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花钱如流水
之后,赵寒便将连弩交给了王刚,让他负责给护院们多加练习。
按照他之前的想法,正面对抗猛虎寨的山贼,他一点胜算都没有,唯一的方法就是采用远攻。
而练习弓箭已经来不及,他便想到了使用连弩。
不需要过多练习,只要掌握好发射的时机就行,甚至都不需要太高的精准度,六十个人一轮齐射,便能将对方重创。
这也是他目前想到的最简单的方法。
叮嘱了王刚几句,他随后便离开了。
猛虎寨的山贼随时都会来,他还要去做其他安排。
而此时王刚收到赵寒交给他的连弩,起先还有些好奇,可是随着他亲自尝试了一遍后,神色逐渐凝重起来。
赵寒发明的这款弩,与军中相比,威力小了很多。
因为军中的弩都是大型弩,至少需要四个人操作,不管是携带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而且每次发射之后,需要重新填装弩矢,非常费力。
但这款弩单人就能使用。
就威力而言,虽不及大型弩,但与一般的弓箭相比,却是差不了多少。
眼下大周军中最常用的弓箭乃是神臂弓,射程大概在三十到六十步之间。
而这款弩的射程在二十步到四十步之间。
威力虽然略差了一些,但别忘了,此弩可以连发七支箭矢,这绝对是弓箭无法比拟的优势。
要知道,战场之上机会稍纵即逝,等弓箭手重新搭箭开弓的时候,机会恐怕已经错失。
只要想象一下,当一整支队伍装备了这种弩,来一轮齐射,那可真就称得上万箭齐发,几乎没有任何敌人,能冲破这种覆盖型的攻击。
光想一想那种场面,他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当然,真正让他动容的,还是另一点。
那就是他之前对赵寒说过的,在大周军中,一名合格的弓箭手,大概需要三到五年才能训练出来,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行,必须要有一定的天赋。
正是这个原因,一直限制着弓箭手的数量。
但赵寒发明的弩,普通人就能使用,不需要太多训练,只要形成规模,就会有极强的杀伤力。
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此物成为战场神器,碾压所有的弓箭手。
意识到这一点后,他当即丢下所有人,找到了赵寒。
“赵公子,您发明的这种可以连发的弩,事关重大,必须马上汇报给侯爷!”
他开口第一句话便说道,此时他终于可以体会到侯爷的心情了。
“为什么要汇报给侯爷?”赵寒奇怪地看着他。
王刚深吸了一口气:“赵公子,您可能还不知道,这种连弩的意义有多大,若是我大周军中配了它,在对抗北蛮的战斗中,起码能提升三成的胜率。”
“如此利器,事关国本,必须马上将这个重要消息告诉侯爷。”
“还有,帮您打造连弩的那些匠人,必须严密监视起来,绝不能让他们将这种武器泄露出去!”
“另外,您之前似乎画了一张图纸……”
他一连说了几条建议,神情更是凝重到了极点,说完又迅速思考起来,生怕有任何遗漏之处。
赵寒摇头道:“你要送去给侯爷,我不反对,但这些匠人都普通人,就没监视的必要了吧?”
“赵公子,您可能还没意识到此物的重要性,这东西若是落到他国细作手里,后果不敢想象……”
王刚一脸焦急。
只是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赵寒摆了摆手打断:“没事,传出去就传出去吧,真若被别国知道了,我还有更厉害的武器。”
他制作的这种连弩,只是最初级的版本,对他而言,甚至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若不是时间紧急,他才懒得造这种垃圾。
王刚的话突然卡在脖子里:“您还能发明更厉害的武器?”
“当然!连弩造得再好,也只是冷兵器,哪有热武器厉害。”赵寒毫不在意地说道。
王刚听到这话,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热武器,但看赵寒一脸不屑的神情,便知道被他如此看重的连弩,在对方眼里可能一文不值。
这让他有种蓄力好久的一拳,却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心中憋得难受。
他纠结了片刻,强撑着说道:“那……那也不能随便流传出去……”
赵寒点头:“所以等东西都造出来后,由你来看管,每天清点数目,等到将猛虎寨的山贼彻底解决后,便集体销毁。”
王刚思考了一下,觉得此法可行,便点头道:“倒也不用销毁,那样太浪费了,到时候等侯爷回来,给侯爷一个惊喜。”
此时他也不急着将这东西送到平远郡了,毕竟赵寒说了,还有更厉害的武器。
赵寒看了他一眼,暗道拿这破烂当惊喜,真有你的。
送走王刚后,赵寒拿起桌上的一张纸,看了几眼后,眉头紧皱。
纸上记录的是这段时间的花销。
砖厂有二十名员工,每人每月是三百文,捕鱼队现在有七人,除了李家父子外,剩下的人也是三百文,还有六十外护院,同样也是三百文。
这样一个月就去了二十六两多。
还有他打造六十把连弩,每把是二两银子,那就是一百二十两。
除此之外,每日的伙食也是一个不小的消耗,近百人一日三餐,光是大米就要花不少钱,更不用说每天还有一顿肉。
至于柴、油、盐这类东西,他都懒得计入其中。
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他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原本一百多两银子的存款,已经花得快见底了。
虽然有每日往明月楼送鱼结的现款,还能将现在的状态维持住,但若是出现一些需要花钱的意外,那可就要捉襟见肘了。
他只希望,等到猛虎寨的人来复仇时,千万不要有村民阵亡,不然他真得去借钱发抚恤金了。
“真是花钱如流水啊!必须得想办法赚钱了!”
他叹了一口气。
最简单办法,自然是等杨安回来,先找他借些钱应急,以后用玻璃的分红还给他。
不过眼下杨安还未回来,他也没有向人借钱的习惯,只能另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