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契
人生的路没有人能够永远不犯错,只看在错误的岔路口要如何抉择。
赵沐云在错误的道路上正如她自己所说,选择了将错就错,不为别的,只为自己三年的感情不能白白付诸东流,只为那人长得是她心坎里的模样,只为不让别人看笑话。
第二日一大早赵沐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轻舟小院。
春日艳阳,曲径通幽,移步换景。
她却心思急躁忐忑,脚步不由得快了许多。
推开门的时候便听到了他的声音,赵沐云顿时觉得天空都亮了。
她怕,怕他不辞而别,怕自己又一次被人扔下。
大约是听到了门上的动静,檀清承探身道,“是沐云吗?”
他声音中透着熟悉和宠溺,赵沐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是我。”
她走进去就看到他坐在床榻上,臂膀上缠了纱布,一位长须白发的老大夫正在给他搭脉。
“你怎么了?”赵沐云慌张地过去,“之前都好了啊,昨日还能出门,怎么今日又……”
檀清承的眼中透着笑意,示意她少安毋躁,待老大夫诊好脉开了药方出去,这才拉着她坐到床边。
“昨日出去回来了晚一些,遇到了贼人受了点小伤。”他说得极轻松,然心里头却有另外一番盘算。
昨日城门发生的那起案件他了如指掌,原本这几日料算着檀清让和公主殿下也该回来了,他便早早派了人去蹲守,当看到和光和同尘兄弟两个的时候更加确认大约就是在这一两日了。
寿宴那晚让他们两个跑掉是檀清承没有料到的,以他对弟弟的了解,这个呆子定然不会放过机会一定会同他死磕到底,谁知他竟然逃之夭夭了,这可不像他的做派。
大约是因为公主的缘故吧,檀清承心中了然,看来他真的上心了。
原本昨日布置的死侍足以将二人拿下,即便是和光同尘也不在话下,是以他必然亲临现场,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那伙儿黑衣人也不知从哪里来的,愚蠢至极,被尽数歼灭不说还被活捉了一个。
檀清承气得不行,好好的一次机会就这样错失了,回来后大发雷霆。
他心有不甘,筹谋许久的行动一次次失败,他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虽然今日并不打算见任何人,但是听说昨日赵沐云来过,还送来了许多东西,倏然灵光一现,将目光放到了她的身上,或许能有更加便捷的方法也未可知。
兵不血刃便能轻取他的一切,檀清承这才换了一副面孔,看到赵沐云的时候深眸充满了温柔和宠溺。
“一点儿小伤,不碍的。”他拉着她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身上,“听说你昨日就来了。”
赵沐云的注意力仍旧在他包扎的伤口上,柳眉微蹙道,“本来想来照顾你的,谁知你却出去了,究竟去了哪里,做什么去了?”
她没有安全感,终究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才能够心里踏实的。
“几位书院的老友进京赶考,便没忍住同他们一起闲聊了一日。”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尽是落寞的神情,那张脸方才还是灿烂一片骤然黯然神伤,赵沐云想忽略恐怕都没法做到。
“怎么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怎么看着你不高兴呢。”她偏着头就着他的垂眸,想要去探究他伤情的眼神中究竟是何原因。
檀清承抬起头看着她,挤出一丝苦笑,“曾经都是书院的学生,想当初先生最看好的人是我,可如今我却如此平庸,毫无建树,甚至连考功名都失之交臂。”
他看了看满身的伤,未尽之词溢于言表。
赵沐云看着心疼,“你别难过,先养好伤,之后的事情我来帮你想办法。”
她想了想,“我父亲……”
“不。”檀清承打断了她,“我一个堂堂男儿怎么能靠你。”
他心里盘算得明白,如果他的事情让赵翼知道了,别说这平步青云之路,恐怕赵翼只会将他一棒子打死,再踩上一脚。
“好,我不说,我谁都不说。”赵沐云拉着他的手,“你先不要生气,等养好了伤从长计议,你有学识有抱负,日后一定能有好前程的。”
檀清承这才拉紧了她的小手,将她带入怀中,“我是要娶你的,断不能让你父亲以为我别有用心,我想靠自己的实力堂堂正正地向你提亲。”
这话正击中了赵沐云的心房,这是她的软肋,是她长久以来想要扬眉吐气的愿望。
听到男人如此说,心里别提多开心了,躺在他怀里,小手攀上他结实的胸膛轻柔地摸索。
檀清承趁热打铁,从枕边的案桌上拿起一个精致小盒递到她手里,“昨日刚巧路过珠宝斋,看到这枚簪子很配你,便买了来。”
他从匣子里拿出一枚金镶玉的牡丹缠枝簪,通身的金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镶嵌的白玉晶莹柔润泛着温柔的光泽,那足金的流苏荡漾着,一如此刻赵沐云的心。
“帮我带上。”她的脸上泛起红晕,整个身子又往他怀里靠了靠。
檀清承将簪子插入她鬓发间,一把将她拥入怀中,娇软无骨。
女子含情脉脉的双眸透着羞涩和渴望,檀清承轻轻啄了一下那如樱桃般饱满莹润的红唇,却迎来女子猛烈的热情和似火的激荡。
“今晚留下,好吗?”男人声音压得极低,呼出的热气在她耳边萦绕,“我很孤单。”
本想拒绝的赵沐云在听到后半句的时候,几乎是毫不犹豫地点了头,少女的娇羞落在檀清承眼中,便是踏踏实实的一块垫脚石。
*
勤政殿。
众臣工上朝,整齐划一,行礼,磕头,面无表情。
谢宁忍着伤痛坐在高台之上,就是再不舒服她也不会表现在脸上。
左手五步台阶之下,那人一如既往矗立眼前,身姿挺拔,老神在在。
他在朝堂之上极少看她,除非有事奏报才会侧身看她一眼,否则只会看着下面一众人和自己的脚尖,仿佛全然不把她放在眼里。
众臣一一出列奏禀,说得最多的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缺钱。
沉疴痼疾哪里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事情,但是不耽误一群老夫子们整日里在她耳朵边念叨,生怕一日不提她便忘记了,又怕别人提了自己不提,那就算是有了银子也紧着会哭的孩子给,自己再吃了亏去。
一群饱读诗书之士各怀鬼胎,锱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