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公司的目标原来这么大
“发电厂终于并网发电了!”
“这就好了!而且公告上说明了,今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再也不用交电费!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只是要严格遵守用电规章制度,安全用电就行!”
“哦哦……公告上说,所有建好的工厂,都可以全力开工运转了!三班倒的工作制度,也要与以前在国内一样,正式推行。”
“公告上还说,三天后,就要开始推行打卡上班。每一名公司员工,都免费发放一只新式腕表和一只新式电子身份卡,可以与公司所有的同事,进行通话联系,不久后还会包括国内的同事!”
“这还不止!还可以插入自己的电子身份卡,当做存折使用。需要用钱的时候,直接去公司的金融事务处取钱就行。”
“当然,一样可以存钱,只要有公司金融事务处的地方都行,通存通兑。”
“还不止呢!今后的工资奖金发放,也全部由财务科打入你的身份信息卡,随时可以查询、与公司同事之间转账!”
“每人的身份信息卡,都要绑定自己的指纹,绝对不会出错的!丢失了也不要紧,向公司申请补办就行,钱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丢失。”……
十二月六号的早上九点钟,公司的新型电厂正式建成投入启用,并网发电。
然后大量的公告,张贴在海外大基地的各处显目地点。
这些劲爆的消息,就像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海外大基地的各个工地上,喧嚣声大作,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最让大家开心的就是,自己今后可以与国内的同事联系,委托对方把钱转交给家人,借助同事的腕表,和家人通话。
当然,今后公司的员工,内部用电、通话都不要钱,也是一大喜讯。
外面的电费有多贵,很多人都知道,今后在公司内的住宿和用电不要钱,就节省了很大一笔开支。
电话费就更加别提了,远洋电话,估计大部分的员工都舍不得打一次的。
今后不需要电话费,那就太好了。
不用再担心钱财的遗失,也是一大喜讯,而且可以进行异地存取款,就太方便了。
因为有了充足的电力使用,已经建设完成的所有工厂都在顺利开工,那些在建的各种工厂,也在全力建设。
核电厂的正常运行,使得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在松了口气。
随着各个工厂的正常生产,各种工业原材料,慢慢的就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绝大部分的矿产资源,都不需要从国内运送过来。
而且,已经建好的三十座十万亩的大型农业基地,也开始产出一些蔬菜了。
虽然产量没有国内的那么高,但是解决大沙漠西海岸海外基地的蔬菜供应,却没有问题。
而且这里如今不缺水源,光照也足,各种蔬菜的质量,比起国内的更好吃一些。
他们当然不清楚,所有的农作物种子,在首次播种前,都由王强亲自进行浸种,才会长得这么好。
为了能够让所有的农作物种子,尽快的适应这里的沙地生长,王强每天积攒下来的灵液,都用来进行各种农作物种子的浸种优化了。
这里是属于自己的地盘,今后根本不会被任何的外人、进入厂区和农业基地中,他完全可以放心大胆的、提升一下这些农作物的种子品质。
“老板,我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被调派到国内老虎湾的造船厂担任副厂长,跟着石一龙学习了大半年,已经基本上很熟悉造船厂的建造工作和船只打造。”
“我有信心,把这里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大的造船厂之一!”
最新上任的青龙湾造船厂厂长兼总工程师谢利民,站在王强身边,看着正在大肆动工新建的造船厂,信心满满的说道。
他是公司为数极少的五星级技术人才之一。
谢利民是原来的茶城汽车制造厂车间生产主任,负责主管茶城汽车制造厂的生产,是王强最先招聘到的五星级人才之一,与唐碧珍、唐碧云同一批进厂的。
在今年的年初,定下了海外大扩张计划后,王强远赴东海之滨建造制造厂和老虎港,就把谢利民专门带过去,担任总工程师石一龙的副手。
为的就是要培养出一位、自己最信得过的高级技术五星人才。
好在谢利民不负所望,如今与石一龙比起来,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
在这次远赴海外之前,石一龙就在感叹,自己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传授给谢利民了,很多的工作,他做得比自己更好。
“嗯,这就好。”
王强对谢利民说道,“你先带领这里的两万名员工,把这座占地面积一万八千亩的超大型造船厂,按照规划图建造出来。”
“这座造船厂,比起国内老虎港的那座,要先进得多,也要大得多!”
“首批同时开建的有各种类型的船只,其中的新型驱逐舰和巡洋舰,是重中之重。”
“等到这里的首批大船建造完成,我们要同时开建两艘十二万吨级的大型航空母舰!”
“整个一共两批的造船计划实施过程,必须要在五年内完工。”
“各种大船的图纸,我会在过年前,全部设计绘制出来,你们研究透彻了之后,立即开工建造。”
“各种造船设备和工程机械,会在元旦过后、陆陆续续的送过来,进行安装调试。”
他强调着说道,“这就意味着,这座超大型的造船厂,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在元旦节前完成!”
“这里一共有两万名新老员工,其中一万人参加了国内老虎港的造船厂建造工作,有着熟练的经验。”
“大家努力一点,日夜开工,是可以按照预期完成建设任务的。”
王强虽然嘴里是这么说,实际上一点也不担心这座大型造船厂,能不能如期完成所有基础设施建设。
毕竟,有了大量的机械化施工,还有两万名造船厂的新老员工,一起在齐心协力的工作,要是还不能在元旦节前按期完工,这里的所有项目建设负责人,都可以集体辞职了。
“我们这座大型造船厂,要建设十几艘巡洋舰和驱逐舰?还要建造两艘十二万吨级的新型航空母舰?”
谢利民听得眼神大亮,很是激动的向老板确认到。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这些新型船只,能够在自己手中把它们建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