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劳动者的智慧
“东家,这红茶真的不好卖啊。”
周管事坐在苏泽对面,叹息的说道。
苏泽等到水壶咕噜噜的冒泡,将沸水扬入到茶碗中,红色的茶汤迅速析出,苏泽又将茶汤分到两个茶盅中,将其中一个递给周管事。
这些都是茶园炒制的正山小种,以他现在lv1的“茶道”技能来看,和后世的红茶口味几乎没什么区别了。
周管事轻轻抿了一口,在他看到这红茶虽然不及绿茶清香,但也是茶香浓郁,怎么就是卖不掉呢?
这可把周管事的急坏了,桐木镇卖不掉,他又让人带到南平城内来卖,结果依然是卖不出去。
“东家,我找人打听了,府衙张推官说我们的红茶是小人之茶,不是君子之茶,那些准备尝鲜的大户都退了订单。”
周管事的一脸愁容,府衙推官可是他仰望的大人物,听说这位张推官还是被贬谪的进士老爷。
有了他这“小人之茶”的评语,红茶想要翻身就难了。
今年是他为苏泽效力
“小人之茶?”
苏泽露出笑容,大明士大夫君子小人之辩都魔怔了,连茶叶都要分君子小人。
不过红茶确实不适合大明朝上流社会的饮茶习惯倒是真的,只不过苏泽本来也不准备将红茶卖给南平县,他的目标是那些在中国收茶叶的洋人。
过几天是县学放假的日子,苏泽准备去一趟月港,将这批红茶推销出去。
不过自己未来老丈人一走,这张推官就说什么“小人之茶”,看来老丈人看人是极准的。
苏泽不在意张推官的评价,但如何将大明人不喝的红茶卖出高价?
苏泽对周管事的说道:
“你去城里的漆匠那边订购一批精美的茶匣子,多少钱都可以,记住一定要精美!”
周管事的一脸疑惑,卖不出去的茶叶还要再钱包装?东家真的会做生意吗?
苏泽又问道:“武夷山有几家茶园跟着我们做红茶的?”
周管事老老实实的回道:“有个七八家跟着我们一起做红茶,其中最大的就是熊家的茶园。”
苏泽也没想到熊母竟然也是这么有魄力的人,他对周管事说道:
“你回去找他们,和他们签好契书,我们按照正常武夷山茶的市价向他们收购红茶。”
周管事一惊,自己炒的都砸在手里,还去收购别人的家的?
这新东家不会是散财童子吧?
苏泽并不理会周管事的惊愕,而是继续说道:“另外你和他们签好契书,以后他们抄出来的红茶都要优先卖给我们。”
周管事只能领着命令返回了武夷山。
忙完了茶园的事情,苏泽又去了印刷坊。
姚春如今已经是印刷坊管事的了,五个建阳来的印刷坊师傅跟在他后面学习活字印刷,他又带了四个本地报童中的学徒。
现在每一期的《拍案惊奇》都不需要姚春亲自排版了,交给手下的徒弟去做,姚春最后校对一下就行了。
虽然他是苏泽的家奴,但是苏泽对他一家都很不错,也从来不以奴仆视之。
姚春心中感激,暗暗发誓要将印刷坊的事情做好。
苏泽来的时候,姚春正在雕版,苏泽走过去一看,姚春正在一个圆形的铅筒上刻着字。
苏泽没有打扰专心工作的姚春,等他制作完毕后,苏泽这才问道:“这是什么?”
这个圆筒中间是圆木,在圆木外层是一圈铅筒,姚春将字一个个的刻在铅筒上。
这和活字排版印刷以及雕版印刷都不同。
你说是活字印刷吧,字都是固定在铅筒上的,你说是雕版印刷吧,又不是在平直木板上雕刻。
姚春看到苏泽就要跪,苏泽一把将他拉起来,姚春说道:“东家,这是我发明的印筒。”
“印筒?”
姚春吩咐两个学徒,将这个雕满字的圆筒抬到到了一个机器上,这个机器有一个大大的手摇扶手,又有学徒过来给圆筒上涂上油墨,将纸张装上机器后,姚春开始摇动扶手。
只看到圆筒滚动起来,而纸张也随着圆筒的滚动开始进纸,文字被印刷到了纸上。
随着圆筒一圈圈的转动,一页一页的文字就被源源不断的印刷到了长长的纸轴上。
苏泽惊讶的看着姚春,每次交给姚春的印刷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苏泽已经很久没有印刷坊了。
苏泽没想到姚春竟然自己摸索出了印筒印刷的技术,还做到了自动进纸!
“这是你发明的?”
姚春连忙点头,苏泽又问道:
“古文观止就是用印筒印刷的?”
姚春先摇头,又点头,他说道:
“一开始是用活字印的,但是每页都要重新排版太麻烦,我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东家,印刷报纸,自然是您的活字印刷术好,但是印书的话,每一页都要重新排版,其实活字是不如雕板方便的。”
苏泽点头,其实木板印刷并不是后人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在印书的时候雕版明显更方便,只需要将雕板刻好了,印书的时候只要刷上油墨就可以了。
而活字印刷则需要每一页都重新排版。
“我后来就想,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结合雕板和活字印刷的优点。”
“东家要印书,我就按照雕板的办法,在铅筒上刻字,然后在铅筒上涂上油墨印刷。”
苏泽问道:“成本呢?”
姚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若是说成本,自然是活字印刷成本最低了,只需要排版就能印刷,铅活字就算是磨损了,重铸就可以了。”
“雕版的成本最高,在木板上刻字要千万小心,一个字都不能刻错。而且大块的木料价格不菲,磨损之后就没办法再印了。”
“这铅筒是在两者之间,铅筒不怕刻错字,刻错了重新用铅液盖上就可以了。铅筒可以反复印刷,只要我将古文观止的铅筒全部制作出来,就不用像活字印刷那样每一页都重新排版了。”
“铅筒也不是一次性的,若是日后字迹模糊可以重新熔铸掉铅筒,然后再做成铅筒刻字就可以了。”
果然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苏泽也没想到姚春这么快就改进了活字印刷。
苏泽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