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游戏竞技 >狼啸西陲 > 第75章 崆峒山

第75章 崆峒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和疯狗他们分手,我,善诚和铁牛回到了书院,饿了一天,在书院饭堂吃了三碗羊肉饸烙,才把肚子填饱。无所事事,铁牛说书院的藏书楼藏书丰富,还有简书。反正无聊,明天要登崆峒山,读读相关史料,记录,游记也好。

这时也就下午五点的样子,铁牛办好了手续,我们进了藏书楼,有排排书架,我们浏览着,没找到我要看的书。随即登上了二楼。我在二楼靠后的一排书架上,找到了《平凉府通志》,《渭州志》和《崆峒记事》等书,站着看了起来。

崆峒山, 素有北国之雄,南国之秀,被称为天下道家第一山。位于中国甘肃省东部,渭州平凉县西11公里处,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5米,其间峰峦雄峙,悬岩峭壁耸立,林海浩瀚,烟笼雾锁,泾河、胭脂河交汇环抱,古迹、胜景遍于层峦叠翠之间。

《汲冢周书》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

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历史上轩辕黄帝、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慕名而西至登临,自古为宇内名山圣地。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来陇山视察马政。《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丙戎,陇山头,次瓦亭,观马政”。李世民看到崆峒山佛事大盛,御赐明慧禅院田宅,这是崆峒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情。

崆峒山名载《尔雅》,形入《山海西经》,古籍中有过“空同”、“空桐”、“鸡头山”等异名,名定“崆峒山”始于唐代。

在古代漫长的岁月里,这里曾烽火连天,战事不断,为了生存,崆峒先民们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学习、吸收、掌握了那一时期攻防格斗技击之法,同时吸收了崆峒山古代哲学思想家广成子的“抱神以静”、“阴阳有藏”观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古代崆峒武术。

《尔雅释地》载:“空同之人武”;李白诗曰:“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大诗人杜甫诗曰:“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李白、杜甫足迹遍布华夏名山大川,在他们脍炙人口的诗篇中,均留有如此动情颂扬崆峒武术的诗篇,这些历史的见证,无不表明崆峒山是中华武术早期的发祥地之一。

现有多数材料解释大致有三:一是古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崆峒山为道教胜地之一,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

崆峒山东至西安不过300多千米。作为13个朝代帝都的长安,前后一千多年,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崆峒山一带无疑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宋代,郑文宝在《萧关议》中指出“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这也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频频光临崆峒山的另一个原因。

浸入书里,零零碎碎的看了个大概,不觉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天也快黑了,正准备离开。看到卓玛手里提着个马鞭子,后面跟着那两个侍女,耀武扬威地走了过来。气呼呼地看着我。

有事?我问道。

高鹏飞,你个小白脸,胆小鬼,今天早上欺负了我,就躲着我,我要揍你一顿,让你知道我卓玛的厉害。卓玛盛气凌人地说。

嚯嚯,小番女,早晨骂了我还敢来找茬,揍我,你打的过吗?

土鳖,小白脸,你说谁是小蛮女?早上你说谁是你媳妇?

我说了吗?说了咋的?你咬我呀?不管将来我媳妇是谁,但绝不会是你?

你个小泼皮,臭流氓,臭土鳖,我打死你。说着一鞭子就抽了下来。离的太近,我一把抓住她手腕。

放开。不放。我俩僵持着。卓玛两个侍女想帮忙,善诚和铁牛也围了上来。

哼,高鹏飞,我要和你单挑,你敢不敢?

就你,小蛮女,走,谁怕谁。卓玛领头,我们跟着下了楼,向操场走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