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嫁妆
上一世,在她出事的前几天,她知道了母亲是有嫁妆的,她的嫁妆能够买下十个侯府。
而在她出嫁时兄长已经不在了,母亲的嫁妆本应在她出嫁时,全部作为她的嫁妆,可是她一丝一毫都没有看到,也不知道。
也难怪上一世自从兄长过世,柳氏和宋安娇吃穿用度突然间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柳氏的儿子宋安雄也开始花钱如流水。
当时宋安澜还有些不解,柳氏她们怎么突然出手那么阔气,建安侯府的俸禄也经不起她们那样糟蹋。
原来她们用的都是母亲的嫁妆。
兄长在世时,柳氏她们还不敢那样明目张胆,兄长不在了,她们就开始肆无忌惮。
记得宋安娇出嫁时,嫁妆可是十里红妆,现在想来里面大部分都应该是她母亲的嫁妆。
而她出嫁时,仅有十抬嫁妆,其中有一半还是虚抬,为此婆母没少拿嫁妆这事奚落她。
直到临死的前几日,她才知道,他们花的用的吃的穿的挥霍的,都是母亲的。
现在她重生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回母亲的嫁妆,属于她的,一分一毫都不会留给他们。
……
清晨,阳光顺着窗子洒进房间。
宋安澜梳洗完毕,小桃满脸愁容:“大小姐脸上的疙瘩怎么一直都还不见好转。”
她仔细看铜镜中的那张脸,脸上斑斑点点都是红色的疙瘩,有些已经开始溃烂了。
她眸色一沉,挡住了小桃给她脸上擦香膏的动作。
小桃疑惑:“大小姐,怎么了?”
“以后都不用这个香膏了。”宋安澜说道。
这香膏是柳氏给她的,前段时间,她脸上无故生了许多疹子,柳氏将这香膏给她,说是对脸上的红疹子有奇效。
前两日她用着效果很好,可是后来脸上的疙瘩不但不见好,还越来越厉害。
上一世她见脸上的疙瘩迟迟没有好转,还在日日恶化,就问过柳氏,柳氏只说是她体内毒气太大,长疙瘩就是散发毒气的表现,只要她坚持擦这个香膏,直到体内毒气全部发出来,自然就好了。
她信了,坚持使用这个香膏,用到最后,整个面部溃烂,待她知道是香膏的问题时,脸颊早已变得坑坑洼洼,就算她知道了治疗的秘方,也为时已晚。
这也是她始终在庄凡面前自卑,做小伏低的根源。
每每看到庄凡看着她那张坑坑洼洼的脸,露出嫌恶的表情,她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
宋安澜带着小桃出门,没有坐府里的马车,而是去马行租了一辆。
“兴国侯府。”她报了个地址。
小桃有些诧异,大小姐突然去兴国侯府干什么。
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兴国侯府到了。
小桃递给车夫一块儿碎银打发了。
宋安澜上前给门倌递了拜帖,不一会从侧门走出来一位嬷嬷打扮的中年妇人。
妇人面色严肃,看到她后不由愣了下,随即问道:“您就是表小姐?”
“正是。”
妇人让路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请随我来。”
宋安澜带着小桃随嬷嬷从侧门进入府中,七拐八拐后穿过中东门廊,到了府邸东屋。
屋内正中坐着一位约么四十几岁中年男人,不怒自威,模样与母亲有几分相似,这人便是舅父了,兴国侯爷。
旁边坐着一位打扮富贵的中年妇人,面容慈善,是她的舅母花氏。
“侯爷,夫人,人带过来了。”嬷嬷毕恭毕敬。
“嗯,去吧。”舅父开口道。
嬷嬷应声规矩地站到了一边。
宋安澜上前跪下,向两人分别磕了个头:“澜儿拜见舅父,舅母。”
“快起来!快起来!来了就好!”舅母花氏早已坐不住了,忙上前起身扶起她。
舅父冷眉冷眼,鼻腔里发出一声:“哼。”端起茶杯随意喝了一口茶水。
舅母瞪了侯爷一眼,埋怨道:“大人的恩怨,你冲着孩子来什么劲儿?”
舅父放下茶碗,身子转向一边,别扭地不看她们。
宋安澜有了上一世的经验心里并不在意,舅父嘴硬心软,他与母亲的矛盾要从母亲未出嫁前说起。
那时他发现父亲宋宗贤尚未成亲时就有了柳氏这个外室,便极力反对这桩婚事,但那时母亲被宋宗贤迷昏了头,一心想嫁。
舅父气不过,把宋宗贤打了一顿,母亲为这事与舅父心生隔阂,两人从此不再联系。
直到他听说宋安澜被婆家休了赶出家门,才知道自己的妹妹和她的孩子这些年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对自己的不闻不问后悔莫及,主动将她接入府中。
本以为她就这样安度一生,哪想柳氏和宋安娇还是不肯放过她,设计将她害死。
……
舅母主动拉她坐到自己身边,对舅父说道:“澜儿今日主动来见你,你再这样冷脸寒了澜儿的心,以后可不要后悔。”
舅父僵硬地转头看了眼宋安澜,语调生硬:“宋宗贤对你怎么样?”
宋安澜声音哽咽,捏着自己的衣角低声说道:
“母亲去世后,父亲立即抬了柳氏为正室,柳氏与她的孩子平日里对澜儿十分苛责,父亲也不喜欢澜儿。”
“好你个宋宗贤!混账乌龟王八蛋!我秦家人怎能受你侮辱!”舅父勃然大怒。
舅母听了也直叹气:“造孽啊,可怜了孩子。”
“舅父、舅母,澜儿此次前来,一是看望舅父舅母,共叙亲情;
二是想请舅父帮忙要回母亲的嫁妆,为澜儿寻个安身立命之本。”宋安澜娓娓说道。
舅父点头,思索片刻:“你兄长不在了,你母亲的嫁妆自应是你一人继承。
澜儿放心,我这里有你母亲当年的嫁妆单子,当初一式三份,衙门备案一份,婆家娘家各一份,娘家的在我这儿,我这就替你要回嫁妆。”
“母亲的嫁妆现在由柳氏保管,可能会有番波折。”她提醒道。
舅母拍了拍她的手,胸有成竹地笑着说:“放心,这事难不倒你舅父。”
宋安澜见此事已成,起身与舅父舅母拜别:
“澜儿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