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年代文里做极品 > 真正抵达

真正抵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毕竟知青点还有一场房间不够住的大戏呢。

不过这个戏倒不是最重要的,她只是担心晚上的休息而已。

些竟她明面上带来的东西少,到知青点后的第一件事肯定就是要在村里面买一些必需品,她不想摸黑,即便她带了手电筒,但是也没有白日里方便。但好在开拖拉机的师傅的速度不慢,可能也是想早点把他们送到吧,在天边的最后一抹夕阳余晖散尽之时,他们到了。这时候也正是村里面放工的时间点,不少人三五成群地从田间地头往家里面赶

猛然看见村里面忽然来了这么多知青,没多会儿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引来了许多人围观

和很多年代文中的一样,围观的群众们对着他们指指点点,言语中除了稀疏的好奇外,更多的是嫌弃又来了这么多吃白饭的尤其是长得最好看的程玉颜,和气质出众的叶知意以及身体不好,又在拖拉机上晃了半天,现在脸色青白的跟鬼一样的祝成蹊成为了最大的嫌弃目标。当然了,周立新之前悄摸在心里担心的年轻小伙子看上程玉颜和叶知意的情况也出现了。

不过现在的人含蓄,顶多就是面红耳赤地看一眼,再偷看一眼,根本不敢出声

甚至祝成蹊还惊奇地发现有人也盯上了自己

但她是真的累了,连喘气都难受,是真的没精力关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闭着眼睛全当没听见也没看见。真假千金已经轰轰烈烈闹过一场了,饶是脾气暴躁如程玉颜,这会儿就算气的直翻白眼,也没再出声怼这些围观群众,怕惹起众怒。其他的知青们见这三个最能摘事情的都不吭声,就算心里面不舒服,也不可能开口。

一时间,场面竟然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有人眼珠子滴溜溜转了一圈,盯着祝成蹊他们说:“这一批来的知青怎么一个个的都不说话,该不会都是哑巴吧?“你胡说八道啥呢,你啥时候见过一来就是九个的哑巴。

“那他们咋一句话都不说,以往哪次知青过来不是吵吵闹闹,鬼哭狼嚎。嫌弃这个嫌弃那个的,难不成这次的不一样了?"“不知道。”很多人摇摇头,又左看右看也没见他们的大队长回来,就问道:“唉,我们大队长呢?他昨没跟着一起回来啊?‘开拖拉机的师傅刚把拖拉机调了个头,听到这话就回了句“在后面呢,等下就回来了”后就突突突驾驶着拖拉机,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离开了。一众人的视线焦点又重新集中在了祝成蹊他们几个身上,还在叽叽喳喳、指指点点,

又过了几分钟,听到消息的知青陆陆续续赶回来了。

在见到这次一下子竟然来了九个知青后,有的人的脸色当场就变了,也有的面不改色地打开门,先让祝成蹊他们进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政策已经执行好几年了,但是知青和乡下本土社员们也从来没有真正融为一个整体即便迎胜村已经是祝明萍为祝成蹊挑的一个不错的村子了,但这里的知青和社员们之间的关系也并不融洽只能说没有很大的冲突,但是小打小闹的别苗头肯定免不了

所以,等祝成蹊他们都进来后,就有知青立马关上了大门,不想叫外面的社员们看热闹

外面的那些社员自然撇嘴不屑,叽叽咕咕,但是这也完全不妨碍知青小院里面的其他人面色各异

最直接的问题果然开始暴露

有那脾气不好的,直接就开火道:“总共就这么大点儿地方,现在一下子又来这么多人,根本就住不下了!一句话,就让刚来的知青们脸色出现了变换,很多人的眉心都皱了起来

毕竟任谁听了这种明显不被欢迎的言论,都不会高兴。

但是没有人开口,而是又下意识把目光放在了祝成蹊和真假千金的身上

祝成蹊坐在自己的行李上,闭着眼睛靠着墙休息,懒得搭理这一幕,

毕意人家说的也是事实,不管她开不开口都改变不了的那种

而原本应该开口的真假千金也不知是不是也累了,同样没有出头

其他人新来的见到这一幕,竟然很神奇地把心里那点不舒服给按了下去。

本来还担心新来的知青会发火的一众老知青见他们这样,一时间没忍住面面相觑,搞不清楚状况。

就是说,这批新来的知青真的很奇怪啊

最终,还是男女知青分别的负责人站了出来,先做了自我介绍

男知青的负责人叫做魏迎光,是来的最早的那一批知青。

女知青当中的负青人叫孟昭照,情况和魏迎光一样,两人也是因为来得早,所以才成了负青人。

之后,他们又分别介绍了一下知青点现有的知青

男的有六个,女的有七个,而房间却都是一间,只有一个大通铺,

从他们的介绍中总结下来就是:

起初,很多知青下乡都是直接安排在老乡家里的,村里面不会专门盖知青点

后来还是因为有不少女知青被欺负的事情暴露出来,国家发话,上面严查,所以很多村子才开始单独给知青们整地方。迎胜村的知青点也是前两年刚刚建好的。

最简单的土坯房,围成了一个院子

左边住着男知青,有边住着女知青,中间是厨房和洗漱间、厕所、以及放杂物的地方。

现在全国上下都穷,很多人家里想要盖房子就只能自己慢慢攒土坯。

有时候一攒就是好几年,甚至要是盖的房子大,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除非花钱买

可是土坯也要一分钱一块,甚至贵的时候要一分五一块呢,虽然比红砖要便宜不少,但是起房子要的数量可不少,再加上砖瓦的价格也不便宜,而且他们这边要盘炕,那就要买更贵一点的青砖,细细算起来的话,盖个七十

的房子至少要上百块了,他们哪来的这么多钱,

村里面也是一样

当初要给知青们盖房子的时候,就有很多人不乐意,毕竟花的是村里的钱

可不盖也不可能,所以最后争来争去,村里面就勉强给盖了现在的知青点

在当时来说,知青点还算宽敞,毕竟那时候整个村子里面也只有八个知青。

可这两年又陆陆续续来了两批,也有一些人离开或者嫁人结婚,就这么到了十三人,而居住环境也变得拥挤且狭窄起来。"也不是方芳同志对你们有意见,而是现在的地方就这么大,确实一下子接收不了你们这么多人了,就算我们再挤一挤,最多一边也只能添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