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主动付钱
“那些流民不过都是一些贱民罢了,凭什么招募士兵,要从他们里面先选?”
一名百姓满脸不服气道。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周围的那些百姓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话,顿时招致了几十道愤怒的目光。
“你再敢乱说,信不信我大嘴巴子招呼你!”
一名中年男子怒斥道。
而另一名老者,则是指着不远处的墓穴,激动的说道:“我来告诉你原因,就凭他们在危难之际站了出来,帮赵公子打跑了那些西夷人。他们中不少人,因为这个原因,躺在了那里。”
“你将他们称呼为贱民,我倒是想知道,当初打西夷人时,你又为大家伙做了些什么?”
“老吴说的好!”
“没错,这些都是那些乡亲们应得的,换做我是赵公子,肯定也先从他们里面选拔。”
“是啊,在那种环境下,还能做出这般壮举,不服气不行啊。”
那些围观的百姓,看向那些流民的眼光都变了。
少了一些疏远和鄙视,多了一分尊重和敬佩。
那些流民也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们眼眶瞬间都红了。
看着这一幕,一旁的李婉儿感慨万千。
在此之前,赵寒要求大张旗鼓的举行葬礼,她还有些不以为然,现在看来,确实有这个必要。
若不是亲身经历了葬礼,那些百姓或许不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不仅如此,那些百姓看向那些将士的眼神,也多了一分尊重。
这个转变才是最大的。
换做之前,那些百姓对于士兵可是畏之如虎,毕竟,大周的许多军队,对待外敌唯唯诺诺,对待普通的老百姓,那可是重拳出击。
而这一次的葬礼,让他们知道,这些士兵为了守护他们的家园而牺牲。
所以,他们的态度才会有这样的转变。
“你是不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些百姓会有这样的转变?”
李婉儿凑到赵寒身旁,小声的问道。
赵寒点了点头道:“这就是我平常所说的,民心所向。”
“不过,仅仅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若是哪一天,那些百姓能自发踊跃的参军,大周的江山才能算得上稳固。”
“这怕是不容易啊。”
李婉儿苦笑道。
“是不容易,但只要用心去努力,总好过摆烂。”
赵寒劝慰道。
这时,战鼓停了下来,周围复归于安静,葬礼算是完美的结束。
赵寒朝着李婉儿使了个眼神,后者心领神会,带着众人朝着那些墓穴又行了个礼,便返回了营地。
那些百姓也都跟了过去。
赵寒早已经下达了命令,今日凡是想要参加婚礼的百姓,都可以自由的出入营地,不过,活动范围仅限于婚礼现场。
若是有人敢大声喧哗或是闹事,便以军法处置。
此时的校场,已经被布置成婚礼场地。
正中央处,乃是一座巨大的高台。
柱子和王子玉身穿婚服,就站在高台的中间。
为了将婚礼搞得更隆重一些,赵寒拉着李婉儿做起了证婚人。
这场婚礼,和往日的婚礼完全不同,没有了那些繁琐的礼节,甚至,男女双方的家人都没有出现在婚礼现场。
不过,众人都没有在意这些。
随着证婚环节的结束,按照正常流程,接下来,便是宾客入席。
然而,今天到场的百姓,可是有着一万多人。
就是把炊事营的士兵累死,也做不出那么多的饭菜来。
赵寒便折中了一下,让炊事营只做白馒头,发到那些百姓的手中,让他们充饥。
一屉屉的馒头蒸好之后,放到了那些百姓的身旁,任他们自己去拿。
这看上去有些简陋,但其实已经很是不错了。
毕竟,这个年代,一般的百姓人家,除了过年之外,谁家平日里能吃的上馒头,能窝窝头管够,已经谢天谢地了。
“大家伙随便吃,我们东家说了,今日馒头管够。”
站在竹屉旁的士兵高声道。
那些百姓都围了过来,其中一人拿了馒头之后,扔了一个铜板进去。
“这位兄弟,快把你的钱拿回去,这些馒头都是免费给大家吃的。”
那名士兵将铜板拿了出来,递到了那人的面前。
然而,那名男子却没有接回来的意思,而是笑着说道:“既然是参加婚礼,岂能不随礼,只是囊中羞涩,只能拿出一个铜板来。”
说完,他不待士兵说话,直接离开。
那些士兵刚想追上去,其他的百姓也都效仿男子,从兜里掏出一个铜板,放到了竹屉中。
那些家里条件不错的,则是放了几枚碎银子进去。
不只是这一处,其他几处发放馒头的士兵,也都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无论他们怎么劝说,那些百姓都坚持要随礼。
赵寒很快就得知了这个情况,这让他大为惊讶。
要知道,西夷人大军进犯,郡城的这些百姓虽然没有遭灾,但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城内的物价是疯涨,而他们做工的工钱却是没有任何的提高,这让他们过得很是拮据。
他这一次让这些百姓来参加婚礼, 一来是改变大家伙的想法,再者,也有救济那些穷苦人家的意思。
他本来还以为,那些百姓会多拿一些馒头,带回去给家人吃,为此,他命令那些士兵,按照一个人十个馒头的数量来做。
可谁想到,那些百姓最多也就拿了两三个馒头而已,而且还都付了钱。
那钱说是随礼钱,但赵寒如何不清楚,这只是那些百姓的借口罢了,他们这是不想占自己的便宜。
“往日赈灾的时候,官府也会发放粮食,那些百姓不哄抢就不错了,更不会有人主动付钱,今日我是大开眼界啊。”
胡炜神色复杂道。
“但凡是赵寒所作的事情,结果总会和别人不一样,在泗水郡时如此,到了枫林郡,还是这样。”
李婉儿也感慨道:“他身上似乎有着别人没有的魔力,总能给人以惊喜。”
两人都知道,那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