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何苗入宫掌禁军
张杨虽然想一下子多获得福分,可是也不能急躁乱来,还是要给自己手下一些福利。
正在想,是怎么给张辽他们选,就见貂蝉走了过来,轻声道:“夫君,婵儿一起的,一共四姐妹,因为我们从小一起排舞,所以名字也是叫貂金、貂枝、貂玉、貂蝉。”
“哦?原来是这样的。你的意思是……”
“夫君,婵儿的意思是,就将婵儿的另外三位姐姐留下,其他三位再分给三位将军吧。”
张杨一想,也是这个理,他们四人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理当在一起。
“好!那就这么定了!”
“剩下三位让他们自己选!”
六月,何进让人毒杀了董太后。
张让等开始在外散布流言,坊间风评对何进很是不利。
袁绍便建言何进,还是要尽快将张让等十常侍灭杀,以免后面生出更多的事端。
何进又一次进宫面见何太后,想要再诛杀张让等,结果何苗先一步入宫见过何太后,依照张让等的谋划,进言何太后,让她下旨任命自己为禁军统领,好带兵入宫中,护卫何太后。
何太后想着张杨虽然是投靠了自家兄长何进,更和自己经常深夜聊天,可始终是外人,何苗毕竟是自己亲二哥,如此一算,宫中军权肯定还是交给自家二哥更为稳妥。
不过她也不可能让张杨离开,现在可是舍不得。而且张杨如今掌控西园军,又是自家大哥的亲信,便想着让何苗领禁军统领衔,和张杨一起共掌皇城禁军。
这样一来,有了亲哥哥和情弟弟的双重保障,何太后在这皇宫中可就安稳了。
获此消息,张杨不禁气得牙痒痒的。
他还是低估了张让这些人的能耐。
原本他以为董太后这一系完蛋了,自己又掌着皇城禁军,张让他们只是些宦官而已,已经掀不起什么浪花了,哪知还真不是!
这帮家伙真的是属老鼠的,哪里有洞就往哪里钻,简直是防不胜防。
对于董重要掌禁军,何进自然是反对的,可是何苗要掌禁军,何进就不好反对了。
再怎么说,那也是他弟弟。
何进和何太后都不反对,张杨暂时也没有其他方式阻止,只能默认何苗进入内宫。
好在张杨有两千西园军在皇城,还有一支小军在皇城外,何苗这次进驻的人手并不多,只有不到一千人,主要是张杨让给他的地盘也不多,再加上何苗只是匆忙上任,手中还没能凑齐一千军士。
袁绍听闻何进没能讨得击杀十常侍的旨意,知道何太后力保,再加上有何苗介入内宫,知道单靠何进已不可为,便建议大将军何进招四方英雄来京诛杀阉竖。
对此,主簿陈琳和曹操均表示反对,大家都觉得要击杀这些阉竖,只需几名军士即可,完全不需要招外军入京。
何进却觉得此计甚好,他总觉得如今自己手中兵马不够,于是立即差遣使者持诏奔赴各地。
同时他希望张杨也出京募兵,将西园军八千人招募齐备,以便应对之后的京城局势。
前世的张杨还真是被何进指派出京回并州去募兵了。
可是这一世的张杨,就不是前世的格局了。
他完全清楚之后的历史走向,也知道,因为何进的这一愚蠢行为,董卓很快就要进京了。
和董卓比起来,自己这点兵马完全不够看。
可是如今再回并州募兵,那也是不现实的,一来他就得放弃如今京城好不容易获得的实力;二来这募兵又不是一两天的事,等他在并州募完兵,何进早就被杀了,董卓也已掌握大权,那时候的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不过如今何进既然建言,他不答应也不合适。
于是张杨答道:“大将军,如今属下执掌皇城护卫,这何苗将军心性不定,属下也担心后续会多事端,所以属下最近还是不便离京去募兵。”
何进想到自家那个弟弟何苗,心里也认同张杨所讲,不禁点点头。
“不过,大将军所言极是,这西园军也确实要招募满员才行,属下想这样,要不属下可以派人离京去募兵,只是如今并州有丁原刺史在,属下再去并州募兵也不合适。”
“所以,属下想着去一个没有刺史的州郡去募兵,这样也不会引起注意。”
“属下听闻丹阳兵颇有资质,如今扬州地域又无刺史,因此,属下斗胆恳请大将军给属下一个扬州刺史衔,这样属下派手下去扬州募兵,就名正言顺了。”
“丹阳兵?好!既然你想要择地募兵,那也随你。那就去扬州吧!一州刺史而已,小事!”
何进是觉得张杨非常不错,每次一有事都是第一时间来通知自己,完全就是自己的铁杆属下,也从不像袁绍他们那样在自己面前言语反驳,所以他很是欣赏。
至于什么扬州刺史,在他看来完全算不上什么,那种偏远州地就算是送给他他都不想要,既然张杨提出,自然是赏赐于他了!
听说张杨想要赐封为扬州刺史,何太后何苗等都不觉得有什么所谓,甚至何苗还很赞同,他想着正好以后有机会用这个借口把张杨赶走,让他滚去扬州那几千里远的地方当刺史去,免得在京城碍手碍脚。
于是,张杨顺利地拿到了扬州刺史的官职。
“大哥,咱们为什么要这扬州刺史啊?去并州募兵不好么?”张辽和高顺都有些弄不明白大哥的想法。
他们都是并州人,想着要募兵肯定是去并州啊,毕竟并州骑兵和西凉骑兵一样,也都是闻名天下的,大哥这并州骑兵不要反而去偏远的扬州招募什么丹阳兵,他们实在弄不明白。
为什么选择去扬州,这也是张杨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是知道历史的,所以他知道,自己能够选的好地方不多。
并州,首先是需要排除的,因为并州除了产马之外,实在是经济不富裕,人才又少,又偏于西北。
最关键的,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西北都将因为董卓事件而纷乱不堪,这里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发展基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