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36 高升
莫郁只是这么一想, 却恰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着这事儿,居然是连薛姨妈都不知道的密辛。
原来薛老爷自幼身子骨儿就不好,但是他还有个庶出的兄弟薛二爷, 虽然人家只是个庶出,但是身子骨儿比他好不少, 也表现出了不错的才华。
这就不能不让他有危机感了。
故此,虽然这薛二爷并没有想着跟他竞争薛家族长的位置, 也一直对他尊敬有加, 他心里还是对这个弟弟十分防备。
等薛二爷年纪稍长,就给他安排了个四处跑商的差事儿——他们薛家本来就是皇商, 全国各地都有各种铺子,故此四处查看铺子经营情况本来也是个正经的差事儿。
薛家二爷是个实在人,还以为这是自家大哥想要栽培自己,所以也没有什么怨言, 就高高兴兴地去了。
这一去就是十几年。
从一个青葱少年变成了一个成熟大叔, 甚至还成了家,生下了一儿一女。
虽然这一对儿女年纪都还不大,但是已经很明显可以看出都是聪明仁义的好孩子了。
不像他们大房这边儿……
想起自己一出生就早夭的儿子们, 薛老爷就悲从中来。
原来, 薛蟠已经不是他的第一个儿子了。之前的几个, 不管是薛姨妈生的,还是薛老爷的妾室生的,那都没能活下来。
到了薛蟠出生的时候, 眼见着又是个死胎, 薛老爷就急了。
不管怎么样,也得先活下一个儿子不是?
总不能真的绝后吧?
那到时候,自己那个“苛责幼弟”的帽子肯定也摆脱不了了, 说不定还因为没有儿子被诟病,让自家弟弟薛二爷上位呢。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谁能够想到,薛老爷当初不过就只是想让自家庶弟出去瞎忙一阵子,让他远离本家,失去继承家族和跟自己竞争的机会,但是结果这弟弟居然在外头混得风生水起,比自己在家的名气还大呢?
现在好了,谁都说薛家二老爷是经商奇才,这些年在外头为薛家的繁荣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倒是愈发显得薛家大老爷在金陵本家这边儿做得差强人意,只能勉强守成罢了。
大概是心虚加上气恼,薛老爷愈发对此耿耿于怀、郁结于心,一来二去,身体就更差了。
生下了宝钗这个女儿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别的孩子。
索性就好好培养起这个女儿来,期待着日后女儿能够出人头地,为他扳回一局。
至于儿子薛蟠,他是真的懒得管了。
果然不是自己的种,就是不行,简直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还不是自己选的?
薛老爷默默咽下了这杯苦酒,想着这个假儿子不成器也好,反正有他在,二房永远没法上位,自己再留几个好手帮衬着他也就罢了。
至于后续,不如让宝钗找个赘婿,然后多生几个儿子出来,振兴他们薛家。
他的宝钗是个好的,这个事儿,他肯定不会看错的。
薛老爷本来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就想着熬到宝钗及笄了之后赶紧给她招婿,然后以她哥哥薛蟠平行不端、蠢钝不堪为由夺了他的继承权的,没想到,他居然死的这么早,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当然也就更加不要说留个什么遗本让康师傅体恤照顾薛蟠一下了。
又不是亲生儿子,体恤照顾啥。
就算照顾也要照顾他亲生的女儿宝钗呀。
可惜这些事儿都不能说。
说了那就是他带头欺君了——因着若是他没有儿子,这薛家的族长之位和皇商的资格就全都会落到他二弟薛二老爷手里的了。
听说他二弟那个嫡子薛蝌极其聪慧、品行也好,便就是刚得了的小女儿宝琴也聪明漂亮,真是感觉什么好事儿都被他们家碰上了。
凭什么啊?!
明明他就只是个庶子啊!
莫郁在系统零零六贴心的沉浸式播放中深刻体会到了薛老爷的心路历程。不得不说,在看惯了宫斗和权谋戏的莫郁眼中,这剧情可以说是十分狗血套路了。
简直就是毫无新意好吧?
而且还略微有些逻辑混乱——怎么地,就因为嫉妒自家的庶弟,就搞这么多幺蛾子。
自己没有儿子,那有个女儿也可以啊。
哦,当时搞这个“狸猫换太子”的时候还不知道后面还能有女儿,以为自己要绝后了?
行吧,长期生病是会让人变得神神叨叨的,可就算这样也不能骗人吧?
现在好了,不该暴露也暴露了——只是这个时候莫郁还不知道,这事儿是他爆出来的。
他只是普通地吃了个瓜,并没有多想什么,就忽然感觉现场的气氛十分怪异,本来正给薛蟠求情的薛姨妈忽然就跟被什么掐住了脖子一样停下了哭诉。
不但如此,她还一脸表情复杂地看着莫郁,就好像他刚刚说了什么惊世骇俗的新闻一样。
莫郁有些吃惊,因为他也确定他刚刚是啥都没有说的,但是最近这种情况出现得有些多,老实说他已经都有些见怪不怪了。
故此,只要没有人问他,他便也就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这个堪称玄幻的世界,实在有很多神奇的事件,他只是个弱小、可怜、无助的NPC,哪里管他们这些剧情人物到底想要怎么折腾呢。
随便好惹。
反正他不知道啥时候就要小命呜呼,哪里管得了那么多呢。
不如继续吃瓜好啦。
莫郁的心态非常好,但是听见他心声的众人们却是一如既往地不太好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不好,大部分人还是十分激动能够如此近距离地听到这种豪门密辛、惊天大瓜的。
十三阿哥便就是其中之一。
这孩子原是个赤诚之人,在这次来江南之前,都没有见识过什么人世的险恶。可以说,通过莫郁这些日子的心声吐槽,他学到了很多——原来这世上的事儿这么复杂,还真是如同皇阿玛和四哥所说的那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哦,到了这里,似乎应该说,行万里路不如见千个人。
真正有用的人,见一个就够了,比如这位林家小公子,那可真是个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