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偏害共生
陈教授连忙开口问道:“能告诉我们,这第六个病例,为什么要治脾脏,脾脏明明是健康的,而且又不对其他患病的三个部位治疗。这是什么原理?”
胡冷轻笑道:“老师,你知道什么叫偏害共生吗?”
几人同时一愣,陈教授皱眉,“你是指生物学上的一种共生关系?”
“是的。”
“偏害共生是两个不同物种,一个不获得任何利益,另一个却要做出一点牺牲,双方共存的特殊情况。这跟你的理论有联系?”陈教授一时半会儿没绕过弯来。
“自然是有关系的。”
胡冷娓娓道来解释,“首先,偏害共生中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一枚子弹,打进了一棵树的树干中,但没有打穿树干,子弹留在了树干中。刚开始,树会很痛苦,为了愈合子弹留下的破洞,周围的树干会一点一点收拢,直至将破洞全部包围,但是会留下一个很难看的疤痕。这时候,树是不会死的,会继续生长,长成参天大树。”
“但是如果这时候把那颗留在树干里的子弹给挖出来,这棵树就会很快枯死。子弹和树木,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谁也离不开谁。虽然双方都没有获得任何好处,甚至还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我这里这么说是因为,在第六个病例中,病人的三个病症,已经形成了一种偏害共生的关系。”
“一开始,我是不敢确定的,也没往这方面去想,用正常的方法和思路去治疗。但是我一进行治疗,病人的病情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我一停止治疗,他的情况反而好转。我当时就断定,他的病症得有特殊的治疗方法。”
“经过长时间思考,我想到了偏害共生,于是也就想到了,要治好他,必须在不破坏三个病症平衡的情况下,同时把病症治好,否则无济于事。最后对脾脏下针,脾脏和肝脏一样具有排毒功能,于是利用脾脏同时进行排毒。这才把病人给治好。”
听完后,几个教授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居然还有这样的治疗思路,真是头一回见。”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
“怎么说呢,就跟工厂里面的大型机械一样,虽然有点毛病,但是凑活着用,不要想着修。修好了这里,别的地方就出问题。反而有毛病的能够维持平衡。”
几人纷纷点头感慨,说实话遇到这样的病症,他们都不敢确定自己能想到这样的治疗办法。
陈教授相当满意地点点头,“很不错,看来你的这篇论文提到的治疗思路,真的有实际价值,而且还不小。”
胡冷笑笑,这可是他坐诊那么多天,治疗了少说上千号病人归纳总结出来的成果,要是没实用价值那才是怪事。
他的数据,可比那些什么市场调研,调查问卷,有价值多了。
“好了,答辩就到这里吧。其他的我想也没什么好问的了,单从你提供的数据和病例资料来看,问你具体病例治疗方法,纯粹多此一举。”陈教授笑着说。
另一个教授笑眯眯点了点头,“要我看,可以提前恭喜你通过硕士答辩了。毕竟我们当初考硕的时候,都写不出这么高水平的论文。”
胡冷听了,没有感觉任何意外。
当初在想到这个论文题目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了一半。
“对了,我问一下,翟教授说你还要考博对吧?”陈教授忽然问道。
“对。”
“那你可有做准备?打算什么时候进行答辩?”陈教授开始期待,胡冷博士论文答辩,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惊喜。
胡冷想了想,如实回答道:“我前阵子已经提交了一些sci论文,作为考博的指标要求。不出意外一个月内就能通过,至于博士论文课题,我已经有了大概思路。打算几个月后和大家一块进行博士论文答辩。”
闻言,陈教授无比惊讶,“你都已经有所准备了?这么快啊?”
“那恭喜你了,我很期待到时候你博士论文答辩。”另一个教授笑呵呵说,“好了,你可以离开了。”
“谢谢!”
胡冷颔首点头,礼貌地离开了教室。
“真是不错!好久没见到这么优秀的学生了!”
“是呀!年纪轻轻就能写出这么高水平的论文,而且一看全都是实际治病救人得来的经验,和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不知道哪个老师,培养出来这么优秀的学生。”
“我前头找翟教授打听过了,好像是他一个老朋友的徒弟,专门来医科大考硕博的。”
“他的老朋友?那岂不是……”
几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隐约的,他们已经明白了胡冷师承何人。
“原来是他的徒弟!”
“难怪了!”
“这是好事,咱们中医界就缺这种优秀的天才。”
几人感慨之余,也无不对胡冷未来的成就,给予了很高的期盼。
出了教室,翟青雪连忙跑了过来,“咋感觉咋样?”
“通过了,几位考官说没悬念的事情,”胡冷笑着回答。
“那恭喜你,我就知道肯定没问题!”翟青雪发自内心地恭喜道。
“不错不错!”翟硕笑呵呵拍了拍他的肩膀,“顺利一次过关,回头你也该准备下博士论文的事情了。”
“嗯,先回去吧。”
……
回到翟家,吃了午饭,下午胡冷又去了趟川中市中医协会,更新了下自己的认证。
拿到了天医资格证,这意味着他正式从明医,晋升为天医。
天医。
对于对少中医来说,天医二字代表着他们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在神医是传说,圣医仅有十二位的今天,天医已经是站在医学界顶端的极少数存在了。
而胡冷如今也才刚过二十三岁,就已经站到了如此高度。
天才二字,他当之无愧。
“翟叔,有件事我要告诉你。”
“你说。”
“我打算这几天回江州一趟,然后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