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假太监:从征服后宫开始称霸天下 > 第170章 蹒跚而出。

第170章 蹒跚而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成!

徐滨说完,一个脑满肠肥的官员,蹒跚而出。

他首先做的就是趴在地上,像头猪一样躬着腰给女帝鞠躬。

“张大人要升任吏部尚书了……”

“有宰相大人推荐,看样子以后吏部要姓张了。”

“等退了朝,咱们得去恭喜张大人了。”

文武百官低声的议论着。

叶风啧啧摇头,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趴在地上的张成。

这个张成五官臃肿无神,表情萎靡不振,一脸的酒色财气,一看就是平日里花天酒地惯了。

这样的人居然能在女帝的眼皮底下在朝为官。

叶风看了眼女帝,发现女帝黛眉微蹙。

他心下了然,知道这个张成肯定也是徐滨的党羽。

吏部尚书是谁无所谓,但一定要是徐滨的人,这点朝堂之上几乎没人看不明白。

于是,徐滨党派的官员们,纷纷列位而出,拥护徐滨的推荐。

徐滨的党羽遍布朝野,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文官,一时间朝堂上响应徐滨的声音变得此起彼伏。

趴在地上的张成,将头抵在地板上,神色十分激动,微微有喜色。

韩令看到这一幕,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他现在是女帝这边的人,自然明白女帝的心思。

韩令虽然觉悟还没到“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地步,但他清楚自己的处境。

今日弹劾冯德,他已经和徐滨撕破了脸,自然不会轻易让徐滨的人继续把持住吏部。

“陛下,臣也有推荐人选!”

韩令这时站了出来,瞄了眼徐滨,道:“臣推荐使中书左司郎中刘炳担任吏部尚书一职!”

听到韩令的话后,一个瘦子官员迫不及待从文官中出列,快步走到大殿中央跪下。

不用说,他就是刘炳。

刘炳跪下后,又站出几个官员开始支持刘炳。

虽然人数远远不及徐滨一方的多,但胜就胜在,这几个人都是中书省的官员。

且人均要职,话语权不低。

韩令是中书侍郎,获得中书省官员的支持,也无可厚非。

朝堂上,立刻呈现两帮派系的分化,场面颇为滑稽。

很显然,这个刘炳肯定是韩令的人。

韩令这老狐狸,在站队女帝的同时,也不忘扶持自己的势力。

叶风无声嗤笑了下。

他看向女帝,正好对上女帝投来的目光。

女帝面无表情,双眸古井无波。

但这就是够了。

叶风从女帝平静的反应,看出这刘炳也并非女帝心中的人选。

而女帝也用眼神,询问叶风的意见。

叶风直接无视掉。

他也无能为力,对满朝文武都不熟悉,给不了女帝意见。

不过,他倒是有办法淘汰掉张成。

至于其他合适的人选?

叶风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先看看女帝怎么说。

其他官员也看向了女帝。

女帝不着痕迹地瞥了眼叶风,然后仪容威严扫过大殿,道:“诸位爱卿,可还有举荐人选?”

韩令摇了摇头,他中书省的同僚跟着摇头。

徐滨也摇头表示没有。

但他未等女帝表态,抢先开口道:“陛下,以臣的建议,还是让满朝文武举手表态吧。”

“这……”

女帝有些为难了。

徐滨党羽众多,若是按举手表态,那肯定大部分官员都支持徐滨推荐的张成。

这无疑将了女帝一军。

女帝自然不愿意。

但徐滨的党羽们立刻表示这个办法好,纷纷要求举手表决。

女帝自知她现在的威望,不足以震慑满朝文武。

于是女帝又看向叶风,眼神中夹着几分幽怨和气恼,似乎在怪叶风一直没有动静。

但叶风在等另一个人急,于是仍然忽视女帝的目光。

女帝气得瞪了眼叶风。

她索性默不作声,假装沉思拖延时间。

不多时,叶风等的人终于急了。

“叶公公,眼下如何是好,你有什么办法没?”

韩令悄无声息来到了叶风身旁。

他现在有些满头大汗了。

他已经看出,女帝根本看不上他推荐的刘炳。

这都无所谓。

今日弹劾冯德,韩令自知已经得罪了徐滨,再也没有回头路,只能彻底站队女帝。

无论如何,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徐滨重新掌控吏部,做大势力。

但是女帝高坐龙椅,任由台下百官闹哄哄,不为所动。

形势不利,韩令只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唯一能找到商量的人,只有叶风。

而叶风也不端着了,他神色自若问韩令道:“韩大人,张成司职工部侍郎,他的职责是什么?”

韩令不知叶风为何如此发问,有些莫名其妙地答道:“张成专司军器局一职,负责皇城的兵器、火药、辎重的管理。”

“嗯,我知道了。”

叶风点了点头。

张成既然管理的军器局。

那王恭厂的火药库,也是由张成负责。

昨夜,王恭厂火药库遭遇楚国人袭击,此事被刘广带领的御林禁卫(锦衣卫)压了下来。

所以现在还没人知道,火药库遭受了损失。

虽然损失很小,但绝对够张成喝一壶。

毕竟军械保管就是国家大事,尤其是火药库看管,更是重中之重。

本来叶风只打算把朱雀将军叛乱的事,向女帝汇报。

但万万没想到,火药库的负责人居然是张成。

更让叶风觉得如有天助的是,徐滨还阴差阳错把张成推荐当吏部尚书。

就火药库失职这件事,张成就绝无可能担任吏部尚书!

叶风给韩令这么一说,韩令表情瞬间变得十分复杂。

当然,叶风把祸乱源头是楚国人这件事隐去了。

毕竟楚国一直是大乾的心头大患,这件事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