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国院士 > 第501章 小型化聚变堆的探索研究

第501章 小型化聚变堆的探索研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带着改进型超导体的详细生产资料,徐川迅速赶到了星海研究院中。

正在办公处理着日常事务的温远航看到他出现后很明显的愣了一下,眼神中透露着你怎么在这里的疑惑。

毕竟按照他的了解,这会这位不应该还在南大那边忙碌着报告会相关的事情吗?

不过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脸上带上了温和的笑容,放下了手中的笔站起身去泡茶。

“徐院士今天怎么有时间来这边了?”

一边从抽屉中翻出珍藏的茶叶,温远航一边笑着问道。

事实上,自从星海研究院成立以后,除去开始的那段时间,这位过来安排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和目标后,后面几乎就很少出现在这边了。

虽然不是很清楚这位到底在研究着些什么东西,但以他的级别,整个星海研究院也没有人敢去过问。

徐川笑了笑,道:“那边的研究做完了,该开始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展了。”

温远航端过来一杯清茶,笑道:“恭喜徐院士又解决了两个世界级难题啊。”

作为上面安排过来辅助星海研究院展开科研工作的行政人员,他关注的重点自然是在徐川身上,对于这位的研究和动向,自然很清楚。

徐川笑着摇了摇头,道:“说起来,星海研究院这边各蔀门的工作进展如何了?”

温远航:“目前各蔀门都在按部就班的展开研究,能源研究所的方向主要是二代氚氦三可控核聚变和小型化聚变路线,以及部分电池领域。”

“航天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您在年轻提出来的‘空天发动机’,目前正在设计相关的构造图。”

“信息和材料那边”

简单的对于星海研究院四个蔀门的工作做个汇报,温远航笑着道:“这些都有简要的记录文件,等会给您送过去,您看看有哪些需要改变的工作。”

微微顿了顿,他突然想起了什么,接着道:“哦,对了,还有件事。”

徐川:“怎么了?”

温远航笑着道:“能源研究所那边根据您以前留下来的研究资料,造了个小型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这个月才完成,正在做调试和测试,您要不要去看看?指导一下?”

闻言,徐川有些讶异,好奇的问道:“这么快吗?”

虽说小型化可控核聚变装置的修建是他部署下去的工作,不过这个制造速度快的有点超乎他的预计啊。

星海研究院是去年十月份左右成立的,满打满算到现在还不到五个月,扣除掉前期的那些准备工作之类的时间,真正投入工作的,可能就三个月左右。

三个月的时间,造一台小型的核聚变核聚变反应堆出来,这效率,有点高啊。

温远航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主要是您之前打下来的基础,他们直接按照破晓示范堆进行等比缩小调整设计的。然后相关的材料和零配件,大部分都有对应的厂商以最快的速度生产,所以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徐川感兴趣的开口道:“走,带我去看看。”

另一边,能源研究所的核心实验室中。

能源研究所的负责人梁曲正和几名核心研究员蹲在核心实验室中一起商议交流着。

星海研究院虽然是在徐川的建议下成立的,但并不代表离开了徐川就做不了事情了。

在四大部门各自的领导,以及温远航的辅助下,即便是这几个月徐川不在,早些安排的工作依旧在有序的进行中。

包括核心实验室中这台正在进行着最后组装调试工作的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戴着安全帽,核工业集团那边的负责人宽厚的手掌中握着对讲机,正全神贯注的指挥着安装作业。

而能源研究所的负责人梁曲同样带着安全帽,站在一旁,仰望着正在被吊机缓缓吊起运送的水冷偏滤器配件。

这是星海研究院最近几个月以来的成果,按照破晓聚变堆进行全尺寸优化后等比缩小后的核心堆。

眼前这台聚变堆,说是小型,其实也只是相对而言的。

因为这台小型化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长宽高差不多均在五米左右。

虽然对比其破晓示范堆高达近二十五米的庞大体积,它的确是小型化的。但这种体积的反应堆,也没法塞进航天飞机里面去。

造出来的目的也只是在实验室中做着研究,希望能找到继续缩小它的方法。

毕竟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这条路上,已经没有前行者来给他们指引方向了。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靠他们自己努力和探索。

“说起来,我记得米国那边好像有个比你们这还小的聚变堆吧?”

看着正在组装水冷偏滤器的设备,核工业集团那边的总负责人王兴怀教授偏头看了一眼能源研究所的总负责人梁曲,好奇的问道。

梁曲想了下,回道:“你是说阿尔卡特c-mod紧凑型聚变堆吗?那个的体积的确比这个要小一些,高度只有三点二米,长宽也只有四米左右。”

闻言,王兴怀更好奇了:“那你们这设计的这个,怎么体积这么大?这高度都超过五米了,不能做的更小点吗?”

梁曲摇了摇头,道:“很难。”

“虽然理论上来说可以做到,但实际上基本不可能。托卡马克聚变堆单位体积的聚变功率密度正比于磁场强度的四次方,这个体积的聚变堆虽然还不是极限,但你总得考虑其他的问题。”

“至于阿尔卡特c-mod紧凑型聚变堆,老实说不是我现在看不起它,它迄今为止取得的最大成绩只不过是的两个大气压的等离子体强度记录。”

“而且还是使用氦三和氢作为模拟材料运行的。”

“而在氘氚真实原料聚变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氦三与氢多多了。光是氘氚聚变产生的强能量,对于控制而言就是个极大的压力。”

“所以目前我们只能造一台小点的出来做实验,收集相关的数据。”

说这话的时候,梁曲的语气中带着自豪和骄傲。

毕竟在可控核聚变这条路上,华国可是最先实现的。

他们都完成商业化使用了,而原本领先的米国还在玩氢氦三模拟实验。

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一点点大。

他们已经实现了超车,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