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釜底抽薪,老朱的又一坑人祖制
“朕想下一道诏书!”
说到这里,崇祯沉顿了片刻,片刻后豁然抬起头,转身看着两人。
“诏书的内容很简单:
一、凡我大明人士,投降建奴者,杀!
二、凡给建奴运送禁运物资者,杀!
三、在建奴工作的大明工匠,限期三月内回归大明,逾期不归者,视为叛逆!杀!”
要说谁最了解汉人,那绝对是汉人呀。
所以努尔哈赤对汉人的第一条政策就是重用汉人,让汉人做官,官职高的直接到了八旗的都统了。
更重要的是汉人的文化才是建奴最缺少的东西,开智、明义、辩是非。
不让运送禁运物资,即便建奴现在自己能开采矿场,冶铁制盐等,但依旧不够。
而工匠技术,这是建奴最为缺少的,他们自己的那点技术和大明工匠的技术比起来,简直就是渣渣了。
“釜底抽薪?”
“打蛇七寸?”
孙承宗和袁可立两人眼睛一亮,瞬间察觉到了皇帝的意图。
直接从源头上切断了建奴再次壮大的机会。
“两位爱卿合议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崇祯说完,转身回到龙案前,端着一杯茶慢慢的喝了起来。
而孙承宗和袁可立陷入了沉思之中。
前两条,孙承宗倒也觉得很正常,道德仁义、忠孝礼仪廉耻、国家大义,这是儒家的风骨。
无论是哪位文人背叛国家,卖主求荣,即便他做出天大的功绩,
史书上终究会记载一笔,投降之人,终究会被部分世人鞭骂。
第二条的禁运物资,这是太祖时期就定下的控蒙之策,即便现在商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但现在再重提也是合情合理的,为了朝廷,没人会反对。
但第三条,就让他有些想不通了,从道德和国家大义层面讲,大明的工匠帮助敌人制造武器,这是资敌。
可从个人层面讲,大明没有哪条律法规定工匠不能去帮助敌人做东西,手艺是自己的。
这条规定一旦发出去,搞不好会引起部分工匠的抗议,毕竟对他们来说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陛下,这三条均是釜底抽薪、打蛇七寸的策略,前两条无可争议,
但臣以为,第三条似乎有些争议,臣肯定陛下三思!”
对孙承宗的话,崇祯没有回应,而是看着若有所思的袁可立:“袁爱卿的意见呢?”
听皇帝问自己,袁可立略微沉顿了一下:“陛下可是要将专利权给提上议程?”
“袁爱卿觉得时机不合时宜?”
“倒也不是,但臣担心士绅勋贵商人会闹事情,
毕竟这直接打破了他们的控制,极大的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袁可立说完,迟疑了一下,又道:“臣觉得可以分两步,第一,在这三项规定的诏书发出前,
可以提出,只要对军事有用的新兴技术,都可以获得重奖,
等局势再稳固一些了,可以再实施专利权,这期间,也把该搭的框架搭起来。”
孙承宗乍一听专利权有些懵,但听到袁可立说新兴技术的时候,
联想农业研究院和工业研究院的事情,以及三条规定中的最后一条,他就有些明白了。
于是轻声道:“陛下说的专利权可是工匠技术上的权利?”
听孙承宗这么问,崇祯愣了一下,随即反应了过来,
专利权这事是在西安时,他对工业研究院院长王徵提出的如何让工业研究院正常的运转的问题,给出的策略,还并未在内阁中提出。
“孙爱卿见微知著!”
崇祯笑道:“袁爱卿,你给孙爱卿讲讲专利权的事情!”
袁可立朝着崇祯拱了拱手,又看向孙承宗:“孙阁老,专利权的事情是陛下在西安时,
是为了解答工业研究院院长王徵提出的如果朝廷以后不能拨银子的问题……”
小半刻钟时间,袁可立将专利权的事情大致的描述了一遍,孙承宗听的目瞪口呆。
等他完全消化之后,看向崇祯的眼神满是佩服和惊叹,皇帝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惊天之举。
这种惊世骇俗,甚至是有些离经叛道的做法竟然出自皇帝之手。
这项政策一旦退出,引发的后果真的是难以预料的,同时也会让工业快速的发展起来。
“孙爱卿有何看法?”
听见皇帝的询问,孙承宗略一思索,便道:“陛下,臣也认为此刻提出这项政策有些不妥,
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做。例如将工匠轮班制三个月,调整为一个月,
如果不来轮班的,仍旧输银代役,甚至说,直接免除轮班匠制度,
毕竟每年征银不到十万两,以如今太仓库的存银,这点银子也没有征收的必要了。”
孙承宗说这话的时候,忍不住笑了一下,颇有种腰缠万贯的感觉。
这点银子,若是放在往年,那可是能发挥极大的作用的,可现在相对与国库那都是九牛一毛了。
洪武十九年颁下法令,工匠三年轮流到京师服役三个月,如期交代,名曰轮班,此后轮班时间屡有变动。
“陛下,臣认为孙阁老所提甚好,法令规定实际轮班三个月,
但算上往返时间,至少得六七个月时间,还受到官吏与作头的勒索;
工匠为服役,常常要借钱物绢帛,甚至典卖田地子女,
故消极怠工、粗制滥造或浪费原料,乃至逃亡时有发生。
虽然在在成化二十一年规定了可以银代役,但征缴的时候出的问题更多,诸如层层加码、克扣等等,
而且……而且规定了匠籍制度匠不离局、匠役永充,
凡被编入匠籍的工匠,世代不得脱籍,连眷属婚配受官府管制,
臣以为这是工匠逃离去建奴的主要原因了,如果能有保障,谁又想背井离乡,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去建奴那边呢?”
经袁可立这么一解释,崇祯恍然大悟,轮班匠这个说法,他有些印象,若不是孙承宗说,他都忘了。
得嘞,老朱又特么的定了一个坑后代的规矩。
他也是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