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找上门要账
篮子被李元基踢翻,里面的鸡蛋全烂,卖不到钱,无法给父母治病,难倒了杨晶。
现在手拿精美的玉佩,杨晶很想当掉它。有了钱,才能给父母治病啊。
不当掉玉佩,拿在手里,既不能吃,又不能喝的,谁知道他什么时候给自己赔偿?
他一个月不来,自己等他一个月?他一年不来,自己等他一年,若他一辈子不来,还要等他一辈子?
不行,给父母治病才是最要紧的。
父母恢复健康,赚到钱了,再还给当铺,赎回玉佩就是了嘛!
在这种情况下,杨晶来到当铺,把李元基送她的精美玉佩摆在桌上,问掌柜的,能当多少钱。
掌柜拿起玉佩仔细一看,内心震惊:这可是上等的冰种啊!
以前,他收到的玉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普通品种,像这样极品的冰种,还是第一次见。
他怕玉佩是假的,反复观摩良久,又叫来朝奉一起研究半天,确定不是假的,而是真的。
就问杨晶想当多少钱。
杨晶想起李元基送玉佩时说的话,到了不识货的人手中也值三千两,识货的人要给一万两。
那就要一万两吧。
掌柜感觉确实值一万两银子,不过利润就少了许多。
他与杨晶搞价还价,从一万两砍价到八千两,六千两,五千两。
最终,以五千两的价格,当给杨晶。
三个月内,拿五千两银子还给当铺,玉佩还是杨晶的。超过三个月没还银子,这枚玉佩就归当铺所有。
当铺处理多少钱,哪怕是卖三万两五万两,也与杨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当杨晶从掌柜手中接过五千两银票时,手都是抖的,心都是颤的,人都是激动万分的。
一枚鸡蛋大小的玉佩,竟然值这么多钱?
自己一家人奋斗一辈子也不一定赚到这么多钱啊!
看来踢翻自己鸡蛋篮子的青年不是一般人,而是大有来头。
手里有了钱,杨晶不是给自己买衣服,不是买首饰等少女喜欢的东西,而是直奔药铺,给父母拿药,治病。
在有钱的基础上,杨晶给父母买好药,前后花了一百两,再加上她精心照料和精心调理,两位老人渐渐恢复了健康,精神头也比以前足了。
可以下地正常干活了。
杨晶感激李元基雪中送炭,没有玉佩,说不定父母还会一命归西。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花掉的一百两银子,三个月内怕是无法还给当铺了。
玉佩也拿不回来了。
所以,现在虽然手里有钱,她也不敢乱花,把余下的银子藏在闺房中,更没让父母知道这回事,怕他们担心她。
另一边,李元基一边催促锦衣卫指挥使徐天恩抓紧审讯罗百万,揪出刑部尚书和丞相的犯罪事实,好将他们一网打尽。
一边令他派出锦衣卫,在城东南三里铺寻找杨晶和杨奎。
据算卦先生说,她是自己的福星。
这样出色的女人怎能放弃?一定要娶到宫中,让自己一辈子福星高照,鸿运当头。
千余名锦衣卫校尉对三里铺的住户展开地毯式排查,挨家挨户走访。不久,就调查到杨晶家的住址,不过他们没有打扰杨晶一家人,只把情况告诉了李元基。
李元基听到消息十分惊喜,立刻换上普通人的衣服,带着几名暗卫高手,来到三里铺杨晶家。
站在门外,李元基稳稳心神,按捺内心的激动,礼貌地敲起门来。
当敲门响了几次后,院子里有一个浑厚的中年男人问:“谁呀?”
这人应是她父亲,李元基听到声音竟然滞了一下,有种作贼被捉的感觉。
世上那么多的美女,李元基想要她们,没有一点思想压力。可是唯有站在杨晶家门口,听到她父亲的问话,李元基竟然有点小紧张。
很有上门女婿第一次到岳父家受审的感觉。
似乎一不小心,就会把事办砸,让一场美妙的姻缘鸡飞蛋打。
李元基稳住心神,自己告诫自己:不怕,不怕,自己是皇上,虽然踢翻她的篮子,但自己赔她东西了。
两不相欠啊!
自己怕什么?
李元基平静地回答:“是我,开开门,找你们有事。”
一会儿,门打开,映入李元基眼帘的是一位忠厚的中年人宽宽的脸庞,浓眉大眼的,可以看出来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帅哥。
正是因为他的基因良好,才生出杨晶那样出色的女儿来。
李元基问他:“你叫杨奎?”
杨奎身体一僵,呆了呆,反问:“你咋知道俺的名字?俺不认识你啊。”
李元基微微一笑,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客气地说:“你女儿杨晶告诉我的,所以我知道啦。”
听到女儿的名字,杨奎的身体再次晃了晃,女儿是他的心头肉,为何被一个陌生男人盯上了?
他还找到自己家门口?他想干什么?简直色胆包天啊!
杨奎警觉地问:“你怎么认识俺女儿的?”
李元基把上次不小心踢翻杨晶鸡蛋篮子的事讲了一遍,然后又说:“我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今天特意来赔你们钱的。”
“怎么,就让我站在门口说话?不请我到你们家坐坐?”
李元基迅速转变了角色,从被动变主动,恢复了以往的自信心。
听到李元基的介绍,杨奎才明白,前段时间生病时,女儿去卖鸡蛋竟然还发生了这样一桩事。
杨晶回来也没有告诉他,那天得到陌生人赔偿的一枚玉佩啊?
他给搞糊弄了。
不过在李元基要求下,他还是礼貌地请李元基走进家门,到堂屋,给倒了一碗白开水。
他让李元基先先等着,走到女儿的闺房,问杨晶玉佩是怎么一回事,为何没有听她讲起过。
杨晶见父亲知道了这件事,感觉隐瞒不下去了,也直爽告诉他卖鸡蛋那天发生的情况。
还告诉他:“父亲和母亲治病的药钱,就是女儿当掉玉佩换来的钱。”
“没有这个玉佩,咱们家也许早就散了。”
杨奎听完头都大了三圈,紧张地说:“坏了,人家找上门来了,要玉佩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