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18点!25点!21点!]
宝音一张一张录, 脸上全是丰收的喜悦。
[牛啊,这么多才子帮忙写古典文学论文,涉及典籍出处张口就来, 赚大发了!]
皇帝挥退身后的人,轻步走进里间。
他杵在她身后看了片刻, 还是没看出眉目来, 只见她一张一张翻阅文章, 脸上带着灿烂笑容。
皇帝早就觉察出了违和感, 她似乎还有秘密没有透露出来。
两人现在维持着一种诡异的平衡。
他想叩开她的防备更进一步,她却将自己放在了类似南书房行走的位置上。
他并不满足,如花似玉的美人在眼前晃悠, 没有哪个男人能够无动于衷,更不要说对方是他名正言顺的妃子。
只是……
皇帝叹息一声, 她就跟属河蚌似的,身怀珍珠面对他却紧闭蚌壳,让他无从下手。
被人盯着, 宝音很快察觉到不对, 她回过头就看见皇帝站在她身后。
“皇、皇上!”
[吓死我了, 他怎么神出鬼没的?]
皇帝越过她拿起桌面上的纸,翻看了几页眼睛眯起来, “这是谁的字?”
很明显是出自男人之手, 还不是一个男人。
后宫出现男人的笔迹可是大事,可要出自延祺宫……
谁让皇帝开口允许她可以召人入宫?
“下面人送来的, 选了几篇送来让我批阅, 回头编订成书。”
说到书她突然灵机一动。
[话说现在应该没有辅导书, 我要是让人收集历年前三甲的文章刊载出来应该会有很多人买吧?]
皇帝很想告诉她, 这生意早就有人做了。
他伸出手, “走吧。”
宝音眨了眨眼,有些莫名其妙。
“去哪?”
那如小扇子一样的睫毛,直接眨入他心湖里,让他的心有些滚烫,这是他从未有过的感受。
“西华门外。”
“你不想出宫去看看吗?”
她当然想。
[那种地方不是适合带孩子去好培养父子感情吗?带我去又算什么事?]
皇帝被提醒了,等拉着她出东暖阁,又吩咐梁九功将太子找来,至于其他阿哥直接被他忽视了。
太子就住在乾清宫内,还没到搬走的年纪,很快被喊来。
上书房内,大阿哥看到玻璃窗户外面情景语气酸涩,“汗阿玛喊太子过去做什么?”
大阿哥直接起身趴在玻璃窗户上。
“还换了衣服?这是要去哪?出宫吗?!”
大阿哥包子脸鼓起来,眼睛里满是火火,三阿哥和四阿哥还有一众听到他声音围过来的哈哈珠子都吓得推开。
“可恶!凭什么!”
“我也想出去玩!”他撕心裂肺呐喊。
三阿哥和四阿哥此刻内心产生了共鸣,谁不想呢?
乾清门已经停放了一辆马车,为了不引起注意,他们不是抄近路从西华门出去,这样太显眼了,而是绕到北面的神武门出去,换了马车带上了一群伪装家丁的御前侍卫绕了一大圈才往丰泽园方向走去。
丰泽园那简单的院子带着一亩三分地还有湖边那几块地此时都被围了起来。
不远处是竹子搭建的简单大门。
到了近处还能看到几栋简易毛竹搭建的移动茅房,茅房建得都挺高,装夜香的车子就停在茅房下面,上面的污物直接落入放夜香的车身内。
这些茅房并不是聚集在一起,而是隔十多步出现一个,有的上面写了个男字和弓箭的图案,有的是女字和裙子图案。
哪怕不认字光看图案也不会走错地方,更不要说收夜香的人还在车边上守着,也不会让人走错。
皇帝路过时夸赞了一句有巧思。
这个时候的京师可没有公共厕所,许多人都是回家,实在忍不住找个没人的地方就地解决,城内卫生属实堪忧。
略过这些带有味道的话题,皇帝牵着宝音往大门处走,太子眼睛扫到两人相扣的手,脸上露出惊讶之色,还是快步追了上去。
至于伪装成家丁的侍卫,早就四散开来,防止有心之人靠近。
大门口有不少套圈的摊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疑似古董摊,给钱就套,全凭眼力运气。
除了套圈的摊子,还有不少人摆摊卖书,显然也是赶这一波热闹。
再往里走就看见了一个偌大的帐篷,帐篷如今已经不卖菜了,暖房里出的那批菜已经被十多家有钱有势的给包圆了。
现在改卖自行车了。
太子惊讶:“这车外面也有?”
他还以为是四弟独有,要知道内务府到现在还没复刻出来。
自行车很火爆,一辆儿童车带辅助轮的那种有十多个小孩排队等着玩。
除了自行车还有滑板、扭扭车,这里简直就是孩子最喜欢的地方。
而且还给免费试玩,不强迫买。
不过一辆儿童玩具车也确实价格不菲,一辆一百两不带还价,不是普通家庭孩子能够买得起的。
这车弄出来本来就是薅富人的羊毛,不说铁价,那链条蕴含的技术费用就不止一百两了。
或许等盗版的多了,价格才会下降,不过钢铁的成本在那,除非工业化炼钢才能把钢铁价格打下来。
倒是扭扭车和滑板车价格比较便宜,用到的铁比较少,大部分还是木头,这价钱地主家孩子咬咬牙也就买了。
皇帝停下听了一会儿讲价还价,就这么一会儿工夫就卖掉两个滑板,三个扭扭车,一个儿童自行车,四辆成人自行车。
他看着身旁女人眼色很复杂,总觉得拿走那一百万两亏了,他应该将这笔钱投资她所有的生意等着钱生钱才是。
“保成,可看中?要不要也给你买一辆。”
太子收起渴望眼神,眼神清明道:“不用买,孩儿用不上。”
[小太子有点口是心非了,不就一辆自行车吗?你阿玛不给你买,我给你买!]
本来打算移步的皇帝嘴角一抽,他抬了抬下巴,“去选一辆。”
他索性拉着宝音进了帐篷里,等到里面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