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意见
inf
他此刻能够想到自己召开廷议的后果。
这些人在了解到太上皇的心思以后肯定会不遗余力的想要严办此案。
到时候依照大唐律法李元昌定然是无法保住性命的。
此时李世民还有些犹豫,他觉得既然父皇已经为他做出了牺牲,那么他也应该考虑一下父皇的感受。
就当他想要开口将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时就听到李治开口说道“父皇,此事还需慎重。
儿臣想来皇爷爷此时定然已经心痛难当,他老人家年纪已经大了,如今再痛失爱子只怕”
到了此时李治也不得不开口说话了。
他宁可因为自己插手而违背了一众大佬的意愿也不能让父皇做出追悔莫及的决定。
这件事的底线必须是李元昌活着。
只有他活着才能显示出父皇在考虑皇爷爷的感受。
也只有他活着才能在真相大白以后不但不会让皇爷爷记恨父皇,反而加深父皇和皇爷爷之间的感情。
李世民听了李治的话以后暗自在心中点了点头。
随后他又将目光转向了一直不曾说话的李承乾。
当看到李承乾正扭头看向李治时他忍不住暗叹了一口气想道
太子平日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但牵涉到亲情方面有时候考虑的就有些少了。
如今看来还是雉奴比较在意亲情,同时也更加清楚朕眼下最需要什么。
想到这些他忍不住想要提点一下李承乾,看看他能不能想通此中的关键。
据闻太子平日和李元昌还是有些来往的,此时若是不让其发表一番看法也有些说不过去。
于是李世民轻咳了一声对李承乾问道“高明对此事可有其他看法?”
李承乾毕竟身边常年有人教导,思考问题要比李泰深入得多。
他刚才原本还在纳闷李治为何突然替没有什么交集的李元昌说话。
此时见到父皇并未对李治的话进行回复,反而转头询问自己的意见,这让他马上就多想了一层。
他稍微思考了一番之后开口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事还是先与几位大人达成共识之后再召开廷议为好。”
他此刻来不及想的更多,因此想要通过众人接下来的表现来确定自己的态度。
李世民听了李承乾的话以后稍稍有些失望。
不过李承乾的发言倒是显得滴水不漏,作为储君来说能做到此点也算是不错。
于是他转头对房玄龄等人问道“诸位爱卿对此案有何定论?”
众人听了李世民的话以后相互对视了一番并未立即发言。
李治的突然表态让他们忽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
以几人对李治的了解来看他心里肯定是极为清楚召开廷议以后的结果的。
既然李治此时开口替李元昌保命那么这里面肯定会有他们所不知道的隐情。
再联想到之前李泰那种种不靠谱的表现,此时众人心中竟忍不住同时升起一个莫名的想法。
这魏王殿下不会是领会错了太上皇的意图吧?
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房玄龄就开口道“陛下,为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此事严办乃是必须。
但臣以为晋王殿下所言也有道理,汉王所犯之错倒也不是全无挽回之可能,大可不必定其死罪。”
魏征也在一旁开口道“太上皇如今年事已高,的确不宜让其伤心过度。”
刚刚接替病重的温彦博出任尚书右仆射的高士廉此时也开口道“老臣也认为汉王罪不至死。”
长孙无忌也开口道“臣附议。”
这几人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
他们此时虽然还没弄明白事情的真相,但对于他们来说李元昌是死是活都无所谓。
只要能将这次的事件解决使天下恢复平静即可。
几位关键的大佬都已经表态,一旁的刘德威和戴胄两人更是没有意见。
他们两个只是办事的,上面统一了意见他们只需拿出个理由即可。
只要能尽快将案子结了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结果。
李承乾此时自然也不用多想,他只需跟随众人的意见即可。
李世民见众人已经统一了意见于是便开口道“诸位爱卿既然已经有了决断那边召集百官进行廷议吧。”
此时李世民的心里已经暗自松了一口气。
只要这些人统一了意见那么这件案子就基本上算是定性了。
至于所谓的廷议不过是随便走一个过场,顺便观察一下有哪些人看不出眉眼高低。
李泰从接到传唤的时候开始心里就在暗暗高兴。
直到眼下已经来到了太极殿他脸上的兴奋之情都还没有完全散尽。
他到现在还在为自己能够替父皇解决问题而高兴,殊不知李世民父子差点因为他的错误再次反目。
当张阿难当众将李元昌的罪行宣读出来以后,房玄龄第一个站了出来。
只听他开口道“陛下,减免徭役之事只是试行朝廷并无明文,臣以为此事尚可商榷。”
他作为尚书省的最高长官此时当然要第一个站出来表明态度。
他的话说完之后高士廉马上就要接着表态。
没想到就在此时李泰却抢先开口道“免除徭役之事虽未公诸天下但朝中上下官员都已知悉。
此事分明是汉王明知故犯,怎可轻易饶他?”
李泰的发言顿时造成了几位大佬的困惑。
此时他们还未逐一表态李泰就站出来带节奏,这魏王莫非是得到了太上皇的明确指令?
就在几人犹豫的档口,身后有许多大臣已经开始跟着李泰一起嚷嚷着要严办李元昌。
李治见此情况赶紧开口道“纵使汉王明知故犯但也罪不至死。
按照大唐律法皇亲国戚可以罚款赎罪。”
这时候李治已经顾不得再去想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眼看朝堂秩序已然被打乱,若是这时候不能尽快让几位大佬表明态度,恐怕等一下连他们都要被裹挟了。
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