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朕的钱!
关系,给司礼监大太监李芳送上了一份礼物,这是一箱子最高档的丝绸云锦布料。
就在方钝写好了奏章,陆大有完成串联的时候,方望海的密揭已经走了一半了。
等到方钝的奏章还在路上的时候,方望海的密揭已经送进了司礼监了。
早已经提前拿到云锦的李芳,特意将这份密揭抽出来,亲自供到嘉靖皇帝面前。
物证都在其后,方望海密揭上最前面就是一份帐,陆大有等人利用官仓粮食赚了六万两银子的帐。
“这是朕的钱!”
苏泽可以说是拿捏住了,比起人证物证,这六万两更加震撼人心。
六万两是什么概念?就在三大殿火灾之后,嘉靖皇帝让皇亲勋贵捐钱以助大工,晋王楚王这样最富庶的皇室宗亲,不过捐了五千两意思了一下。
工部估算,重修三大殿需要费三十万两银子,至今皇帝还没凑到十万两。
陆大有这帮人,在南直隶倭乱的时候,一下子就捞了六万两!
嘉靖皇帝已经出离了愤怒,方望海的奏章上其他的证据也许算不上确凿,也没有一名有分量的人证。
可是这“六万两”银子的账本,就已经足够让皇帝起杀心了。
“黄锦!”
“皇爷!仆臣在。”
“让锦衣卫,还有东厂,南下南京,按照这份名单将罪臣陆大有众人抓起来,就近审讯将银子搜出来!”
黄锦接过了方望海的密揭,快速扫了一眼后立刻说道:“遵旨!”
“另外,通知内阁,南京户部尚书方钝,老迈无能,准许他致仕!南京户部的差事,就让南京户部侍郎方望海兼着。”
“遵旨!”
等到陆大有等人的奏章送到通政司的时候,锦衣卫和东厂都已经在急赴南京的路上了。
方钝本来就不属于严党和清流,严嵩本身就对他非常厌恶,徐阶等清流自然也不想保他。
皇帝的旨意迅速得到内阁票拟通过,勒令方钝致仕的圣旨迅速拟好发往南京。
就在方钝等人的弹劾方望海的题本送到通政司的后,嘉靖皇帝看到这些题本更加怒不可遏。
作为皇帝,最讨厌的就是这种结党行为。
如果说严党和清流,本就是嘉靖皇帝默许,挑动朝臣对立而分化的党派。
方钝这种乡人乡党才是皇帝最不能容许的,更何况他们还贪了皇帝的钱!
锦衣卫千户朱七,一路从京师南下,极速赶往南京。
而苏泽这个月则在一边缉私查账,一边沿途扫荡流窜的倭寇。
等到苏泽的兵法技能肝到lv8的时候,江南的盛夏已经到来,而他的账房技能也肝到了lv5.
三张蓝色的卡片浮现在苏泽的面前。
【蓝色被动——稽查能手:查账时,账房技能+2】
【蓝色被动——假账能手:做账时,账房技能+2】
【蓝色被动——税政能手:制定税收政策时,账房技能+2】
苏泽闭着眼睛选了
税收政策向来是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因为你不仅仅要考虑法律的部分,也要考虑账目处理的问题。
很显然一个走向近现代化的国家,必然有与其配套的近现代化税收政策。
特别是在新产业出现后,若是税收政策长期滞后,必然会导致也一部分人脱离国家税收体系,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既然要造反,苏泽当然选择了这个技能。
这段时间,整个南直隶的官场风波不断,总体来说是方望海落在下风。
本身方望海在南直隶士林风气就不好,设置钞关本来也就是得罪人的。
现在南京户部尚书方钝公开抨击方望海,经常和方望海唱反调,搞得方望海的工作非常难办。
方钝只是打压方望海,陆大有的手段就称得上是下作了。
各种谣言在南直隶流传,方望海的名声已经镇守太监差不多了。
与此同时,作为方望海的爪牙打手,苏泽在士林的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在官员体系之外,苏泽却得到了江南读书人的称道。
《南柯梦》已经连载过半,这篇辛酸讽刺的传奇戏剧再次和《牡丹亭》一样风靡江南,江南的戏班都开始排练这剧,其中经典桥段更是被排成折子戏,不断的上演。
江南本来文风昌盛,能认字的人就多,南柯梦也都是通俗的白话,《警世通言》的销量一涨再涨,每一期出来都供不应求。
庞大的销量让江南所有的读书人都认识到,只要自己的文章能登上《警世通言》,那就能一夜名扬整个江南。
苏泽作为《警世通言》的主编,在江南的地位愈发的微妙起来,隐约竟然有了几分文坛宗主的意思。
除了《南柯梦》之外,苏泽还在《警世通言》上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儒商勘记》。
这篇文章的体裁也非常的独特,是用最简单的问答形式,提问者化名“愚叟”,而作答的则是太仓王家的二房。
太仓王家的生意大部分都是二房在操持,愚叟提问,王家作答,王家带头缴纳钞关税,被宣传成了儒商为国分忧,主动认缴商税。
同时整个文章提出来“儒商”的道德,最重要的就是“纳税光荣”这个说法。
商人通过生产运输货物赚钱,合法纳税的商人和勤劳种田的农夫一样,都在给朝廷做贡献。
“重信轻利”,“反馈乡里”,“爱护雇工”,这些也被作为儒商的道德被提了出来。
同时《警世通言》还将《儒商勘记》这个栏目固定下来,以后会定期采访江南能符合儒商标准的商人,已经被采访的儒商,也被当做儒商典范列在文头上。
“商有商德”,这句话迅速引起了江南商人的火热讨论。
就在七月流火,天气渐凉的时候,锦衣卫千户朱七带着缇骑,闯入了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