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拖鞋换糖
叶耀东连个眼神都不给他一个。
“哎…小姑丈…你怎么能出尔反尔呢?我是客人啊!客人!你知道啥叫客人吗?”林光远小跑着跟在身旁仰望着他。
“我知道客随主便,给我老实点,你现在是寄人篱下,知道吗?”
“啥寄人篱下,我是来做客的,你得好好照顾我呀。”
叶耀东不客气的给了他一个爆栗,“成天就惦记着玩,明天领你去码头扛货,好好赚钱孝敬你小姑小姑丈。”
“啊…这个有点过份了…我们打个商量吧小姑父,就晚上去一下,接下来我一定老老实实的…”
“别走那么快啊!慢一点啊…小姑丈…小姑丈…咱们就去一回…”
“说不定有好多货呢,白天都有沙虫了,晚上肯定还有…今天十五啊…”
叶耀东脚步停了一下,“今天十五?”
“是啊,今天十五!”
他在心里默算了一下,叶小溪三月初五生的,今天可不是十五吗。
林光远感觉有戏,笑得一脸谄媚,“听说十五有大潮,小姑丈…”
叶耀东瞥了他一眼,“小孩子多睡睡才会长得高,半夜不睡觉熘出去小心你以后长成小矮子。”
“没关系,不影响我以后娶老婆。”
“但是影响泡妞找富婆啊。”
“啊?我靠,小姑丈,原来你是这种人…”
“你收买我吧?收买我,我就不告诉小姑…”
林光远跟在身旁极力的劝说…
叶耀东大掌摊开直接覆盖在他脸上,用力的推了一把,“闭上你的嘴,再啰嗦,晚上就不带你去了!”
林光远瞬间惊喜的一蹦三尺高,“哦吼~好哎~”
“我不喊你的,你起得来就去,起不来就不要去。”
“我一定能爬起来!”
林光远兴奋的直接往家门口冲,并且大嘴巴的嚷嚷告诉其他人这个好消息。
叶耀东想阻止都来不及,远远的就听到那些小朋友们高兴的欢呼,然后紧接着又被人噼头盖脸的一顿骂。
他瞬间停住脚步,这会儿不能往前了…
这时候回去他也得挨骂…
比如说,20多岁的人了,还跟几岁的孩子一样,成天就惦记着玩,没长大一样,还大晚上的去海边…
去什么海边,大晚上的,黑灯瞎火的,啥也看不见,没去过海边吗…
一天天的,就爱瞎折腾,还带着一群孩子折腾,吃太饱了…
他直接又扭头出去,准备去村里熘达几圈,反正家里有他老爹老娘在,阿清不怕没人照顾。
古朴宁静的小渔村,面朝大海,背靠青山。
谷雨时节刚过,正是百鱼上岸的时节,渔民跟妇女都在忙碌的准备着出海打鱼的网具,或者成群的拿着梭子快速的穿插在渔网之中。
道路两旁空地也都晒着斑驳的旧渔网、浮子,跟冬天晒鱼干完全不同的景象,但是同样的都是一片忙碌,欣欣向荣的景象。
周围小道上到处都能传来各种孩童的嬉笑声。
叶耀东走在幽静的阡陌小道上,边抽烟边瞎熘达,结果听到冬冬冬冬的声音,还有叫卖声。
“麦芽糖,麦芽糖~破烂换糖了~”
“麦芽糖,麦芽糖~买麦芽糖了~”
刚走出小路的路口,他就看到一群孩子手里拿着各种旧拖鞋,追着一个挑着担的中年人,里头还有一大块的糖,他手里拿着一个拨浪鼓,嘴里吆喝着“破烂换糖了”…
麦芽糖有固体的,也有液体,中年人挑过来卖的是固体的。
中年人听到一群孩子在身后叫,就满脸笑容的放下扁担。
换糖摊的木板上搁着一张大大的糖饼,澹黄色的糖饼上撒着面粉,中年人左手拿着一块薄薄的铁皮,右手拿着一个小榔头,轻轻一敲,一角麦芽糖就敲下来了。
孩子们急切的不行,中年人却不管他们如何着急,他都不紧不慢地做着这一切,而孩子们的口水就快流下来了。
他敲下来一小堆的麦芽糖后,才一一跟孩子们交换他们手里的破拖鞋。
也可以用钱或大米,但一般人家的大人都不舍得,孩子们都是回家搜罗旧拖鞋,或者其他破烂。
叶耀东走近后也闻到一股麦芽糖的微弱气味,这是现在的孩子最喜欢的美味之一。
他好整以暇的在一旁看着孩子们一个个换到麦芽糖后,在那里舔着,神情上无比的满足,想到自个家里也有一堆的小朋友,他也耐心的等在一旁。
直到所有的孩子都换到糖,满足的边走边舔后,他也摸出口袋里的硬币,都是一分两分五分的。
“一块多少钱?”
“一分钱。”
真便宜。
“给我敲个十块。”他数了一毛钱出来递给卖糖的。
中年男人脸上都笑开了花,难得碰上有舍得花钱的,而且还一次性买那么多,他慢悠悠的敲着,还多敲了一块送给叶耀东。
叶耀东接过用旧报纸包裹着的麦芽糖,感谢了一下,打开拿起一颗小的塞到嘴里,边走边吃。
很硬,他含着在嘴里滚动。
暖了一会儿嘴,才变软了些,咬起来很有嚼劲,又甜又好吃,也很粘牙,真丝般的甜蜜感觉,直抵心底。
“几十年没吃了,还是这时候的麦芽糖正宗。”他心想。
慢悠悠的,他又往来时的路走了回去,逐渐倾斜的夕阳,将他的影子拉的长长的…
还没走到家门口,远远的他就听到热热闹闹的吵闹声,一群孩子在那里嗷嗷叫着丢沙包玩,喊叫着说自己有几条命了。
叶耀东走近后,扬了扬手上的一小包,“麦芽糖要不要吃?”
“啊?麦芽糖?”
“麦芽糖?”
“啊啊~有麦芽糖吃了~”
“我要~我要~”
“我也要~”
“等等我啊~我也要…”
一群大孩子,小孩子全部都兴奋的围拢过来,这时候家家户户家庭条件有限,吃食也少,就没有哪个孩子能抗拒的了麦芽糖。
“哇塞,好多啊,三叔真好!”
叶耀东笑眯眯的摊着手,让他们自取,“一人一块,不能多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