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意气之争
“公羊敬托病辞官,已经离京?”
诸葛晖收到报信的时候,心领神会,问道:“他往哪个方向?”
“北边!”诸葛成道。
诸葛晖眉头紧锁:“事出反常必有妖,要提醒梁萧,当心此人投效北胡,出谋划策。”
诸葛成连连点头,心有担忧。
拓跋俊、独孤辰、公羊敬之流,皆是当世奇才,在梁萧出现之前,难以制衡。
梁萧出现之后,按照他爷爷的想法,最好是能将这几人绑在梁萧身边,让梁萧压制他们最好。
如独孤辰,便是绝好的例子。
公羊敬一走,脱离梁萧和京城的掌控,变数就多了。
“应向陛下建言,幽州需要更多的人才,允许梁萧自行选拔。”诸葛晖打定主意之后,便开始草拟奏折。
数日之后,从关陇仓皇逃离的北胡逃兵也回归大漠。
如今负责关陇这一带军队的大将,正是大周叛将拓跋亭!
“为何溃败!”
拓跋亭收到消息,当场暴跳如雷。
他好不容易取得风帝的信任,独领一军,就遭遇大败。
这支部队出兵时间在他领军之前,这相当于飞来横祸,让他无辜背锅。
“关陇突然以决战之势强袭我军东南角,势不可当,我军抵抗不住……”败逃的北胡骑将哭丧着脸道。
“元帅不是让你们牵制,只守不攻?”拓跋亭恼怒不已。
唯一让他稍感欣慰的,是这次的损失不及燕州那边的二分之一。
“我们是只守不攻,关陇那边的内应也和我们约好了,平时做做样子,哪知道对方要来拼命,穷追猛打的……”骑将欲哭无泪。
拓跋亭皱眉道:“这下可好,我军在燕州和关陇接连吃了败仗,若不能早日南下取得胜果,只怕军心涣散!原本该打燕州,现在……”
一旁的北胡军师提醒道:“速速通报元帅,从长计议!”
军营里冲出几匹飞马,直往东方报信。
幽州首府蓟县在燕州之南,太守诸葛齐率先收到了朝廷方面的公文,如释重负,抚须大笑。
自己终于可以卸任燕州太守,回京任职,颇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感觉!
反观公羊特,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京城方面的同僚都无法阻止梁萧升官,更遑论他目前只是幽州别驾,根本没有权力决定顶头上司是谁。
自己的儿子死在梁萧手里,还成了梁萧平步青云的垫脚石!
公羊特决定铤而走险。
“趁着梁萧这个幽州太守立足未稳,多多套取幽州详细情报,然后离开幽州,回江南!”
诸葛齐开始安排事务,做好交接的准备。
公羊特则开始每日试探诸葛齐手下主簿,又派人探查军营。
燕州方面也收到了朝廷送来的文书。
得知梁萧加官进爵,燕州全境将士会有赏银,连留守将士都有,三军大悦!
那些马肉吃完,梁萧还让太守府提供更多的肉食,用于犒赏三军。
可以说,这一场胜仗让所有人都很满意。
阵亡的那些将士,其亲属也得到了加倍抚恤,将葬于本地的忠烈祠。
燕州军民都在期盼,这位兰陵侯能早日回来。
“兰陵侯回来升任幽州太守,兼领燕州太守,会不会离开咱们燕州啊?”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百姓担忧的声音。
剑无媸在楼上默默倾听百姓的议论,目光灼灼。
“此子已经深得民心,或许真能击破北胡……”
剑无媸的心情复杂无比。
“青衣,可别让为师失望。”
公孙月坐在院子里,目光幽怨。
不知从何时开始,她看着他受万民称颂的时候,就会觉得莫名喜悦。
但她始终是抱着目的来的……
正在巴蜀的公孙无极,终于收到了公孙月的家书。
“什么?沐琴雪是个女变态,我三妹被她欺负了?!”
正在喝茶的卓明峰眉头一拧,看向气急败坏的公孙无极:“怎么说?”
“那沐琴雪,以武力逼她就范,要她做小,我小妹但凡有点反抗,便要被她调教,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他娘的忍不了了!”公孙无极咬牙切齿道。
“多大点事。”卓明峰撇了撇嘴。
公孙无极拍案而起:“我总共就这么一……二……三个亲妹妹,十三个堂妹,二十三个表妹,一百三十三个族妹!如今三妹有难,我作为她唯一的亲哥,怎可不管不顾!”
“那你想怎么办?”卓明峰白了他一眼。
“我公孙无极平生不打女人,但既然她敢欺负我妹,我便欺负他哥……老子要去幽州!”
卓明峰眼前一亮,笑道:“那你可要找岳父安排,以协助抗击北胡的名义,前往燕州,朝廷方面或许会给你行个方便。届时,你若是与沐凌霄置气,也可用军功打他的脸。”
“英雄所见略同!”公孙无极一脸兴奋。
大周猛将,首推沐凌霄与雷洪,他早就想领教领教。
卓明峰看着公孙无极兴奋离去的背影,也颇为无奈,叹了口气。
随着梁萧的崛起,剑族还在商讨如何应对此事。
他只能祈祷,公孙无极的意气之争不会影响到朝廷与巴蜀关系。
这货最见不得自己的妹妹受委屈,当初没能保护好公孙拂雪,俨然成了一辈子的心结。
梁萧的车队几经辗转,终于先到了幽州。
作为前任幽州太守,诸葛齐向梁萧贺喜的同时,也不禁肃然起敬。
他本想按照惯例来个隆重欢迎,梁萧却已经提前派人通知,一切从简,不必铺张。
结合梁萧治理燕州的成绩,诸葛齐有理由相信,此子能让幽州更加繁荣昌盛。
公羊特作为幽州别驾,也不得不出来迎接。
第一次见到杀子仇人,公羊特纵然咬牙切齿,也不得不向梁萧行礼。
毕竟对方执掌幽州军政大权,搞不好真敢一剑把自己剁了。
梁萧一脸诚恳道:“我会尽快回返燕州,往这里布置官员,今后治所暂时改为燕州,毕竟那里直面北胡。在此期间,有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