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出主意
杜青娘在城里买了不少东西,有调味的配料,也有家里的日常用品,比较占地方的是,她买了好几匹布料。
看得杨木匠父子俩都不由直砸舌,他们家里买布料,那也都是几尺几尺这样的买,可没有按匹来买的,这一下子也买太多了。
杜青娘见他们面有异色,不由解释了一句:“家里孩子多,身上的衣服也都破旧了得换,再加上天气快要凉了,得做几件厚点的衣服,不然狂风下雨天气一凉,几个孩子连衣服都没得穿。”
之前从江家出来时穿的那些衣服,都很破旧了,她这次就打算把那些旧的全都换掉,除了几个孩子的,也有她自己的,所以这一次做的衣服要多点。
杨木匠父子俩扫了一眼她身上的衣服,也不由点了点头,赚到钱了,还穿得破破烂烂,那也不像回事。
小推车拖着不少东西,一点也不费力气,又吸引了一波路人的目光,不时就有人好奇的问上几句,杨大郎就十分耐心的人跟人解说几句。
没走多大会儿,竟遇上江大山父子几个,他们卖完东西,正坐在牛车上准备回村。
两边遇上了,少不得打声招呼。
“你们也回村吗,那正好上车来,一起回去吧!”江大山招呼道。
王有财扫了一眼,就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多载几个人,费力气的是他的牛。
“不行啊,包车的时候,只说载你们父子几个,可没有说要载别人的。”
上次他打发家里老婆子去说亲,亲事没说成,他再看杜青娘时,就有些不喜了,她自己无依无靠的,还瞧不上自家,这女人也是个没眼光的。
这话一出,江大山就有些尴尬了,也是听说过王有财那事儿,只是村里也只有他一家做赶车的生意,不然他都能换一家。
杜青娘笑了一下,摆了摆手,道:“不用坐车,我们正要试试这个小推车如何呢?”
说着,就向他们展示了一下小推车,推拉起来轻便得很,不费什么力气。
江光晖看着这小推车,都不由从牛车上跳下来试了试。
“还别说,这小车还真不赖,推拖很方便,怪好使的。”
说完,就朝着杨木匠竖了个大拇指:“杨叔,一看这就是你的手艺,厉害啊!”
车轮子是他做的,车身是他儿子做的,说是他们做的,倒也没错,只是还是解释了一句:“是我们做的没错,不过是你杜嫂子画的图样子,我们照着做出来的。”
要说厉害,那也得是杜青娘厉害。
“杜嫂子确实本事,不过杨叔的手艺也好。”
杨木匠暗道这小子一张嘴还怪会说的,不过却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开口问道:“刚才我看你愁眉苦脸的样子,是遇上什么事了吗?”
见他问起,江光晖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开口就道:“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不是忙得没空秋收嘛,就想在城里找几个帮闲去帮忙干活,早上的时候还说得好好的,结果刚才人家又找过来,说不接这活儿……”
“你说他们这些人,怎么这样啊,之前都答应得好好的,结果又说不干了,我说给他们涨些工钱,开价到七十文他们都不干,这城里人的眼光,还真是高。”
要不是他自己实在分不开身,这么高工钱,他自己都舍不得让别人赚了。
听到这话,杨木匠也挺惊讶的:“这么高工钱都不愿意做,他们这是还想要得更多吗?”
“谁知道呢,再多也不行了啊!”工钱开到这个数,他都心疼不已。
王有财还没听说过这事,听到他的话,都不由暗自琢磨起来,七十文工钱,可比他赶一天的车都赚啊,想着这钱自家能不能赚。
杜青娘听到他们说秋收的事,心里也大致明白了他们父子几个的打算,她这边的活儿,他们没打算丢下,所以想出钱请人秋收,这么算起来,也确实是最划算的。
“这么说,还没有找到人干活?”她问了一句。
江光晖就直点头:“还没有呢,要是实在不成,也只能我们父子几个多辛苦点,忙完这边的事情,再回去接着下地干活了,最多就是比别家的慢着些。”
这可不只是别比家慢的事,还很累人,秋收本就劳累,这么忙上几天,身体怕是会吃不消。
“你找那些帮闲就有些不靠谱了,那些人没人管束,想一出是一出,干几下觉得累了,直接撂挑子不干都是有的,这会儿早上答应,下午又说不干了,还算好的,若是事到临头,他们才说不干,你上哪儿找人去?”
真遇上那种情况,你再生气又能拿人如何?
江光晖还真没想到这一茬,顿时脸都黑了,果然还是他想简单了。
“我给你出个主意吧,你要是想找人干活,可以去城里的牙行找人啊,他们手里随时都有一批人在,你找个牙人跟他说说,雇几个人帮着干活,工钱的话,应该还要不了七十文那么多。”
今儿往牙行走了一趟,对这方面的了解,又深入了一些。
这时代可以经营人口买卖,若是谁家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还可以自卖自身,就是地位十分低贱,成了人家的奴仆,就只能任人打骂,一般人还是不愿意走上这条路。
“啊,还可以这样?”江光晖露出一脸恍然来。
“当然可以这样,牙行也是想多赚钱嘛,那些人留在手里,一时卖不出去,还得管饭吃,给他们个赚钱的机会,还能对人好一点,至少能给顿饱饭吃。”
牙行的人是很精明的,并不会给人吃太饱,为的是省粮食,再有就是省事,吃不饱没力气,也就没精力闹事了,但需要让人干活时,就得给人吃饱了不是。
江光晖听得直点头,问了一句:“他们不会事到临到了撂挑子不干吧?”
杜青娘就是一笑,道:“为了防患这种情况的发生,你可以跟他们定下契书。”
立下契书再要不遵守,那就衙门里见,这时代的人,大多数还是讲诚信的,而且契书都立下了,也不会惹麻烦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