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私人之二
王朴铭是个账房先生,先后在五个商行里做东怼西,平时也爱舞文弄墨,画雄鸡是他的特长,为此他还给自己刻了一方青田石章“大羽”。
王朴铭空降到国家画院做院长是钱邦彦的意思,先期在画院里将消息吹了吹风,引起了一阵骚动。
比如老画家张壵他是不满意的,论画工他是画院最厉害的,他画的《汴梁繁华图》比表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知道要精美多少!他还擅长于画史理论研究,可是一个学术泰斗,说起宋及以前的画史头头是道。此外,他还擅长填词,词虽然是一种新诗体,但他喜欢,写了很多。对于姓王的要来空降他很失望,说现在尽他妈的外行领导内行!
沈从诫也在画院里传播:“骚操作啊,骚操作!”他沧桑的脸蛋表明了从前的画院都是靠考试进来的,尽管他考了二十年才考上,年近五十还算新画师,“姓王的白身入院,来了马上一个走过场的选举,举一下手就是画院院长了,这真的做得出的!”
画院是专门用于绘画创作和艺术培养的机构。在这个时代,绘画和书法得到了发展和推崇,成为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主要雅趣和表达方式,被抬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是国家正式的机构,棋院还轮不到,不能成为独立的机构。
画院的主要功能包括:
第一是绘画创作:画院是一个聚集画家、书法家和艺术家的场所,他们在这里进行绘画创作,探索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画院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和资源,以激发和鼓励画师们们的创作活力。画师们在画院创作,一部分是代表个人精神意志的作品,一部分是装潢类的作品,有的大得几十丈长,像大学里晒被子一样,这些装潢都要抬到衙门、寺庙里用,去现场画的就是工匠了。
第二是艺术交流:画院不仅是艺术家们进行创作的场所,也是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艺术家们可以在画院中互相观摩和交换意见,共同进步与提高。所谓的交流纯粹是抬杠吧,谁都有道理,谁也说不服谁。
第三是艺术培养:画院也承担着培养新一代艺术家的任务。年轻的画家和学生可以在画院中得到老师和大师的指导和教育,通过实践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造诣。
所谓培养,也是假的,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画家一般都是家传,老子传儿子,儿子传孙子。知名的当代画家兵希就是传给了儿子兵盛,再传孙子兵格格的。当年兵希学画,是从昌庆县一大早走到京城的,走四十几里地到京师,投拜在著名的画家谈海松的门下。这位谈海松的画风已经不全是宋式,还受到了景教透视学的影响,遢得一天世界。兵希的画风也有点,笔横过来像扫帚柄,刷刷刷!走到谈海松家里已经快晌午时分,谈问兵早饭吃了吗?兵回答吃过了,其实他肚子咕噜噜响。
选举那天,钱邦彦派出吏部官员到画院介绍王朴铭,坐席中的画师们脸色阴沉,有的戴着眼镜脸色呆滞。就这样一选举,王朴铭就当选为院长了。一百三十几个画师,王朴铭就三个人投票弃权,反对兵盛当副院长的有九票。
许不仙也是钱邦彦的重要私人。
许不仙这个人最早在扫叶书局工作,第一年还做了铅椠佣,就是做木工,刻字,然后敷上黑黑的油墨,就可以印出漂亮的书页了。那段日子,终天很难受,两只手冻得缩缩抖,但还是要保证工作的严谨和书页的质量。
一年以后,许不仙调去了致能中学做教师了,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年。他的国文课教得还是不错的,很多同学喜欢把这种课当成短暂的休息。他除了教四书五经之外,左传、春秋也常讲讲,因为讲得生动,同学们还是认可他的。不过,他也有缺点,就是喜欢把粉笔当子弹,乱弹那些他不喜欢的学生,比如该学生在打瞌睡。此外,还他特别喜欢女学生,对她们的很关照,对她们总是和风细雨。
十年之后,许不仙调任致能的山长,成了一名著名的学术超人。三年后,他调到中书省南书房,成为皇帝秘书处的一名成员。他在那里一呆就是二十年,除了写小作文,就是读书、写书,他从古籍里发掘了很多好的文章,经他一点评,翻出新意,通过南书房推广到知识界,再在社会上流传开。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他能品出其他几种意见。他编的《唐宋军事制度比较》一书成为当年太学生政治考试的经典参考书。
当然,他这个人就喜欢死读书,做官可能不是他的强项,很长一段时间,他几乎是静止不动的,在官场这样动态的地方,他成为一棵长青树,一直静静地竖在那里,反而成了很多人的参照——很多南书房的故旧都离开、升迁甚至死亡。
他娶了一个好老婆,就是蔡京的孙女蔡英姬。老婆家的势力很大,克服了他在官场的先天不足。蔡英姬也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因为她的祖父是当时很有实权的权臣。
因为这层关系,许不仙被调任刑部侍郎,还成为了任刑部郎中的郑维演的上司。在许不仙的眼里,郑维演是他的学生,因为他是纯学术人才,读的书可比郑状元要多的多。郑状元是集中精力,一段时间读书,而他是用一生的时间在读书。他对很多学术问题信手拈来,可以讲出很深的道理,而郑维演是个什么东西?就是一知半解,根本没有进行他那种混沌的状态。
有一次他去刑部的衙门视察,看到郑状元在那里写什么东西,一干人等未通知就来了。许不仙走起路来喜欢背着手,踱着方步,很显出他的派头。
“这不是状元公吗?”,许不仙来到郑的跟前,白惨惨的脸色并未泛出红晕,“最近都在看什么书?”
“最近在读《刑审方法》一书,让上峰见笑了。”
“郑状元非刑科出身吧,学的是文学,听说还是培训班直升的。”
郑维演想这老小子又在显示自己的变优越性了,不就是说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吗。
“这本书提到法条和案情要来回穿梭得审视,要穿梭几次?”许不仙半认真半不认真地问。
“好多次吧!”郑维演看到许不仙背后的随同人员十多人,都像冰人一样,冷静地很。
“不对吧,应该是三次。”许不仙出口后又有点后悔,感觉自己又得罪了人,他赶紧笑笑,试图缓和一下尴尬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