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两极反转
云绯月总算是明白裴宴清每次提起晋阳公主时那种矛盾的感觉从何而来了。
虽然她不知道晋阳后来具体做了什么,但听到这里,她的拳头已经硬了。
“历代帝王皆是男人,朝中也有后公布的干政的潜规则。
世宗皇帝最初培养晋阳,后来立了太子之后夺权我也能理解。
但这种时候不是应该给予一定的弥补吗,怎么还能如此……”
饶是舌灿莲花如云绯月,一时间也想不出合适的措辞来形容世宗皇帝的糊涂做法。
“身为帝王,尤其是当他预感到后来者能力担当不起大任的时候,都是这样的。”
裴宴清其实也不喜欢世宗皇帝的做法,可易地而处,他其实是能理解世宗皇帝当初的做法的。
云绯月既不理解,也不喜欢,所以对世宗皇帝的做法没有做评价,只是顺势问道:“那后来呢?
晋阳公主怎么就成了和亲公主了?”
一个嫡出的公主,有着一代帝王的亲自培养,接触了朝政的话,在朝中应该也是有自己一定的资历的。
却落得个和亲蛮夷,还被众人唾弃的下场,云绯月是真的挺不理解的。
“夺权只是第一步。
后来世宗皇帝给她安
排的事情,都是虽然对大局有益,但会得罪人的事情。
功劳算在肃太子身上,得罪人的事情全让世宗皇帝算计了晋阳身上。
时长日久,晋阳身为辅政公主时积攒的人脉也散光了。
而在那个时候,世宗皇帝为了替肃太子巩固地位,又下令将晋阳许配给了当时的武安侯之子。
当时的武安侯之子就是如今的荣阳伯,什么德性,你也知道。
晋阳心高气傲,如何能忍?
但世宗皇帝和先太后都打定了主意,要她为肃太子护航。
以为她已经一无所有,除了遵旨也别无出路了,谁知晋阳竟然在大婚当夜迷晕了大将军廉止,两个人被捉奸在床后,她直接大胆宣布廉止才是他的驸马。”
云绯月的表情早就变了。
如果说一开始她对晋阳公主的态度是敌视和有点人云亦云的鄙视的话,现在就只剩下佩服了。
裴宴清话落,她甚至一脸震撼的说了句,“我怎么觉得谢婉婉那句义正辞严的女子的清白不在裙摆之下,用在晋阳公主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呢?”
裴宴清毕竟是个男人,还是个皇帝。
对晋阳公主的行为,他其实是不太赞同的。
听到云绯月对晋
阳既佩服又欣赏的话语,他忙找补道:“如果仅是这样,其实我是能理解她的。
刘荣那副德性,的确配不上当时的晋阳。
可你知道她后来做了什么吗?
短短一年时间,她将朝中所有大权在握,能拉拢到的大臣全都招为了她的入幕之宾。
实在是拉拢不到的,就去拉拢人家的至亲。
一年之间,她的入幕之宾多达十七人。
也是这一年,她虽然没了辅政公主的身份,手中权柄却足以跟当时的世宗皇帝分庭抗礼。
以至于北齐提出和亲时,世宗皇帝想也没想就将晋阳送了出去。
再不送出去,朝廷会乱成什么样子,谁也无法预料了。”
裴宴清是就事论事,虽然之前她提及晋阳时,对晋阳的态度蛮讨厌的。
但真正对云绯月说起晋阳的过往时其实并没有带太多的主观情绪。
而云绯月则听的入了迷,见裴宴清不说了,急切的在那儿追问,“听这说法,世宗皇帝保护皇家声誉是假,忌惮晋阳才是真吧?
可你既然说晋阳当时几乎能跟世宗皇帝分庭抗礼,她怎么会甘心去和亲的?
这落差也太大了吧,她难道就没有反抗?”
如果只是寻常的公主
也就罢了,看着光鲜亮丽的,实则就是被皇室圈养在皇宫里的金丝雀。
皇帝让她们和亲,她们就只能去和亲,皇帝让她们以婚姻拉拢大臣,她们也只能照做。
可晋阳显然不是那种什么都不能做的菟丝花。
她牺牲这个时代的女子最为珍视的清誉拉拢那么多人,定然是有所图的。
结果最后却还是去和亲了,云绯月不明白,如果连和亲这种结果都愿意承担的话,那她为什么还要去做那许多?
而裴宴清只用一句话就解开了她的疑惑。
他说,“因为是先太后跪在地上求着她离开的。”
云绯月心头狠狠一震,“为什么?
先太后不是晋阳的亲生母亲吗?
晋阳身为辅政公主的那些年,她和她身后的陈氏一族没少沾晋阳的光吧?
甚至世宗皇帝明知肃太子德不配位,还要坚持立他为储君。
除了因为肃太子是嫡长子之外,不就是看中了他有晋阳这么一个有能力的长姐辅佐吗?
先太后为何要自断臂膀?”
被亲生母亲跪在面前求着去和亲,云绯月都难以想象晋阳当时该有多伤心?
“那自然是因为他觉得当时肃太子已经坐稳储君之位了啊!”
裴宴清说起先太后的做法也是觉得挺讽刺的。
“晋阳离经叛道的那一年,常有官员弹劾先太后教女无方。
而且很多原来拥护肃太子的人也被晋阳拉拢了去。
她或许是觉得只要晋阳不在了,那些大臣就能继续回去支持肃太子了吧?”
云绯月虽觉震惊,但不得不承认身在皇室权力旋涡中的人,裴宴清的这种解释是行得通的。
为了儿子能当皇帝,牺牲女儿的幸福甚至生命这种事情,在皇室并不罕见。
何况那个时候的晋阳,在先太后眼里,恐怕早已经是一个声名狼藉的累赘了。
“所以,满朝大臣和世宗皇帝都没能打败的晋阳,就这样,被自己的亲生母亲给打败了?”
裴宴清连连摇头,“晋阳厉害得很,她自己如果不愿意,谁能打败她?
只不过她心里还有牵挂而已。
大概是当时她虽然看着不错,但还是羽翼未丰吧,她同意了和亲,可在走之前,却也带走了世宗皇帝和先太后寄予厚望的肃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