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天下大同
杨士奇醉了。
他没有喝多少酒,以他的酒量不至于如此大醉。
但是他的确醉了。
当着热情的当地人们的面,他甚至哭了起来。
这么好的地方,这么好的百姓,可是这不长久啊,最终是要破碎的,杨士奇非常肯定。
而现在,他多么希望自己不那么聪明,懂得没有那么多。
那就没有现在的伤心了。
“看起来先生酒量不大,大家不要劝先生喝酒了,先生多吃两口菜,歇息的房间已经准备好了,被褥都是洗过没有用的。”
主人家的老者发话了,其余的人不敢再提喝酒。
杨士奇哭着回了房间。
这就是书中的世界啊,儒家的最高境界,世界大同。
他终于看到了。
可他怕。
因为怕这些懂礼的百姓们,最后迎来了悲苦的打击,那又是何等的痛苦。
是的。
一户人家种一百亩地可以,杨士奇不再怀疑。
不但可以种一百亩地,他们还能欢乐的种一百亩地,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用命来干活。
可是天下哪里有这么多的田地。
“北平是想把百姓们都培养成地主,可全大明也才七千多户的大地主。”
“那些没有田地的人们,最后又怎么办呢。”
一夜未睡的杨士奇,
虽然只接触了很短的时间,但是这位外乡人是位有学问的人,百姓们深信不疑。
对于有学问的人,百姓们是很尊重的,哪怕是强盗,许多也会礼遇三分。
“先生来得巧,今天是计划的去粮点交粮的日子,先生有兴趣吗?”
杨士奇点点头。
虽然不知道是粮点是何物,但是顾名思义,应该就是官府收粮税的地方。
“要交多少粮食啊?”
年轻人笑道:“除了留下口粮和种粮,都会交上去嘞。”
杨士奇吓了一跳。
“岂有如此荒唐的税?”
“不是咧。”年轻人连忙摇了摇手:“是去粮点换粮票。”
年轻人仔细解释了一番。
原来如此。
杨士奇在北平见过粮票,许多商家喜欢收粮票,甚至指点过杨士奇去粮票银行兑换粮票。
他知道粮票是宝钞,和宝钞不同的是,百姓们不愿意使用宝钞,而北平的人们愿意使用宝钞。
主人家在把粮食搬到货车上。
院门外停留着一辆牛车,一辆马车,装了整整几十个麻袋,麻袋里装满了粮食。
“一趟运不完,要来回两趟。”
杨士奇主动帮忙搬运,主人家拦不住,笑呵呵的向杨士奇说道。
“这么多粮食送出去,你们不心疼吗?”
“心疼啥?”
“这么多粮食放在家里,又要防潮还要担心鼠蚁,不如早日换成粮票。”
每二十个片井设一处粮点。
在粮点。
门口有好些车辆,都是来送粮食的。
粮点的工作人员会进行抽查,用空心的细钎插入麻袋,带出一些粮食检查,确认质量没有问题就会去称重。
称重完后,有送粮的百姓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点,搬运到粮仓里整齐的堆放。
然后盖了印的单子,农户会画押,一式三份。
一个月后,农户可以靠着单子去粮票银行领取粮票,或者直接存入银行。
“喵。”
粮点的狸猫,嘴里叼着大老鼠,威风凛凛的看着两脚兽,得意的昂起头。
先民们培育出来的,只有中国才有的狸猫,是最容易养活,且不骚扰人类居住,更是捕老鼠的好手。
他不适合当宠物,但适合成为人们的帮手。
杨士奇帮忙搬运完,这位陌生人经过介绍,别人都知道是江西来的先生。
每个人都很客气,并向杨士奇行礼。
这位先生有大学问,却还愿意劳动,获得了百姓们最大的尊重。
杨士奇和粮点的工作人员询问。
“粮点不是一直开放的,我们在这里忙完,就会去粮铺工作。”
“岂不是粮商都没了活路?”
“粮商改行了。”
“小王爷说过,粮食是天下根基,必须和能源一样,掌控在官方手中。”
“只要粮食稳定,那么工业发展就可以突飞猛进,不用担心会发生崩盘。”
杨士奇思考这些话,有了更多的问题。
粮点的工作人员连忙红着脸解释:“这些是我们培训的时候学到的话,再深的意思,我也不明白。”
“北平的培训很多呀。”
“是啊,老师们要培训,工人们要培训,商人们也要培训,军人们同样如此,当官的都要培训呢,上面说是达成统一的标准,保持水平线以上。”
……
天下聪明人何其多也。
自从收到了应天府的密信,但是天下自从舆论变了后,不光是商人们招募来了许多南方打工人,还有许多的读书人来北平游学。
古代的读书人并不会在家乡死读书,游学是先民们的传统。
包括许多历史上有名的人,都可以看到他们年轻的时候有游学的经历。
游学的方式,在现代化社会中更是提倡的。
许多的学校会组织学生们外出。
特别是发达的国家,学生们会有各种集体出游的活动,增加学生们的社会见识。
而中国古代,游学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明朝兴起的社学,更是文明繁荣的表象,可惜在清朝消失,一直到太平天国屠光了南方的满城,南方的汉人们才又恢复了古代的传统。
地方的乡绅们开始自发的恢复社学,大量的民间社学,让南方有了不可计数的读书人,才能为进步青年提供了土壤。
正是那些进步青年们抛头颅洒热血,才唤醒了这片被征服而陷入沉睡的国度。
三百年的愚昧时期,让后世还债了百年,仍然还在还债。
朱高炽其实是偏向信任密信的内容的,但是他读的历史太多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