
她秦扶华又不是个木偶,也会疼会恨会恼火,她为什么要给那种丈夫生孩子?
女子生产,就是过鬼门关!
她那无耻的
夫君,不值得她冒生命危险!
秦扶华私下……给夫君用了避孕的药物,结果,婆家看着她无子,越发的过分了,婆婆、公公,外加丈夫口口声声‘子嗣为重’,抬进了一房又一房的妾室。
夫君也像是拿着什么把柄般,对她这个‘代笔’越发放肆,偶尔甚至会显露出鄙夷和得意的笑来。
得意?
他为什么得意?
因为昔日打败他的才女,终于被他收入房中,从此成了他步上锦绣路的踏脚石?被他肆意欺辱吗?
秦扶华终于明白了丈夫那令人作呕的私心,她忍不住了,提出了和离,夫家当然不愿意,然而,她拿捏住了丈夫和表妹通奸的证据,几番纠缠,终于脱身出来。
她回了娘家,以为从此算是自由了。
结果……
时事,常不如人意。
她的父亲和母亲,虽然不理解,她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闹着和离,但在她勒逼下,也无奈答应,接纳她回家了,只是,父亲的叹气,母亲的泪水,时时让她心里难受。
哥哥嫂嫂面上没说什么,私下颇多怨言。
秦扶华能理解他们,他们都是有女儿的人,家里有个和离的姑姑,太影响孩子们的婚事
了。
哥嫂只是抱怨几句,当面没什么,秦扶华已经颇多感激。
所以,当哥哥嫂嫂跟父母商量着,让她再嫁时,秦扶华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在父母兄嫂看来,她才三十出头,也算是青春年华,膝下又无子嗣,不嫁人日后怎么办?难道孤苦一生?死后连个香火都没有吗?
她都和离了,进不了夫家的坟。
她是个女儿,也得不着娘家的祭。
难道要做个孤魂野鬼?
秦扶华明白父母是真心真意地为了她好,然而,她真的早就受够了,好不容易摆脱前夫,哪还愿意再去忍受一个男人?
做公主的先生,是她唯一摆脱这些乱糟糟的‘柴米油盐’‘烟火气息’的机会,是她新生活的希望。
若是做不到,她就得乖乖的,跟另一个恶心的男人过下半辈子。
秦扶华鼓足了劲儿,无比积极地四处打听,最后得知,她想要‘上任’,还需要跟另外一个贵妇竞争。
那是曾经跟她齐名的京城明珠——桑心雅。
她出身历川桑氏,乃是世家之女,嫁的是京城户部尚书的儿子,如今,娘家父母、兄嫂、夫家公婆、弟妹俱都在。
她自己也是五年抱三,膝下也养着庶子庶女
,是京城里出了名的贤惠人儿。
“这可不好对付啊!”
秦扶华立刻明白,桑心雅就是她的劲敌了。
“要好好准备了!”
她喃喃,彻底做了功课。
然而,她不是平昌帝第一眼看中的那个‘完美老师’,所以,转天清晨,第一个‘上岗实习’的是桑心雅。
平昌帝玩了个心眼,让萧娆先见了他看好的人,希望女儿能‘一眼入魂’,忘了那个和离妇。
萧娆瞬间看懂了平昌帝的小心思,好笑之余,到也期待起来。
——
桑心雅今年30出头,相貌婉约,性格温柔,是个心细如尘,内敛多思之人,早在接到圣旨时,她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她今日,要给萧娆上一整天的课。
但,萧娆只是个四岁小姑娘,又是宫里最受宠的公主,她拿不准六公主的脾气,因此,做了多方准备。
只是,她的准备,太过于‘公式化’了。
她向萧娆展现她的才华。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臣妇都略懂一些!”
为了萧娆学习,王贵嫔特意在永章宫里收拾出了一间屋子,里面摆好了各色家具,做画的大案、摆棋盘的茶几、窗前扎着绣棚子,屏风后
面是古琴。
另外,靠前的书架着摆着各色书籍,从三、百、千、到史书游记,无所不有。
桑心雅先展现了一下她的书、画、诗、词本事。
一柱香画一幅工笔牡丹图,顺便作诗一首,又当场赋歌和韵。
萧娆听着她唱,又让乳母抱着看她的画。
“不错!”
“多谢公主夸赞。”桑心雅笑了笑,随后,又在绣棚上绣了朵兰草。
绣的也很好,栩栩如生。
萧娆拿在手里,都觉得这是件艺术品,但……
“没什么用啊!”她喃喃,身为公主,她不需要精通琴、棋、书、画,只要她依然受平昌帝的宠爱,她就是画出屎来,也会有人捧臭脚,夸她‘思路新奇’~
同理,古代女子的贤惠必杀技——绣功,对她的作用也不大,普天之下,除了那少少的几个人,谁配用她的‘孝敬’呢?
“先生,下午教书吧!”
萧娆淡淡地说。
她要品一品,这位名满京城的贤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