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仲父有负 今日当解
孙权感到心累了。既然他一直逃不脱先兄孙策留下的阴影,那今日就要让自己得到一个解脱吧。孙权很快压住脸上的怒色,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平静。「将张昭召进来。」说完这句话后,孙权又补充了一句话道:「告诉他,朕只召他一人入内。」孙权的语气虽显得平静,但是仪身为孙权身边多年的近臣,他还是敏锐的捕捉到了,孙权话语中那一缕刻意隐藏住的寒意。望着孙权幽深无波的眼睛,是仪有遍体生寒之感。难道连张公这样德高望重的长者,都不能......后半句话,是仪不敢再想下去。尽管是仪想开口说些什么,但碍于孙权的威势,是仪最后还是对着孙权微微拱手后,来到了太尉府之外。当来到太尉府外后,是仪一眼便看到了静坐在府外的一群大臣。看着那些大臣熟悉的脸庞,是仪能轻易地叫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因为当下静坐府外的每一位大臣,无一不是在江东成年多年的宿儒,又无一不是辅弼江东孙氏劳苦功高的勋臣。别看如今在大吴国内陆逊的声望水涨船高,可是仪心中清楚的很,在这些大吴真正的砥柱面前,初出茅庐的陆逊终究还是有些稚嫩了。在略微扫过一眼之后,是仪将目光定格在静坐在诸位吴臣最前方的一位大臣身上。是仪知道,今日若没有这人的引领,想来他是见不到「诸贤叩阙」的这副场面的。而能在大吴拥有如此声望的人,除去张昭之外还有何人呢?「张公。」是仪轻轻地唤道。在是仪的轻唤之下,为首的张昭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张昭今年已经七十了。七十岁的高龄,古往今来都是颇为罕见的。而七十岁的高龄,亦不可避免地让张昭的身体机能变得迟缓。张昭缓慢地睁开眼睛后,露出的是一副浑浊的目光。单单从张昭的这副目光看,张昭与一般的老者并无不同。但是仪却一点都不敢轻视张昭。在张昭看向是仪之时,是仪连忙走下台阶对着张昭深深一拜:「陛下有召。」原本精神看似不济的张昭,在听到是仪的这句话后,他苍老的身躯竟陡然间有了反应。不需要任何人搀扶,倔强的张昭凭借着手中的拐杖,在众臣目光的注视下站起身来。当站起身后,张昭似是无意地问道:「陛下召的是臣,还是臣等。」臣与臣等,看起来只是一字之差,但内中却天差地别。面对张昭的询问,是仪不敢怠慢,他将孙权的原话复述了一遍给张昭听。是仪的声音虽轻,但还是落入了张昭身后众臣的耳中。对于这群历经世事的老臣来说,他们自然懂得孙权这句话的含义。他们懂,张昭又岂会不懂呢?陛下,这是在威胁他呢。当然,这也可看做是孙权对张昭的一个警告。在这一刻打退堂鼓,一切都还有余地。只是张昭会惧怕孙权的威胁吗?他又会在意孙权的这个警告吗?若想有余地,他今日就不会来!「那便见吧。」张昭的语气很是坚定。张昭的回答让身后的众臣心有担忧,却让是仪不禁地又对他微微一拜。张公刚正,向来如此。在对着张昭一拜后,是仪便在前方领路,带着张昭往着昔日的太尉府内走去。其实若不是出于礼节的需要,张昭又何须是仪带路呢?太尉府的前身,是孙策的吴侯府。而被孙策称为仲父的张昭,正是当年主持修建吴侯府的人。或许孙权登位后,曾多次将太尉府进行扩建,但再如何扩建,基本的格局轮廓是不会有所改变的。在一迈入府中后,一股久违的熟悉感就浮现在张昭的心中。跟在是仪的身后,张昭一步步往府内深处走去,而在身体不断前行的过程中,张昭的思绪却不断的回忆起往昔。建安初年,他跟随好友一同避难来到江东。刚刚来到江东,孙策听闻他的到来后,便亲自备下大礼上门拜访邀请他出山。在孙策言辞恳切地请求下,他终于被孙策打动成为孙策的谋主之一。「吾方有事四方,以士人贤者上,吾於子不得轻矣。」直至今日,张昭还记得他出山那日,孙策开心不已的模样。也正是在那一日,孙策对着他的一众部下,说出了这句话。孙策是在担心江东的骄兵悍将,会不尊重他。而在他刚刚任事之时,孙策就一脸笑意来到他家中,与他一同升堂拜母,丝毫没有半分主君的架子。那一日之后,孙策亲切地称呼他为「师友」。后来对他极为信重的孙策,便将江东的全部政务都交给他打理,从不过问分毫。为了报答孙策的知遇与信任之恩,他也兢兢业业地将江东治理的井井有条。在他的辅佐下,孙策屡战屡胜,最终克平江东。最终孙策的威名,引起了曹操的重视。为了打压孙策,曹操想出了离间之计。那一段时间,北方不断有士大夫的信笺送到张昭的手中,在信笺中士大夫盛赞张昭的才能,并隐隐地将张昭称为江东真正的主人。在收到那些信件后,张昭没有欢喜,有的只有深深的惧怕。他知道这是一个歹毒的离间计,而熟读史书的他更是知道,不管他是否有二心,一旦这件事被孙策知道,他肯定会被孙策怀疑的。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师友难道就不能杀吗?那一段时间,张昭内心是恐惧的,行为也显得进退不安。后来张昭最担心的事发生了,那时在他府中受教的孙权得知这件事后,便立即将这件事告诉给了孙策。那时候张昭以为自己死到临头了,毕竟曹操的离间计是一回事,最重要的是他因内心恐惧,没有选择将这件事主动告知给孙策。无论从哪方面看,他失去孙策的信任都是一件必然的事。但让张昭没想到的是,孙策在得知这件事后丝毫不在意。「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桓公为霸者宗。今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孙策一方面斥责了孙权,另一方面在群情激涌的众将面前,说出了这句话。在那一日后,他就不再是孙策的师友,而是被孙策亲切的称呼为仲父。回想起这一生中时刻铭记的两句话后,张昭的眼中已不禁蓄满泪水。世人盛赞诸葛亮与刘备的鱼水君臣之情,可世人却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