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小女孩伊稻
在回村长家的路上,经过了一个小广场,其实就是一个用土夯实了的平地,边上有一棵非常茂盛的大树,这里似乎是村里人聚集的地方,很多老人家搬着板凳坐在这里晒太阳聊天,边上很多孩子在玩。云歌从背包里拿出之前在小店买的糖果和零食递给身边最近的一个小朋友,一下子呼啦围过来一群小朋友。
云歌亲切的说:“大家不要挤哦,每个人都有,排队一个一个来拿。”
小朋友们都非常乖,一下子排好了队伍,开心的从云歌的手中接过了糖果和零食,叽叽喳喳的和云歌说着:“谢谢大姐姐!”
“西纳大叔,这些孩子看起来都挺小的,大一点的孩子们呢?”
“他们去上学了,这些都是没上小学的孩子,村里没有幼儿园,镇上又太远了,所以就都让他们自己玩。我们村里没有小学,和隔壁村子共用一个小学,学校在隔壁村子里,离我们村将近10公里,所以平常一般不回来,在那边住校,等周末才会回来。”
云歌不禁好笑,自己现在不上班了,连周末非周末都没什么概念了,现在不是周末,大孩子们当然是在读书了。
“我们村经济不怎么好,所以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没办法,不去赚点来,孩子生活费没处来,要生孩子了,回来生,带到两三岁,就把孩子扔给长辈再出去打工。所以现在村子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但是父母亲不在,老人家只能是把孩子带带牢,学习上又不会教,所以我们村的孩子读书都读不起来,大部分到了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有一些甚至初中都没毕业就出去了。”村长是个好村长,说到这个话题,眉头不禁紧紧锁在一起,看起来对村子的未来很是担忧。
“不过,要是你能把我们村子的芒果全都给收购了,那对我们村子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啊,相信我们村以后会越来越好的。说实在的,要是在家里能赚到钱,谁愿意抛下老人孩子去别的省打工啊。”想到这,村长又不禁把热切的目光投向了云歌。
云歌不禁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不过想到芒果的品质,她又觉得充满了信心。
午饭是在村长家吃的,叶那大妈搜出了家里她能搜到的最好的东西,珍藏的准备过年儿女们回家吃的腊肉,又杀了一只老母鸡,加上自己在山上采的晒干了的野生菌,热腾腾的在锅上滚了起来,香气四溢!另外还有自家蔬菜摘的各种新鲜的蔬菜,自己制作的咸菜,干菜,土鸡蛋,能拿的都拿出来烧了,摆了满满的一桌。这可是全村人的贵客,也许是全村人的财神爷呢,可不得好好的招待起来啊。
而西纳大叔为了表示对云歌的重视,则麻溜的跑出去,叫了村子里面的副村长、会计、出纳等有头有脸的人物,一共四个人,过来陪云歌一起吃饭。
云歌被这样热情的招待,真的有点招架不住,因为云歌不会喝酒,西纳大叔他们也不勉强,给云歌倒上了饮料,一个接一个的给云歌敬酒,还站起来不断的鞠躬,那架势,仿佛云歌是省里来的什么领导。
虽然有点招架不住,但是内心云歌特别的感动,这些大叔用有点笨拙的行为,表达了他们的诚意,也表达了他们对好生活的渴求。
村长家也像很多其他村民家一样,有两个娃娃,一个五岁左右的女孩,和一个四岁左右的男孩子,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家生了个女儿,小儿子家生了个儿子,儿子和媳妇现在去外地大城市里打工,要到过年才会回来。
小女孩有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伊稻,她特别喜欢云歌,云歌在村长家里,她就一直悄悄的站在云歌的旁边,云歌给她拿了一把糖,她羞涩的笑了笑,不好意思的接过糖果,放在了自己的衣兜里。吃饭的时候,她就紧紧的挨着云歌坐,也许,一年到头都看不到几次妈妈的孩子,把云歌当成了妈妈一样的存在吧。
吃完饭,村里的其他人都散去了,叶那大妈开始收拾桌子,云歌就逗伊稻:“伊稻,你这么喜欢跟着我,那今天跟我回去好不好?”
“不好,爷爷奶奶会着急的。”伊稻小声的说。
“你平常最喜欢玩什么呀?”
“我喜欢帮奶奶烧火做饭,我还喜欢喂兔子。”村子里也没啥娱乐的东西,老人们每天除了干农活就是干农活,活泼点的孩子就是完全放养,天天在外面和村里的孩子疯玩,稍微乖巧点的孩子,就是跟着长辈,早早就开始学着做一些家务活。
云歌的心里软了软:“下次姐姐给你带玩具和图书,好不好?”自称姐姐,云歌有点心虚,因为她估计,伊稻的妈妈说不定比她也大不了几岁,因为村子里的姑娘们结婚都很早。
“真的吗?太好了,我还没看过图书呢,隔壁阿离姐姐说,他们学校就有图书,可好看了。”依娜星星眼的说。
“那你想读书吗?”
提到读书,依娜眼里的小星星迅速的消失了:“我妈妈说,我们这里的孩子读书都读不好,反正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我就读到初中,我想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他们说那边有很好吃的肯德基,我还从来没吃过呢。”
“所以你长大了想去打工。”
“嗯,是啊,打工很好的,可以赚很多很多的钱,我爸爸妈妈回来每次都会给我买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很多的零食。”依娜似乎开始憧憬起了打工的生活。
云歌心里酸酸涩涩的,是啊,这里的孩子,交通闭塞,也许镇上都不一定去过,从来没见过什么市面,在她们的心目中,去大城市打工就是她们最大的梦想,和最接近现实的未来了。
云歌伸出手,摸了摸伊稻的头,轻声的说:“伊稻,你一定会过上比你爸爸妈妈更好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