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接站
盛希平三人中午到的松江河,在周家吃了午饭。下午,王春秀和面剁馅,众人一起动手包了饺子。
晚上,盛希平哥俩住西屋,周家四口人住东屋。
王春秀挨着闺女睡,娘俩躺被窝里,嘀嘀咕咕一晚上,也不知道啥时候睡着的。
二号一大早,王春秀就起来了。
把昨晚上剩下的饺子,用油煎了几盘,先装了两饭盒,留着给周青岚他们上车吃。
剩下的,才是早饭。、
除了油煎饺子,王春秀还煮了粥和咸鸭蛋。
那鸭蛋是王春秀托人从东岗淘登来的,搁坛子里腌了三十来个。
平时也舍不的吃,这回王春秀一下子捞出来十多个,都煮上了。
除了早晨吃之外,剩下的给周青岚他们带着,路上吃。
早饭过后,八点左右,赶驴吉普的那人来了周家,在外头吆喝。
屋里人听见了,知道这是来接盛希平他们去车站的,于是赶紧收拾了东西,出去坐车。
周青越昨天请假了,今天不能再请假,所以吃过早饭就去了学校。
医院那边忙,王春秀也不能在耽误上班,只有周明远,提前跟单位请了会儿假,他跟着去送站。
盛希平他们把大包小裹的行李都放到了车上,然后四个人跳上车。
车老板甩开鞭子,小毛驴拉着一车人,直奔大火车站。
没有直达省城的火车,只能从浑江倒车,所以盛希平他们就得先买从松江河到浑江的票。到了浑江之后,再买去省城的票。
不知道是不是大学要开学的缘故,车站里人不少,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一些行迹可疑的人,混在买票的队伍里,探头探脑,趁着人家不注意,手就伸到别人兜里了。
“这些人都是有团伙的,喊一嗓子能跑出来十多个,闲事别管,好好经管自己的东西就行。”希平按住了盛希安的手,朝着弟弟摇摇头,不让他开口瞎嚷嚷。
盛希安从小就在前川林场,最远也就是去趟松江河。
林场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虽然也有些勾心斗角的事儿,大面儿上还说得过去,所以盛希安没见过这些事情。
他性子简单,太单纯,刚才看见有扒手在偷别人的东西,惊讶的张大了嘴。
盛希平就以为,弟弟见到有人偷东西想要喊,所以连忙阻止。
“哥,我知道,以后我一定小心。”单纯的孩子,
“嗯,你一人孤身在外,多加小心。有什么事,记得往家里写信,或者发电报。”
盛希平点点头,让老二多见识见识也好,免得心思太过单纯,将来无法适应这复杂的社会。
哥俩排队买了三张到浑江的慢车票,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出来,然后找到了周明远父女俩。
此时离着火车进站还有将近一个小时,众人找了个人少的角落坐下,周明远又嘱咐了周青岚和盛希安一番。
等广播里喊着去由白河始发,发往通化的列车开始检票时,一行人赶紧拎着行李等东西站起来,过去排队检票。
估计是坐车的人特别多,车站管的严了,不像以前那样说句送站就能跟着过去,必须得买站台票才行。
周明远有心回头买票,被盛希平拦下了。
“爸,别那个钱了,我们三个人,咋地也能上了车。”
周明远一看后头那些人,估计等他买了票回来,不定排哪儿去了。
“行吧,那你们三个注意点儿啊,青岚,记得往家写信。”
周明远便没再往前跟,而是朝着盛希平他们喊了嗓子,看着三人来到检票口,见了票进站。
十点多这趟是慢车,动不动的就晚点。今天就晚了十来分钟,火车才进站。
这趟车是白河始发到通化的,慢车,大站小站都停,所以别看是从白河始发,到了松江河也有不少人下车。
松江河算是个大站,要坐车的人不少,大家伙儿都往前挤。
乘务员一见这样,忙大声喊着,先下后上,不许挤。
人一多了,谁还听这些啊?有些人不管不顾的就往车上挤。
盛希平背着行李,护着周青岚,三个人好不容易挤上了车。
短途车,也不管啥对号入座,只要有地方,抢个座位就坐下,别人也管不了。
得亏盛希平和盛希安俩人身强力壮能挤,上车之后赶紧就找了个空着的长座。
“媳妇,你先坐下,我把行李放行李架上再说。”
盛希平一边说着,一边把行李卷,好几个包,都塞到了行李架上面去,这才跟盛希安坐下来。
大站停车三分钟,时间一到,前头有人吹响了哨子,挥动小旗,火车鸣笛,关好车门,然后缓缓向前行驶。
后头才挤上车的人,就没有了座位,有人在车厢接头的过道站着,有人还在四处走动,想要找个空闲的座位。
实在找不着,那就只能随便找个地方站着了。
这是盛希安
慢车大站小站、乘降所,都停车,这一路什么小山车站、黄泥崴子、温泉乘降所等等,反正是个站就停。
到了中午,盛希平他们也没买火车上的盒饭,而是从兜子里掏出来两盒油煎饺子,还有张淑珍用熊油给烙的大饼。
熊油烙的饼软,十冬腊月把那饼扔在雪地里,都不带硬的,出门带这个最好不过。
有饺子,有饼,还有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大葱,再去打两茶缸热水,这顿饭也能吃的挺熨帖。
当然,盛希平他们三个人吃的挺香,也把附近那些人,馋的够呛。
这年月,有几个人出门能带饺子、白面大油饼啊?多数人,能带点儿苞米面大煎饼,那就是挺不错了。
“哎?同志,你们这是去哪儿啊?”旁边站着的人,打量了盛希平三人,问了句。
“哦,去省城办点儿事儿,投奔亲戚。”
盛希平用眼神制止了周青岚和盛希安开口,随便扯了个谎儿,糊弄过去。
盛希平这么一说,旁边的人顿时就明白了。
估计着三人应该是从哪个偏僻农村回城的知青,闹不好,还是偷摸回城的,所以他们才说是去省城投奔亲戚,这是怕人家查。
这些知青啊,别看是上山下乡锻炼,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