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 章 开荒耕种事
〈94〉
马车低调地驶进建章乡。
稚唯见扶苏不欲张扬身份,且对方作为长公子怕是没有太多闲暇工夫在外,便主动提出告退。
扶苏向窗外眺望一眼,迟疑道:“此地离夏家还有不短的距离……”
稚唯解释道:“我先不回家,这里离田地不远,我顺路去瞧瞧。而且这个时间,大父大母应该也在田里。”
扶苏听后了然。
夏老丈是不更爵位,家中共分得了四顷田,但除了少部分是已经开好的良田外,其他的土地都需要夏家自己去挑选、开垦。
毕竟夏家是从外地迁徙而来,附近能够种植粮食的田地肯定早就被当地乡民们瓜分了。
那建章乡内可供夏家挑选的土地拢共没有几处,不是不够平坦的坡地,就是基本都在乡界的边缘。
想到这儿,扶苏略感愧疚。
当初应蒙恬的请求,他压后夏老丈的爵位发放,算是间接缩短了夏家选地开荒的黄金时间,加上可供选择的田地还都开垦难度不小……
前段时间雪化后他还和蒙恬说起,要抽空过问此事,但没想到阿父于月前将蒙恬派出去攻打代地,他也不得闲。
秦国如今有两只队伍对外作战,后勤调度、确立进一步的作战路线很重要;
而王翦老将军刚刚率部归来,这十几万人不能一口气同时放还归乡,军功赏罚及抚恤等问题也待落实。
自上而下各级官吏都在围绕着这几件事忙碌,除此之外,中央还要商榷何时攻打齐国、应该用如何手段……
这些都不是急于一天一时能解决的问题,但却一直牵绊着扶苏的心神。
而考虑到夏稚唯的特殊性,每每涉及到小女子的事情,扶苏基本都是和蒙恬这知晓内情的人讨论,连身边侍者都极少提及。
于是,少了蒙恬的提醒,他忙来忙去竟然就把夏家开荒的事忘了!
也不知道有没有耽误春耕。
哦对,现在夏稚唯还增加了参与调理王老将军身体的工作。
扶苏苦笑着摁了摁酸胀的太阳穴,叹了口气,迎着小女子疑惑的目光,补救性地问:“阿唯忙得过来吗?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并不知道长公子在短短时间内想了什么的稚唯对这个问题摸不着头脑,只能茫然回道:“还……行?”
扶苏见小女子确实没有苦恼的神情,不知她是真的家里没有遇到困难,还是一直埋头于医药,而没注意田地里的事。
犹记得蒙恬说过,在来咸阳之前夏稚唯还不分五谷七菜呢……
思付片刻,扶苏决定还是自己先回去派人探查一番。
若夏家有何需要,对他来说也不过是多费几句口舌,但他什么都不了解,现在非要问稚唯个一二□□倒是不美。
“好吧。”想通后,扶苏屈指敲敲车厢示意停车,温声道,“那先生就不送你了,改日再来持礼拜访。”
“不敢,阿唯随时恭候先生。”
稚唯站在车下,微笑着优雅行礼,衣袖缓动而不飘。
如今她做起这些来已经像模像样,不再像原先似的,只囫囵模仿了个动作,有形而无神。
在咸阳学室走读的日子,别的不说,和几位公子公主同窗朝夕相处,在贵族礼仪和外交辞令这方面,她属实是被拿捏着,就算无心去学,也会被不自觉沾染几分。
而稚唯端正行礼是为了补救。
上车的时候,扶苏屈尊向她俯身、伸手,既是帮她,也是请她上马车。
这是长公子随和亲善的一面,也包含着因为后面的谈话会为难她而提前表现出来的歉意。
但第二点,除了她和扶苏二人之外无人知道,包括护卫长公子出行的卫士和侍从们。
扶苏自己不在意,稚唯却没法无视这些人的存在,任由自己落个轻狂、不知礼名声的可能性发生。
但总的来说,除了对方与生俱来的身份会给她带来一点小困扰之外,至少到现在为止,稚唯对扶苏公子本人并没有什么意见。
哪怕在马车上两人经过了一番不甚轻松的谈话,等稚唯溜达到田边的时候,心里那点紧张也早就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看到自家土地被种满的充足感与满足感。
〈95〉
想到开荒会这么顺利的原因,稚唯不禁在内心感叹。
[感谢墨家!]
[今天依然是感激大父的一天!]
过去的一个冬天,夏翁一直没有闲着,水车等水农具的建造有官府统筹,市集的食铺有韩林和商队管理,不擅经营的秦墨就在自家良人的帮助下闷头造出了不少农具。
有用于收割麦子的麦钐、用于脱粒的打谷机、用于碾米脱壳的谷砻、用于筛糠的手摇谷风机、用于播种的耧车等等。
其中一些农具是原本适用于稻谷的,而关中地区多种植粟、麦,所以夏翁又进行了部分改进。
系统想到稚唯之前时不时就会用以各种理由,绞尽脑汁得去启发夏翁,忍俊不禁道:“阿唯你也是辛苦了。”
[我还好啦,真正忙碌的人不是我。]
稚唯倒是没有想到农具启发的事。
对她而言,她所描绘的那些农具构造实在是太抽象了,最终能够出产成品全是因为夏翁极其相信自家女孙,并坚持去摸索创造。
她但凡在农业方面的记忆能多给点力,曲辕犁也不会现在都造不出来。
稚唯回想的是那些田地自身的事。
早在夏翁的“爵位证书”下发之前,她就拜托韩林悄悄寻找乡、里附近适合开垦的土地。
韩林很细心,所绘制的地产分布与之后咸阳官府给夏家看的几乎一样,确实多是一些坡地、或乡界很边缘甚至以外的土地。
如果是种粮食作物的话,选这些地方也不是不行,但稚唯早打算要开辟药田,种菘蓝、蒲公英等药植,那药田自然是离得自己近
才好照料,也避免风声放出去后会被人盗挖、偷采——中草药现在可是稀缺东西,且经济作物永远都比粮食作物价值要高。
另外,选好的土地要怎么开荒也是问题。
商队里倒是有一帮年轻力盛的劳动力,但经过韩林一个冬天的努力,商队在咸阳的经营已然走上正轨,各处都离不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