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大山的后悔
她们将最先抓到的那只比较肥的鸭子给拔了毛,剩下的两只刚好是一公一母,莺桃准备留着养起来,以后慢慢吃。
这野鸭子,和莺桃前世外公养的麻鸭类似。比一般家养番鸭个头小些,毛呈灰褐色,肉质要更紧实一些。
莺桃掂了一下,入手有些沉,应该是只两年以上的老鸭子了。
烧水褪毛一气呵成,最后看着鸭子身上细小的绒毛她麻了爪,差点犯了密集恐惧症。
她思索着脑海里关于褪毛的便捷方法:前世有不法商家用松油褪毛…还有用火枪烧…用镊子夹…
她甩了甩脑壳,理清思绪,觉得架个火堆烧毛还是可行的。
等收拾完毕,鸭子入锅,太阳已经西沉了。
揉了揉酸爽的胳膊,此刻莺桃无比怀念前世高科技带来的便捷。
当晚他们一家三口就喝上了老鸭竹荪汤,李昌和吃饱喝足,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舒服地靠在竹椅上。
他回想自从分家后,自家的舒坦日子,不禁感叹这家真分着了。
虽然在银钱上吃了亏,但闺女媳妇都是顶能干的,他自己再勤快点,日子再怎么着也不会比从前差。
莺桃则想的是还得努力赚钱,这想吃的东西太多,单靠她和她娘做得累趴了。她得请人,自己只要吩咐下去,等吃现成的就好了。
……
又过了十来日,李昌和家的房子已经盖好了,定的两日后良辰吉日上梁,就可以直接入住了。
莺桃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厕所,她开心地直转圈圈。
她爹真是个人才,竟然自己就想到在厕所房顶砌个水箱,直接从山上的蓄水池里将水引过来,还巧妙地设计了机关联动的活塞口。到时候只要拉下绳子,水自动由竹筒制成的水道冲下来。
等水箱空了,再拉另一边的绳子打开蓄水开关,等水箱蓄满水再松开绳子堵住入水口即可。
林氏则对厨房设计的下水道十分满意,往后她再也不用每天倒十几斤的泔水桶了,家里再也不会有臭味,真是太方便了。
就在这时,李大山也过来了。他在家听小儿子说大哥家新宅如何如何神奇,便起了好奇心,他实在想不出直接能冲水的茅厕是什么样的,还有能不用倒泔水的厨房。
便觉得还是自己来眼见为实的好,他家老三那嘴从来没把门,啥话到了他那里都要夸张三分,信不得。
远远就看到山湾边新立起来的院子,里面看不真切,只隐隐约约见到耸立起来的屋顶。
院门没锁,他径直走了进去,入目的是一排青砖结构的砖木房,中间是堂屋,左右两边的房间没有像别人家一样留门,只各开了个宽大的窗户。
正房旁左右两边各搭了两间稍微矮点的屋子,连着正房的一面墙,应该就是厨房和厕所了。
正屋很高,目测有两层,看着就比村里的房子气派。
李昌和听见院子里的动静,出来见是他爹,连忙将人请进屋里。
他一一介绍家里屋子的布局,李大山越看越满意,觉得长子真是出息,盖的屋子不是一般地好,竟然还能想到加盖二楼做仓房来存粮食。
村子里传统的仓房都是盖在屋子后头,为了隔绝潮气,会在离地一两尺高的地方搭上木板。就算这样,也还是经常有压在底下的稻谷给发了芽。
这其实是莺桃嫌弃一层直接对着瓦房屋顶,下雨的话噪音大,影响她睡觉。继而想到前世她外婆家老房子的二楼用来堆粮食的事,才提醒她爹房子可以这样建。
走进卧房,他发现窗子做大了以后,屋子里亮堂了很多,人的心情都跟着好了起来。
直到最后参观了地边挖好的简易化粪池,他眼里含泪地拍了拍长子的肩膀,连声夸赞他做事有成算。
随后两人商定了两日后上梁的时辰和酒席的安排。
李大山佝偻着背回家去了,看着他爹有些老态的背影,李昌和心里莫名的有些伤感。
要说分家李大山其实早就后悔了,先前有老大在,还看不出什么,慢慢地家里的矛盾就多了起来。
自从老大家搬出去后,家里养猪的活就派给了二儿媳罗氏在照管,起初还好,慢慢地就出了问题。
起因是一天有头猪突然就不吃了,罗氏刚开始还没有注意,连着几天打的猪草都吃不完,她这才找婆婆拿主意。
这一头猪可值两三两银子呢!丁氏自然很重视。他们找了村里专给牲口看病的马三来瞧了后才知道是罗氏误割了拉拉藤,这种草猪吃了会中毒,轻者拉肚子,严重的话会没命。
果不其然,第二天另外两头猪也不吃了,而最先发病的那头猪已经死了。
本来就一肚子火的丁氏,对着罗氏就是一顿骂,罗氏心里也委屈,自从分家后,她就接了原来大嫂的活计,婆婆扶手不动不说还整天挑他毛病。
三弟妹仗着自己肚子里揣着货,整天不是霸着织房就是灶台。
合着全家就她一个老妈子,还吃力不讨好,这出了点问题都骂她。
罗氏也撂挑子不干了。
家里整天鸡飞狗跳地,他烦不胜烦。
李大山不明白原来也是老大媳妇一人在管,都不会出错,怎么罗家的刚接手就出了问题。还好意思说了那么多年罗家的比老大媳妇能干,现在可不就打脸了吧!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大孙子的亲事终于有了眉目,是清水镇上卖豆腐的张家闺女。
他家说,闺女嫁过来,会陪嫁他们家传的豆腐手艺,只是不能在镇子上卖。
枣庄村位置在清水镇和闵越城中间,属于清水镇管辖,但是离闵越城更近。
他们家很可以去县城和周围村子卖,这不是问题,只是这彩礼要得高,得十六两,还没什么陪嫁。
所以李大山就有些犹豫,家里的银钱剩的不多了,要是都掏出来给金吉说亲,那往后几年家里除去束脩钱就没什么结余了。
想到这里李大山又想起他哥的话:如果再过五年,昌和还没儿子,就给他过继一个养着。
那先前他想的昌和由金吉养老就不能行了,那林氏的嫁妆自然就不能补贴金吉上学。如果金吉将来的媳妇有门手艺能供他继续科考…
李大山不再犹豫,他决定回家就让家里的去找媒婆上张家提亲去。
莺桃这边收拾了她的小布包,准备和她爹一起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