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我等不及,坐井观天!
陆月湘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极为地干脆利落,也不带有任何的矫揉造作,她这是打心眼儿里的感激。
像这种事情,章二陛下、房玄龄等人自是也不会多说什么,只是在一边继续美滋滋地喝起了茶。
这种泡茶的方式,省去了煮茶的繁琐,也完全将茶叶中的精粹给激发了出来,在味觉上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这滋味,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众人都没有再多说什么,静静地品着茶,吃着糕点,再望着下方热闹的朱雀大街
生活嘛,也不外如是!
一直到临近黄昏的时候,那夕阳的余晖照射在水泥地上,黄灿灿一片,还在蒸发着那浓浓的暑气。
闻着这股子味道,使人的心中都是有种莫名的哀伤,这好似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惋惜。
酷热的夏天,烙印着每一个人童年之中,那一段最为美好的时光!
街上也没了之前的那般喧嚣热闹,却是依旧车水马龙,还多了几分的祥和与温馨。
“唉,小秋!看着此情此景,你可有什么话,是想要说的吗?”
章二陛下的眼中正泛着异光,目不转睛地望着下方的场景。
“惟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罗秋轻声应道。
“哈哈!玄龄、辅机、克明!朕没有说错吧?就这个臭小子的脉,朕还能把不准了?”章二陛下一脸嘚瑟。
“陛下英明!”
房玄龄三人都是笑道。
这儿是雅间,并没有什么其他的闲杂人等,也就一个陆馆主算得上是外人,却也没什么大碍。
毕竟身为茶道大家,她在大晋的身份也不算低,对于章二陛下,那也是认得的。
“小秋,朕也知道,你前些时日受了不少的委屈!在你的心中,可曾有怨?”章二陛下沉声道。
“这怨恨嘛,那肯定是有过的,那一段日子能熬过来都算是不错了。”罗秋微微笑道。
这一笑容的背后,还含着多少的辛酸?
房间内的几人都是不禁叹了口气。
不用想也都知道,那一段时间肯定是极为难熬的!
毕竟还要忍受这么多的谩骂,被这么多的老百姓戳脊梁骨
“你身上其实不必背负这么多,一切都还有我们顶着呢!这天还塌不下来!”房玄龄沉声道。
章二陛下也一脸正色,道,
“没错!在这蝗灾之年,还能见着这一幕幕繁华之景。罗秋,仅凭这一点,朕就当好谢你!”
“不过你这年纪也不大,的确是没有必要揽这么多的事情!毕竟你以后的路,可还长着!”
长孙无忌道,“臭小子,待在家中好好享享福不好吗?前些时日那阵势,就是我见着了,也是一阵头皮发麻!”
“唉我也不想呀!只是一些事情,明明知道了,也不得不去做。否则倘若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那就悔之晚矣!”
“如今好不容易才有了欣欣向荣的局面,若是被蝗灾给破坏了,那多可惜?”
“一次蝗灾,就能让大晋元气大伤,起码得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够恢复。这实在是太久了呀”
“我等不及!”
罗秋望了那夕阳一眼,眼中满是惆怅。
“怎会等不及?你这想要做什么?”杜如晦拧了拧眉,沉吟道。
“航海图我已经整理出来了一部分!陛下、各位伯父,你们且看一看!”罗秋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纸。
这张羊皮纸在摊开后,足足占据了大半个小案桌,众人都是凑了过去。
李雪梅惊疑了一声,好奇道,“咦?这些都是海洋?竟然有这么多?”
罗秋点了点头,道,
“就这还少了!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在海中的宝藏可多了去了!只是可惜,这些还挖掘不出来!留给后人去鼓捣吧!咱们把目光放在陆地上就行了。”
“大晋咱们大晋在哪儿呢?”章二陛下瞪着眼睛,还在四处搜寻。
“这儿呢!”罗秋手指点了一处地儿。
“怎么可能?这么小?”长孙胖子失声道。
在这张航海图上的大晋疆域,也就相当于是大晋地形图上的,一个小小州县罢了!
也就是所谓的
屁大一点儿的地方!
“没错!这也仅仅只是半张航海图,也就是说这儿标出来的,也不过只有这个世界的一半不到罢了!”罗秋道。
陆馆主与老梁,见这情况不对,两人早都跑出去外边等候了,不过也能听到屋内传出的道道震惊之声。
雅间内的气氛有些凝重!
章二陛下几人也都知道,罗秋断然不会在这件事儿上开玩笑,但是这个消息
着实令人难以接受!
倘若是换了另一个人,指不定章二陛下还会喊上一句“放肆”了!
良久,房玄龄才叹道,“我还当大晋的疆域已经极为辽阔了,现在看来,也只是坐井观天的想法罢了!”
“对!如今在整个世界上,国力能够与咱们大晋比肩,甚至于更有过之的国家也有好几个!就比如波斯帝国、大食、拜占庭帝国!”
“其余的小国更是数不胜数,一个个也不容小觑!”
罗秋还在缓缓说着,浑然不觉章二陛下的呼吸,都是有些沉重,紧握着双拳,那一双眼中
散发着极为炽热的光芒!
在强大的东南南灭亡之后,大晋的国力蒸蒸日上,在这周边也可以说没有什么对手了。
没有对手,才是最可怕的!
这很可能意味着会带来懈怠之心!
“小秋,你是想”章二陛下眯着眼,喃喃道。
身为帝王,还是个有着极大雄心壮志的,在见到这么多土地的时候,能不眼红?
还怎么能保持淡定!
罗秋微微颔首,脸色极为郑重,道,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晋之疆域!”
“咱们的目光应当放长远一些,高句丽、吐蕃都只是开胃菜罢了!何足挂齿?”
“要干”
“咱们就干大的!将这些都纳入囊中!只需要给我二十年!不!”
“区区十几年,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