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大朝会(一)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
刘玮一晃,已经到洛阳快半个月了。
他系统的人口数,之前在弘农城爆炒邹菱之后,总共有500万!
如果半个月过去了,已经积累到了一千多万。
但是,距离他想要戚家军和岳家军的目标,还是差距很大!
岳家军10000万金币,人数30000!
戚家军12000万金币,人数30000!
按照现在这个速度,不再花费人口数兑换金币的话,一天345600的涨幅,差不多一年!
等洛阳事情一了,得去周边灭一两个异族,或是攻略几个美女,或是收服名将谋士。
不然的话,想要获得岳家军和戚家军,只能干等了!
刘玮来洛阳城大半个月,都是在交际,往返于王公贵族之间,出入于皇宫与酒肆之中。
不由让人觉得,有些声色犬马。
不过,刘玮已经查明了生母静妃以及养父母的死因,这笔账已经给董太后算上了。
虽然没有动董太后,但已经将董太后的爪牙赵忠弄死了!
而何皇后这边,抄了她的私房钱,还弄掉了杜公公。
至于何苗,何皇后与何进等刘玮在刘宏那里买官之后,又遣人与刘玮谈判,最终以一千两黄金的价格,赎回了何苗。
正当何进以为刘玮会消停的时候,又有人报他的亲信幕僚何隅和荀攸失踪好几天了!
娘希匹啊!
没完没了啊!
何进气的破口大骂,这一看就知道是刘玮干的好事。
眼看明日就是岁末大朝会,何进只能暂时忍气吞声。
他已经悄然下令淳于琼的兵马,等明日尘埃落定,就准备围山杀人。
同时,京师北五校兵马,近日也调动频繁。
除了淳于琼之外,鲍鸿、赵融等部也是换防与北邙山之下。
一时间,北邙山周围,聚集了近一万兵马。
这三人与袁绍、曹操曾经都为西园军校尉。
但在何进逐渐掌控大权之后,趁汉灵帝生病,渐渐将他们拉拢过来。
西园军只剩下上军校尉蹇硕、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四人。
所掌控的兵马不过5600人。
曾经名噪一时的西园八校尉也名存实亡。
原本东汉京师的兵马不多,自从黄巾之乱后,无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扩军。
像并州的董卓和凉州的丁原,两州的兵马就各有五万之众。
加上凉州和并州内部各郡异族叛乱,两人一边讨伐,一边收编,队伍越来越庞大。
而京师驻军,也在扩编。
北军五校编制3536人,直接翻了五倍,扩充到1万5千人;
虎贲营从1000-1500人,扩编到2万人
羽林营 1820人,扩编到5千。
另外,卫尉宫城卫士2506人,执金吾720人,城门校尉约1000人保持不变。
何进能直接调动的北军五校,已经被他调走三校布防北邙山。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何进准备要对刘玮下手。
而董太后那边,这段时间来,让十常侍到处活动,频繁给刘宏吹风。
董太后自己也不停召见一些忠于她的老臣,准备在明日朝会上推波助澜。
刘华和刘虞这边,同样频频动作。
不过,他们在那日与刘玮达成的共识,准备为陈留王这边投票,淆乱视听。
不过,何进与袁绍等一众坚决保持正统继位的人,他们的力量还是占绝大多数。
朝中三公九卿,肯定坚持立刘辩为太子。
另外,何进除了密谋除掉刘玮外,又听从了袁绍的建议,同时也准备对十常侍下手。
随着明日大朝会的即将到来,洛阳城及周边风起云涌,暗流激荡!
北邙山别院,刘玮寝宫。
两个人影一下子重叠,一下子分开!
邹菱此刻仿佛化身为一只慵懒的母猫,优雅而轻盈地跪在床榻之上。
犹如一位绝代佳人于宫殿之巅,俯瞰着无尽的繁华。她的姿态透露出一种自然的妩媚,如同那初春的桃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她仿佛正在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欢乐时光,那神情,那动作,都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与愉悦。
乌黑头发散乱,如同夜空中的乌云被风吹散,又似那瀑布般倾泻而下,美得惊心动魄。
那秀发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仿佛每一根发丝都蕴含着生命的活力。
她的嘴里发出一阵阵的呢喃,那声音轻柔而低沉,像是夜晚的微风在吹拂着树叶,又似那溪水在轻轻地流淌。
那些呢喃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感受着她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俏脸时不时如犀牛望月般回头张望,那眼神如丝看着身后,仿佛在期待着什么,又似在追寻着什么。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渴望,让人不由得想要探寻她内心的世界,了解她那份深深的期盼。
整个寝宫都充满了邹菱的气息,那是一种独特的、令人心醉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梦幻与浪漫的世界之中。
自从刘玮从刘宏那里买了镇北将军之后,与刘宏共进一次午膳后,便不再去洛阳城了。
他回到北邙山寝宫,交代王方翼和沈炼一些要事之后,便天天找邹菱打油井。
不日,杨廉和燕云十八骑从关中回来了。
郭洛和杨易在关中的贸易非常顺利。
第一批五万个蜂窝煤和十万斤雪盐,一出现在关中,就被抢售一空。
而弘农杨氏三房的杨洵,也接住了这泼天的财富,在弘农郡和河东河西三郡也是卖得风生水起。
而刘度在并州定襄郡与董卓的战马交易,也是进展愉快。
杨廉和燕云十八骑也给刘玮带回来了三千两黄金。
本来这些黄金是拿来给刘玮去买官的。
结果杜公公提供情报,让刘玮意外从报国寺获得一笔横财。
于是刘玮留下一部分做日常用度外,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