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返回
inf
六角大楼的探测方式主要是卫星,也有x37b收集到的一部分射线分析,能推测的信息很有限。
但弗里曼还是仔细地查看,安东尼给两人分别倒了一杯咖啡,然后开始了很有耐心的等待。
一个小时后,弗里曼放下手中的钢笔,取下眼镜揉了揉酸胀的眼球。
“是的,没错,根据热源位置判断它的nx-17的一端,如果是闭式布雷顿循环应该布置在中央才对,所以现在有两个可能。”
安东尼“哪两种可能?”
“第一,xap给剩下的空间安装了体积巨大的散热机构或者配重,也可能两者都有,那一次发射是单级入轨试验,22吨正好是单级入轨的极限载荷,这说得通。
第二种可能嘛……”
弗雷曼坐直身体,双手十根手指交叉。
“剩下的三分之二空间和质量安装了其他设备,某种能耗达到200千瓦以上,极其耗能的装置;而且必然是要求无论有没有太阳光都要维持高功率所以才需要核动力,就是这样。”
安东尼“所以说……这很可能是什么秘密武器测试?”
弗雷曼疯狂摇头“你们aaf最近压力太大,看到什么都会往坏处想,哪里有那么多阴谋,别总是炒作阴谋论。
而且nx-17体积大轨道低,如果没有消耗燃料维持轨道一年左右就会有明显的轨道下降,这就说明它的确不是什么重要的秘密武器测试载体,反之才说明有鬼。”
安东尼“我明白了,不管怎么说谢谢你博士,我想空军又多了一个可以申请经费的项目组。”
弗里曼听出了安东尼后半句明显轻松下来的语气,心里也松了口气。
他可不想莫名其妙成为炒作阴谋论的邪恶科学家,而且他参与核推进研制是为了宇宙探索而非地球大乱斗,他是素食主义兼和平主义者!
……
库姆撞击坑外侧东南部,曙光二号“满月”着陆器所在位置。
为了保护辛苦采集的样本不被丢失,两只探索者ii机器人一路上都放慢脚步一点点走过来,还好他们携带的样本都是大块的月岩和冰块,夹持还算容易。
地面上,一条呼吁已经被顶上了热搜
“强烈建议为探测器提供打包袋”
这个话题来自探索者六号传回的一张照片,它用首尾的四条足抓着一块放置在背部的冰块,看上去非常别扭。
于是不知道哪个平台有人建议给探索者配备袋子装样本,还猜想可以用金属箔、编织网等多种材料制造。
等“满月”着陆器的摄像头拍摄到各自扛着样本聚集在着陆器周围的两只大蜘蛛的时候,话题热度迅速升高。
同时还有人以飞快的速度制作出表情包,文字是
“月球乡下的穷亲戚正带着土特产来看你”
别说,似乎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满月”只停留两三天,是月球的访客,而这些机器人显然会在月球一直待到报废,送一点“土特产”给客人这很合理!
不过月面直播的高潮是上升器舱内摄像机拍到的画面,在地面发出指令解锁舱门以后,玉兔三号放下月岩样本从给人类上下的梯子爬到舱门上,然后用两只前足钩住把手,打开了上升器的舱门。
想象一下上升器内部的画面中舱门被外面的一个半立起的八足机器人打开的场面,用一个当下时髦的词语说就是很“赛博朋克”。
玉兔三号爬进可供最多三人生活的上升器里并没有占很大面积,但是正常状态下极高清的八足机器人展开画面还是让人会以为是什么外星生物爬了进来。
玉兔三号轻松地抓住了圆柱形的储罐,小心翼翼地用前足插在专用的固定端口,六条后足小心地往舱门退去,再次带给全球观众极大的震撼。
六分之一重力让地球上笨重的大型机械此时显得分外灵活,加上转播卫星的超大带宽带来的流畅图像,玉兔三号就像活过来一样。
接下来在着陆器外的摄像头中,玉兔三号和探索者六号打开储罐将各自收集的样品塞进去,然后开始最后一项工作挖土。
探索者ii设计的时候可没想到用它来收集大量样本,所以地面在准备曙光二号任务时带上了一个可以与探索者前足配合安装的铲子。
探索者六号按住躺着的储罐,玉兔三号则一铲一铲地往储罐里放月壤。
jp和it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员们也在同步收看直播。
鲍里斯·罗克韦尔微张着嘴,摸着下巴将转椅调过一个角度,看向同样陷入沉默的众人。
“机械臂,机械臂越多越灵活,对吗?一条好用的机械臂用处实在太多了。”
“可是关节的寿命太低了。”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探索者ii的关节寿命最多只有一年,他们的探索者i卫星已经拍到活动速度大大减缓了,我们设计的是火星车,那里还有风暴和金属含量极高的沙子,关节损耗的速度极快。
地球上的橡胶套也不能用,低温和微尘的摩擦用不了多久就会磨坏它,我们不能只制造消耗品。”
鲍里斯“说明我们需要更新更好的密封技术,另外,谁说航天器就不能是消耗品?
过去我们十年才发射一个探测器,但是ad在过去两年里发射了十几个探测器,即使它们都只能用一年,效果也比一个能用十几年的更强。
还有,托马斯,it能给我们的就是一条扭来扭去的蛆吗?”
托马斯“那是蛇形机器人!”
鲍里斯“我不要蛆也不要蛇,jp把naa给予的15亿美元都给了你们,但是看看这东西,它连探索者的百分之一都不如!”
鲍里斯说着随手抄起激光笔按下开关,角落里像一团机械垃圾的东西突然开始蠕动,只见一条长约15米的蛇形机器人在光滑的地板上艰难地大幅扭曲,然后诡异地移动到了光点附近。
这就是it的研究成果,他们设想的是一种地下探索机器人,能够自主进行深层地质探测任务,超长待机超强越障能力,其实技术难度甚至还比探索者ii略高。
但是没人会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