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九边,救俞
接到张居正信件的赵贞吉,正在和自己的幕僚商议如何处理。
幕僚们议论纷纷,姓孙的绍兴师爷说道:
“东翁,历来变法总是要得罪一批人的,更何况是涉及到财本的一条鞭法呢,自古以来首倡变法者往往都不得善终。”
赵贞吉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其他人都离开,孙师爷留下。”
其他师爷羡慕的看着孙师爷,然后向赵贞吉拱手道别离开。
等到其他师爷都离开了,赵贞吉这才说道:“先生以为,如今本官要如何做?”
孙师爷停顿了一会儿说道:“离开南直隶。”
赵贞吉立刻笑道:“孙师爷果然和我想到一块去了。”
孙师爷立刻说道:“主政南直隶,怎么做都只能无功有过。东翁的志向是入阁拜相,继续留在南直隶就断了入阁之路了。”
赵贞吉问道:“先生,如今国事飘摇,朝廷信任我让我主政南直隶,我要如何才能离开南直隶呢?”
孙师爷看向赵贞吉说道:“东翁,您已经知道答案,何必要问我呢?”
赵贞吉摸着精致的胡子说道:“还请孙幕友说清楚。”
孙师爷还是吞吞吐吐的,赵贞吉说道:“那这样,我写上一字,你也写一字,看看我们想的是不是一样?”
两人各自拿出一块残纸,写上了一个字。
只看到赵贞吉上写一个“徐”字,而孙师爷则写了两个字,“反徐”,赵贞吉对着孙师爷一笑说道:
“孙幕友大才,日后我们要多亲近亲近。”
接着赵贞吉又问道:“张部堂的一条鞭法怎么办?”
孙师爷立刻说道:“拖,今年秋粮征收在即,不能这个时候变换财法,东翁可以拖上一会儿。”
“等到东翁调离南直隶,张部堂就不会再找您了。”
赵贞吉说道:“果然妙策,就按照孙幕友的方法办!”
十月,南直隶户部侍郎赵贞吉,向皇帝密揭弹劾徐阶家族在松江府的不法事。
赵贞吉并没有弹劾徐阶家族勾结叛军,而是将徐阶家几年前侵占兼并土地的案子翻出来。
赵贞吉很清楚,龙椅上这位帝王的想法。
每一个内阁首辅,都会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内阁次辅在看着,这就是嘉靖皇帝的异论相搅之术。
从杨廷和到夏言,从夏言到严嵩,再从严嵩到徐阶,全都是如此。
这样内阁就不会出现一手遮天的权臣,这也是嘉靖每次都能处理掉首辅后,朝堂依然能正常运转的原因。
但是这一次清流组阁,内阁中却没有这样的人物。
徐阶是心学大儒,如今留在他内阁中的,如李春芳之流都是些子弟辈的大臣,根本不敢和徐阶对抗。
而更让皇帝坐卧不安的,是清流还支持裕王。
储君、阁臣,这已经让精通权术的嘉靖皇帝感到惊惧难安了。
赵贞吉自然知道,自己这份密揭根本不可能将徐阶拉下马。
但这是他的一份态度,他旗帜鲜明反对徐阶的态度,将有可能成为他入阁的台阶。
与此同时,九边。
九边的概念很大,几乎囊括了大明帝国整个北方地区。
从东往西一字排开分别是:辽东、蓟镇、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
因为明末的印象,很多人都认为明代设置九边是防御女真人的。
实际上在嘉靖时期,明帝国最大的敌人还是蒙古人,九边的防御体系是用来防御蒙古俺答的。
此时的女真部落还没有崛起,甚至还是大明王朝的小弟,经常帮着大明的边军去打蒙古人。
大同镇,就是“宣大”的“大”,驻大同府,总兵佩征西前将军印。
大同镇的负责区域是山西行都司,其基础也是山西行都司下辖的左右云玉阳和天镇等三所十四卫。
明初的时候大同是藩王边镇,不过自从永乐帝靖难成功之后,再也不敢将边军交给兄弟子侄手里,大同总兵官改为勋贵武官统领。
等到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更拉胯了,九边的总兵官也不再是勋贵的专属职位了。
比如现任大同总兵官姜应熊,就是一个武将出身的总兵官。
九边总兵官在武将之中也算是顶级的职位,不过这位姜总兵却战战兢兢。
原因也很简单,大明朝的边军总兵官是烫屁股的位置,尤其是嘉靖朝的大同总兵官,简直就如同被人施展了魔咒一般,几乎所有在这个位置上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最有名的大同总兵名叫仇鸾,此君曾经煊赫一时,甚至能和朝廷中的权臣抗礼。
还主导了大同马市,可以说是风光一时。
仇鸾的下场是被开馆戮尸,挫骨扬灰,家人全部发配边疆。
仇鸾之后的好几任总兵官,最好的结果也是革职,充军、逮捕下狱的不计其数,这十年大同就换了十任的总兵官。
姜应熊是看着前任被发配辽东,才接受的总兵官职位,自然是一点喜悦都没有。
“将军!锦衣卫来了!”
听到锦衣卫来了的消息,姜应雄都快要吓死了,他脑中都已经闪过念头,要不要现在就去投蒙古人。
好在下一句话打消了他的念头。
“锦衣卫是来抓俞大猷的。”
俞大猷?
姜应雄这才想起来,是去年发配戍边的那个武将吧?
俞大猷被发配大同戍边,因为《说岳全传》那件事闹的很大,俞大猷又被比作是岳飞,所以在他抵达大同的时候,姜应雄还专门去迎接过他。
“既然是抓俞大猷的,就让他们抓就是,报告本官作甚!”
姜应熊有些恼怒,亲兵咋咋呼呼的吓了他一跳,还以为是来抓自己的呢!
亲卫露出为难的神色说道:“这俞大猷戍边在河中堡,深得士兵拥戴,锦衣卫若是直接去了,恐怕讨不到好啊。”
姜应雄还是不想多事,他一拍桌子说道:“这俞大猷不过是一发配充边的小卒,朝廷锦衣卫是奉旨抓他,难道还有人敢阻拦吗?你们直接带着锦衣卫去河中堡就是了。”
两个亲兵看了看,只能不情愿的出了总兵大帐,带领十名锦衣卫前往河中堡。
带头的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