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醍醐灌顶
最新网址:没等罗学云发问,秦远山便做出解释。
“同一作物或近缘作物在同一块地里连续种植,常常会发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长状况变差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连作障碍。
拿这个小白菜打比方,连续几茬种在同一块地上,土壤里对小白菜有害的物质会增多,有益的物质会减少,土壤环境会越来越差,同时病虫会积累,损害作物。”
解释很通俗易懂,看来确定是连续种植的锅。
“如何避免这种连作障碍产生呢?”
“换茬不换土,一亩顶两亩;种地不倒茬,十年九抓瞎;轮作倒茬不用问,强如年年铺底粪。”
秦远山缓缓吟哦完,说道:“常见会发生连作障碍的作物,我们一般采用三种种植方法避免,轮作、套种和休耕。
像咱们田集地区一块田冬种小麦夏种稻谷,就是典型的稻麦轮作,可以避免连作障碍,当然谷类的连作问题本来就不突出。
一块地高种玉米矮种红薯,就是套种,小白菜和一些葱类蒜类套种就可以明显减轻连作障碍,抑制病虫害。
休耕就很简单,收完一茬歇地三四个月。”
罗学云沉默不语。
秦远山挑了挑眉道:“你似乎不太满意这些方法,能问问是为什么吗?”
罗学云简单解释道:“我有长期订单,需要保持固定产量。”
“蛮厉害的,一般的菜农都是应季上市,罢季停歇,能有长期订单很不容易。”
秦远山想了想道:“看样子你并不太懂蔬菜种植,当初为什么就选择种小白菜,而不是别的葱姜蒜,辣椒白菜等等,我帮你分析分析,或许有解决办法。”
考虑到眼前人不仅是农业专业技术员,阅历也比自己丰富,关键态度很好给他信任感,所以罗学云决定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大概有三个原因。”
罗学云思索总结着当初的选择,突然有点恍惚,原来已经过去三個多月时间了,真是光阴似箭。
“第一个原因是小白菜种植简单,各家各户的菜园子都有种,说明它容易种活,不需要多么精细的呵护。”
“不错,小白菜温度合适,出种不需要覆膜盖稻草,生长也不需要搭架子。”
“第二个原因是小白菜生长周期快,至多一个月就能收获,而且全年可种,意味着如果找到市场,能持续不断的获得收益。”
秦远山赞许地点头。
“最后一个原因是小白菜价格便宜,而且家常,兑点蒜蓉可以炒一盘,和着豆腐可以炒一盘,加进肉里也能减油腻,只要不种得太差,总是能卖出去的。”
啪啪啪。
秦远山忍不住鼓掌笑道:“我原以为你是见人家卖菜赚钱了,就蒙着头一股脑扎进去,什么都不懂,没想到还是有一番成算的,仅凭这三个理由,便是种其他的菜,都不愁赚钱,只不过……”
罗学云道:“秦技术有话直说。”
秦远山慢慢收敛笑容,道:“有些话我说了你别不爱听,种粮食和种菜,看起来都是地里的活计,但性质完全不一样,前者是生活,后者是生意。
你若是要种菜卖菜,须得摈除农民根深蒂固的饥荒意识,说白了,大多人乡亲种粮食都是不计成本的,恨不得田地都种满稻谷小麦。
原因之一是当然是数百年交税都免不了粮食,原因之二就是见识过太多饥荒,他们对饿肚子的恐惧,远超过没钱花,粮食能救命,而钱却不一定。”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对。”秦远山道,“但种菜伱就得转换想法,应该想着的是,哪怕饿着肚子,只要这批菜卖出去,你就有钱能换成粮食,你只需要考虑成本、市场、收益等等。
就像你现在,选择小白菜作为试水没什么大错,但是攒本以后,就得考虑进一步的发展,每家分的地都是有限的,即便没有连作障碍,一年让你可劲种,也不过十多茬顶天,收益已经可以预计。
若是换成其他蔬菜,比如番茄,一年能种两茬,选好种栽种得宜每亩能收六七千斤,市场价格是小白菜的三倍以上,你算一算种哪个更赚钱?”
若是没有连作障碍,肯定是小白菜赚钱,因为他可以通过聚灵液爆种,让小白菜像机器生产零件一样,持续不间断的产出……
不对!
罗学云耸然一惊。
这样的算法太粗糙,人力物力都是成本得考虑进去,聚灵液的用量,人工收成运输,市场销量等等。
“路径依赖……”罗学云喃喃道。
秦远山正喝茶润润口舌,忽然听到一个新鲜词,疑惑道:“你说什么?”
罗学云长出一口气,眼睛发亮,如同灿灿星辰,望着秦远山道:“听君一席话,省我十本书,如听仙乐耳暂明,使我不得开心颜……”
秦远山头皮发麻,哭笑不得道:“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罗学云笑了笑:“路径依赖,通俗来讲是指,人一旦选择某种路径,无论这条路是好是坏,都会习惯性地坚持这条路,如同青蛙跳进温水里,哪怕水温逐渐提高,它还是喜欢待在里面。”
秦远山瞧着眼前的年轻人,直感觉他发生了某种不可言说的变化,但却形容不出来。
“有点像是物理说的惯性。”秦远山也笑了,“看来你已经想明白解决方法?”
罗学云点点头:“秦技术员的一番话,对我真是醍醐灌顶,一直以来,很多没去想的,想不明白的东西,都清晰明了,等将来我新种的东西收成,一定带给秦技术尝尝作为感谢,届时您可千万不要推辞。”
“好,我等着。”
秦远山笑着,目送罗学云远去的身影,脑海中浮出疑惑,他真的只是个普通菜农吗,似乎很多想法都非同俗人。
忽然,他猛拍桌子,叫道:“连名字都没问,怕是吃不到他种的菜了!”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某种程度上来讲,秦远山的话对罗学云起到了钱塘潮信的作用,重生以来,耳濡目染都是乡情俚语,哪怕到城里,说普通话的都少。
别说电视广播缩在城里,黄岗大队甚至都没有通电,没有看报习惯的罗学云,几乎完全陷在这个时代的乡村,在他逐渐收敛别人听不懂,觉得异常的新奇之语的时候,也渐渐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