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
最近,韩国也出现了一件大事:韩王老来得子,胡美人有了身孕。
大家是有些震惊的,毕竟韩王年纪也大了。但这好歹也算个好消息,韩宇冤死,韩非被扣在秦国,红莲又是个公主,这韩国的王位怎么看都后继无人,总不能让红莲登基吧,哪有让公主继位的道理?再不济也就只能过继个孩子,而现在姬无夜、血衣候权倾朝野,对这个王位觊觎已久,唯恐他们篡位夺权。
现在倒好了,韩国又要有继承人了。所有人,尤其是韩王,都无比坚信胡美人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是个公子。
韩王为此做了万全的准备。向天求子、找占卜师卜算、请术士画符,无所不用其极。
韩王为此大赏胡美人,当年没收了明珠夫人的调香房,红莲没要,于是韩王叫人收拾了收拾赏给了胡美人。除此之外,韩王每天必去看望她,为她专门配备了大夫,又添了几个手脚利索的侍女,唯恐她出什么意外。
韩王的注意力完全被胡美人吸引去,对红莲的关注便少了许多,于是她出现在紫兰轩的次数就多了。
“这几日,将军府的看守似乎有些懈怠。我昨晚成功潜进将军府,倒印证了我们的猜想。”焰灵姬得意道。
“你发现了雀阁的秘密?”弄玉问。
大家的目光聚焦到焰灵姬身上,期待她说出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雀阁之下,似有一团火焰,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它的力量。”
何止是仅仅能感受到这么简单,那简直是一种强大的吸引。焰灵姬好像找到了自己与生俱来的力量的源头,它在召唤,驱使她回归。
“那你们这几日可要忙起来了。”紫女说道,“白凤再去打探一下将军府的情况。若是看守力量真的有所削减,那便派无双鬼去正门吸引府内大半兵力,你们恰好可以趁虚而入。”
四人商量了一下对策,紫女最先走出厢房,恰好遇到了红莲。
“紫女姐姐,”红莲叫道:“是又有什么安排吗?”
紫女点点头,“这次若是能成功,日后流沙的对手便只有姬无夜一人,我们的胜算就又高了一成。”
“有没有什么是需要我帮忙的?”
“目前是没有,但是……”但是以后她可就要入虎口了。紫女脸上的笑容淡了,露出一丝怜悯之情。
“但是?”红莲偏了偏头,看向她。紫女渐渐消沉的表情,她发现了,但是并不明白其中深意。
“但是,王宫中可不消停啊。”
红莲泄了气,抱怨道:“宫里忙得是胡美人,跟我有什么关系!那深宫别苑的,闷死人啦!”
自从明珠夫人死后,红莲在宫中渐渐沉默寡言了。尤其是胡美人有了孕,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她的肚子吸引了去,也没多少人再向之前那样关注红莲,她渐渐透明了,红莲甚至觉得自己在这宫中可有可无,尤其是等那孩子生下。她真的,在宫中再无快乐可言。
不过她时常会去那座冷宫,湖心洲的那棵树生长得愈发旺盛了,葱绿的树叶中结出□□色的花,湖水清澈映出这棵树美丽的倒影。她多想跟他一起赏这景,这是她见过最美的景色。红莲一直盼望着,甚至觉得这就是一个梦,她多想梦立刻醒来,等她睁开眼见到的第一个人便是他。
“紫女姐姐……他……没有任何消息吗?”红莲的目光柔和了许多,只有在提到卫庄时,她才会露出这种可怜的眼神。
“他……”紫女叹了一口气,看向那间空旷已久的厢房,黯然神伤,“他不仅吝啬承诺,就连一封信也不舍得写。”
一个人消失了三年,虽然紫女相信卫庄会回来,但三年都杳无音讯,好似人间蒸发。红莲则一直都在迷茫中等待,在她的意识里,卫庄好像落叶归了根,此后再不复相见。
秦国
韩非正前往秦王的行宫。
今早他一睁开眼,发现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一个轱辘滚下榻,桌案上的信却消失不见了。
“唉,卫庄兄,来这儿连个声响都没有,就这么讨厌见到我吗?”他兀自说道,无奈地摇了摇头。
韩非顾不上落月屋梁之思,其实今天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大殿上,嬴政正与李斯商讨治国之要。毫无疑问,李斯是来劝秦王攻韩的,在他眼里弱小的一方就应该最先被铲除,更不要说韩国位于各国的交通要塞之处,战略意义颇高。大秦位于七国最西北,中间有三国横于前,而韩国——最薄弱的突破口,应首当其冲,最先成为大秦铁骑下的亡魂。
“大王,”公公弯着腰,行于殿下,与李斯平齐,“韩非公子求见。”
李斯厌烦地皱了皱眉。他嫉妒韩非,虽然不愿让他人知晓但他心中却毫不避讳地承认。嬴政欲铸造一把天子之剑,他无数次幻想,嬴政邀请的人是他,而不是韩非。
嬴政捏了捏自己的眼角,甚是疲惫,“那正好,李长史也别走了,不妨一起听一听韩非的说辞。看看你们两个究竟谁能说服寡人。”
公公将韩非领到殿上。李斯充满恶意的眼神也让韩非明白,接下来的劝谏不会太容易。
“先生前来,所为何事啊?”
韩非作揖行礼,缓缓开口:“我今日前来乃是劝大王去赵存韩。”
李斯不屑一顾,冷笑道:“世人皆知,韩国乃是九公子的故土。公子如今谏言存韩,岂不怕他人指责公子为间于秦吗?”
“暗中作梗者,方为间人。我是否行离间之计,王上一听便知。”
“先生请讲。”秦王说道。
“大王若是将锋镝指向韩国,唯恐错失荡灭天下之良机。”韩非正色,煞有介事地说道。
“寡人洗耳恭听。”
“如今秦韩两国建立邦交关系,乃视为友好的象征,如此秦国攻韩,大王的信誉如何在六国中留存?况且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每每随秦出征,怨结于天下,功归于强秦。韩国如此进贡尽职,与秦国的郡县没有不同,秦又何必大动干戈?”
“公子所言,尽是存韩的理由,那去赵又是为何?赵国国力可与秦匹敌,能人志士廉颇、李牧、蔺相如各个为栋梁之材。秦攻赵,胜算为几何呀?”
“李长史此言差矣,攻韩的胜算其实并没有大人想得那么高。”韩非继续言说:“韩国背叛,魏就会响应,赵靠齐做后盾,那就是用韩、魏来助赵,赵再借齐来巩固合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