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觉得我杨家无人?
宋老二的声音有些沙哑,还带着浓浓的疲倦。
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随着这句话的落地,整个堂屋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杨氏眼中闪过一抹欣喜。
“爹!”
宋洪福两兄弟其他人瞬间炸毛。
而袁氏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不行!老头子,家里有多少银钱,你是知道的,哪里...”
但宋老二拿起桌上的藤条,猛地往地上一甩。
那藤条重重地击打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回荡在整个堂屋中。
“我说了,就这么决定了!”
袁氏的反对声戛然而止,她瞪大了眼睛,看着宋老二的脸色,还是不甘心的闭上了嘴。
“但我丑话说在前头,子明若是依家里的过两年再去县里,那读书的费用就从公中出。你现在非要送他去也行,这银子就由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袁氏急了,宋钊每年去县里做工可能赚不少银子。
但她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时并未出声。
宋老二也只是摆摆手接着道:“毕竟我跟你娘还在,这个家还在,以后每房在外赚的银子,交三成到公中,剩下的,就自己拿着吧!”
这些年家里的事他都看在眼里。
宋老二不是不知道老大一家受了委屈,但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加上老大是心大的,他也就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今日的一桩桩闹剧,着实让老大心寒了。
不然都快三十的老大,怎么会一连给自己跪了两次,声音也带上了哭腔。
若是他继续一意孤行下去,怕是真的会让老大跟他离了心啊!
这些年宋老二虽然在家中极少发表意见,大部分的话和主意都是袁氏在拿。
但宋家的人都知道,真正做主的还是这个一家之主。
因此,当宋老二拍板之后,宋洪福兄弟只敢拿眼看袁氏,想让他们老娘出手。
但袁氏不仅没阻止,还朝他们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于是即使心中再不爽,也只能憋着了。
“好了!都散了吧!还嫌不够乱!”
宋老二虽然做了决定,但是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爽利,挥手让人都退下了。
众人刚下去,袁氏抽泣道:“咱们都还在呢,你这样,不是让村里人戳我的脊梁骨,说我这个后娘不好吗?”
袁氏刚刚之所以忍到最后没有出声,是突然想起自己前些日子得的五十两银子。
当初没有拿出来是想留给老三日后科考,但既然老大自己要与家里离心,自己日后有银子不给他们大房用也就正常了。
这五十两银子,偶尔还能拿出来给老三和子卓打打牙祭。
只是现在,她要做的是,将宋老二心里的这根刺扎得更深一些。
“呜呜...这些年你也不是不知道...我这个后娘当得有多难,老三还那么小的时候,我逼着他读书,还不是为了让你们宋家日后能抬起头做人,不用一辈子在地里当泥腿子...我...”
袁氏说到最后,已经快泣不成声了。
宋老二深深叹了口气,安慰道:“好了,老大也是当爹的人了,今日...”
“喂!你别动手啊!喂!”
“杨老二,你干嘛呢,大嫂,你不管管你二哥?”
门外传来宋洪福色厉内荏的声音以及小袁氏的叫嚷声。
接着就听到杨豹的声音:“妹妹,你刚生产完,先回去休息,至于你,一起过来。”
显然最后一句对宋钊说的。
宋老二夫妻急忙起身,刚走到门口,就见杨豹拽着宋洪福就进来了。
见了二人难看的神色,将宋洪福往地上一推。
声音带着一丝冷意:“宋叔宋婶,既然你们的家事处理完了,那就回答一下晚辈,你们家为何欺辱我妹妹和外甥?可是觉得我杨家无人?”
刚刚是宋家处理家事,杨豹不好插手,也不难得多听。
但他亲眼见到袁氏二人欺负妹妹是真,宋洪福对大外甥动手也是真的。
这事,他杨豹绝不可能就这么算了!
更何况,刚刚他从子明子亮口中听到了妹妹平日里到底过的什么日子。
今日宋家不给他一个交代,他就带妹妹和外甥们回家。
反正自己又不是养不起她和几个外甥。
宋家人这才从被宋洪泽没有去科考的事,以及宋钊“造反”的事中回过声。
想起之前的那场闹剧。
宋老二看向袁氏的目光带着一丝狐疑,难道她是知道老三在外面的事,想卖了孙女给老三填窟窿?
心中有了这个猜测,宋老二面对气势汹汹的杨豹自然也就矮了半截。
不仅做主让宋洪福夫妻去给杨氏道歉,宋子明两兄弟从明日起也不用干活了,就好好在家中将养着。
还让袁氏从宫中拿了五百文给杨氏,以作弥补。
并向杨豹保证,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杨豹听完淡淡道:“我刚刚看了子明那孩子可是被踢成了内伤,没个一年半载怕是好不了、”
于是宋子明一年不用干活了。
“五百文?两个小外甥今日才出生,万一受了惊吓,日后又出了什么问题。”
宋老二牙一咬,涨到了一两银子。
“刚刚宋洪福打我外甥的力气,可一点也不像生病之人!”
于是宋老二拍板,明日宋洪福就去地里干活。
宋洪福眼珠子一转,打算故技重施。
可杨豹却点点头道:“宋叔,我平日走镖的时候也学了点医术,要是阿福老弟又生病了,我定会亲自来帮他瞧瞧的,放心,都是亲戚,不会收你们家银钱的。”
没有什么起伏的话,但听在宋洪福耳里却是浓浓的威胁。
宋老二僵硬的应了一声。
本以为事情已经到此结束了。
不想杨豹又道:“对了,晚辈不知道你们宋家村的规矩,但在我们小棉村的媳妇,哪怕家中再困难生产完了,婆婆都会杀只老母鸡。”
杨豹的一双虎目死死地盯着袁氏,将她原本还想撒泼的话语噎在了喉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