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胡汉三又回来了
圣·瑞吉斯酒店内,约翰·杜邦很诧异的看着李思。
他的教养的确很好,即使被如此粗暴对待,居然没有翻脸,只是一边擦鼻血,一边不解的看着李思,似乎不明白这个东方小子为什么敢这样做。
李思见他如此,笑了起来,道:“约翰,看来我误会了。那么,谁告诉你这个消息的…算了,你应该也不会知道。约翰,杜邦家族非常厉害,土飞机玩儿的最溜的就是你们家族,我丝毫不怀疑在杜邦家族的照应下,我的汽车会被闪电击中。但是两百年的家族历史,应该也有教会伱们,权衡利弊得失。
你可以去调查局打听一下,我是谁,我父亲是谁。我猜测一下,告诉你这个消息的,未必是你们家族的人。甚至,沈壁都未必是你们家族自己发现的。杜邦家族在金融业方面并不强势,对么?将这场谈话告诉你们家族委员会,你会有收获的。”
“亲爱的,发生什么事了么?”
亚特兰娜走过来,关心的问道。
李思摇头道:“结束了么?如果结束了,我们可以回家了,明天还要乘飞机飞港岛。”
亚特兰娜点头微笑道:“我们走吧。”
两人起身离去,乘坐电梯下了车库,未几,李思的座驾一辆豪华迈巴赫驶出车库,一分钟后,甚至都没有远离大厦,轿车发生了爆炸。
“轰!!”
京城,王府。
西路院上房致和堂。
这是王世襄、启功等人在李氏诸堂中,替李源选的雅号。
挺好。
农村人睡觉睡的早,李源一家子就到西路院这边热闹。
都入夜了,李源看着兴冲冲找来的秦大雪笑了起来。
秦大雪用很古怪的眼神看着李源道:“小思是不是在纽约帮你在华尔街安插眼线呢?”
李源摇了摇头,道:“没有。”然后给娄晓娥她们解释道:“汤圆和治国通了电话,说我在日本汇市的布局收手了,大赚了一笔。”
娄晓娥激动道:“赚了多少?”
李源道:“二十亿美元吧。”
汇市跌宕起伏,分分钟上万亿美元的海啸,吞没无数小杂鱼的保证金。
想最终获益,往里面投入的保证金都是散户们倾家荡产也玩不起的。
实际上,汇市风云,本就是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大国与大国之间的博弈。
所以李源二十亿美元去做局,背后实则准备了超过三十亿美元的保证金,最终落入囊中的只有七十亿美元,除去本金的五十亿,其实也只多了二十亿。
二十五倍的杠杆,最终也只落袋了二十亿,风险还是不小的。
而这些钱,又重新投入了股市和地产。
这已经算是虎口夺牙,从华尔街资本巨鳄的嘴巴里生生抢出了一块蛋糕。
娄晓娥闻言,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惊喜道:“真哒?!”
娄秀更直接:“咱们家,快成世界首富了?”
李源笑了起来,道:“你们知道辉瑞医药公司去年一年的研发费用是多少么?”
几个女人还在酥麻中,下意识的摇头。
李源道:“七亿美元左右。一家医药巨头的研发周期,大概是十年。这十年里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其实每年都在增长,十年内如果能出一款爆款药…爆款药的标准是年销售超过十亿美元,那么公司就能继续辉煌下去。因为药品专利保护期是二十年,再加上一些虽然不是爆款,但也比较有销量的药支撑,以及专利授权等收入,这样的医药巨头就能很滋润的活下去。
也就是说,七十亿美元,只是支撑一家医药公司赌一种爆款药的资金,你还觉得这么多钱,就是世界首富么?”
再过些年,辉瑞动辄花费大几百亿美元去并购其他医药公司,为的就是某款神药。
就算不提那些国际巨头,单说港岛嘉道理家族七十年代修建的青衣岛电厂就花费了两百八十亿港币,即将投入建设的屯门烂角嘴电厂,投资更是高达六百亿港币。
这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港口城市的基础能源建设。
单是吃喝玩乐享福享乐,一个亿就是天文数字,可真正去做事业,感觉钱都不算钱,纸张一样,只是数字。
或许到了一定层次后,单论账面财富毫无意义,如何将金钱转化为某一行业的主导权和影响力,才是最重要的。
所谓的个人首富,其实和笑话一样。
在一旁听的更晕乎的李莲道:“八叔,这么…这么多钱,就是一副药片的价格?啥药啊,长生不死的药?”
她和李梅、李荷、李桃等人是治国打听话通知过来的。
李源摇头道:“去年圣诞的时候,罗氏公司送来了包括头孢二代、头孢三代、土霉素等诸多抗生素的生产工艺,甚至还有一些生产线。是送过来,不要钱的。人家还派了罗氏的生产技术高级工程师亲自来教!而这些生产工艺,第二世界的国家想花钱买都买不到。发达国家的医药公司之间,也需要相互交换专利才可以。有些药的药品专利过期了,但生产工艺却是永不过期的。
知道罗氏为什么送给咱们这么大一份厚礼么?”
李氏四个…现在都出阁了,按旧时的叫法应该叫李家四个姑奶奶,齐齐摇头。
秦大雪也是头一回听说此事,侧眸相看,等待答案。
她现在看自家男人,真是越看越入迷。
李源呵呵笑道:“因为我研发出来的第四款药物,再次选择了和罗氏进行合作。而罗氏的市场部门经过详实的数据调查,断定立普妥二十年的专利期内至少值五百亿美元。他们自觉占了大便宜,所以才会如此慷慨,以期待下一次合作。
并且据他们所说,辉瑞公司也在朝这个方向上投入了重金研发,可惜,被我们抢先了一步。我值这个钱,所以他们才舍得投入。而根据这些生产工艺,大唐医药很容易成为整个亚洲排名前五的医药公司。”
秦大雪感叹道:“这个药物生产工艺,影响真大啊。国内那么多药厂,连一家能完成自主跟进的都没有。”
李源道:“不止是国内。二战时期,青霉素的需求有多大大家应该都知道。率先突破量产青霉素的公司就是辉瑞公司,并生产了二战时期百分之九十的青霉素。但青霉素本身是没有专利的,其他医药公司也可以生产。但是,无论质量还是产量,没有一家能超得过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