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方孝孺的好徒弟
但是人无完人,方孝孺不适合独当一面。
他带出来的徒弟廖镛,通过其历史的表现,更可以看出政治觉悟之低。
方孝孺被朱棣杀了。
谁都可以去收尸,都有可能不会被处罚,毕竟方孝孺的名声在那里,唯独勋贵不能去。
当时的廖镛已经深得朱允炆信任,短短几年一路提拔为都督,接触到了军权。
你一个掌握过军权的勋贵,去跟大名鼎鼎的方孝孺收尸,哪个上位者敢睡得安心?
结果自然也是被杀了。
但是反过来看,两师徒何尝又不是坚韧之人呢,一条道走到黑,信念之强。
所以也不得不防,朱高炽很快有了判断。
“此人来了一趟北平,看来联系了不少人,此人离开后我们才收到消息,的确有很多人对我不满啊。”
朱高炽感怀道。
“他们敢!”朱高燧大声说道,“谁要是敢对大哥不满,咱
获得大哥支持的朱高燧,开始在外面做起了事情来,做起事就掌握了权利。
现在的朱高燧,心里很佩服大哥。
“你还能看透人心不成,人家心里不满,难道你看得出来,这件事啊,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小王爷请放心,属下以人头担保,军队绝对忠诚于小王爷。”朱能坚定的说道。
许多人都出声证明。
朱高炽却感叹了起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多么至上的道理。”
“廖荣,你知道我为何看重你。”
“属下不知。”
“你干净啊。”
干净?
听到小王爷的话,众人面露沉思。
什么叫分配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分配自古就有,分配资源多的人,就会高兴,分配资源少的人,就会不满。
自古以来,老百姓分配的资源少,而老百姓付出的又是最多的。
中国模式本就是一条打破传统模式的道路,朱高炽从打定主意走上这条道路,就知道会诞生不少的问题。
不过朱高炽并不担忧。
靠着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体系,以及自己自身的优势,他锻造了一批真正的队伍。
工农兵阶级的队伍。
廖荣就是从工人阶级提拔起来的。
这就是权利的削弱。
从封建贵族到世家阀门,从世家阀门到乡绅地主。
“如果仍然用传统的卫所制度,那新军的建设从何而来,既然要建设新军,就必然要打破传统卫所制度。”
“军户施行片井制度,并不是代表卫所制度消亡了,但是传统卫所军官的权利定然是要被削减的。”
“我也给了很多人机会。”
“提拔了大量人才加入了新军,建设了武官军事学堂,不但培养大量基层军官,也培养大量卫所军官,这既是增加新军的武官素质,也是给传统卫所将领的补偿方式。”
“但是改革不可能照顾到所有人,总有原来利益阶层的人的利益受到影响。”
“我不能因为这少部分人的利益,就放弃对新军的建设,放弃改善卫所军户们的生活待遇吧?”
朱高炽向众人解释道。
这些人都是参与到新军建设的红利中,不但保证了自己的权利,并且还有所增强。
更有不少人出自北平系将领,在王府上有更大的前景,他们是王府的铁杆。
“小王爷说的没错,新军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新军的建设,绝对不会因为极小部分人而动摇。”
房宽理直气壮的说道。
“对于这伙人,我认为应该给予重惩。”
“大罪开革,小罪轻判,不许发生牵连,更不允许牵连到在军武官,事情就这样吧。”
朱高炽笑道:“总不能朝廷来个人说几句话,我们这边就大动干戈吧,恐怕方孝孺会乐的手舞足蹈。”
众人惊叹,小王爷的胸怀非凡。
“大哥,就这么算了?”
“跳出来不挺好么,正好把队伍清理干净。”
方孝孺等人,实在是有点天真。
总以为玩政治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更有崇祯时期,官员以为靠着自己的政治手段,就能让十万蒙古兵为自己所用。
后世教科书上,政权的稳固必定要抓紧枪杆子。
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道理。
可是这个大道理,在古代并不是人人都能明白的。
朱高炽的核心力量。
哪里是部分武官。
整个卫所的军户,才是朱高炽最信任的力量,任部分不满的武官,就是喊破了天,也没有一个军户会听他们的。
只要朱高炽在报纸上说一句话,军户们会自发的把武官绑送到他的身前。
但是没必要。
杀鸡焉用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