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初二回门
“好!好!好!好孩子,你们的孝心那自是没得说的。”
李大山接连说了三个好字,他朝着林氏和颜悦色地道。
自从分家之后,他算是看明白了,这大儿媳不单做事很有盘算,行事亦是极为大方。
反观丁氏那个败家婆娘,遇到事情就净爱挑拨,显得尤其小家子气。幸好老大两口子不跟她一般见识。要不然今日定然又是一场口舌纷争。
他不得不钦佩自己老丈人的家教以及挑儿媳的眼光,不但汪瑶在各方面完胜丁氏,就连两边所选的儿媳妇,那也是一个如同在天上,一个好似在地下。
再瞧瞧自大房分家搬走后,二房三房因为这些家务事暗地里闹出的那些龃龉!
有了这样的对比参照,李大山此时对丁氏以及她那两个儿媳妇的不满已然达到了顶点。
不过他并未在此时表露出来,大过年的他可不愿像丁氏那般给自己找不痛快。
见碗筷已然摆好,李大山发话开始吃饭。丁氏见自家男人夸赞林氏,心里就如同吃了只苍蝇一般,难受得很却又吐不出来。
奈何她已没了说话的机会,只得不情不愿地坐下。众人也纷纷就座,堂屋摆了两桌,莺桃坐在了女人小孩那一桌。
李金山几人紧紧盯着那雪白圆胖的饺子,狂咽口水。
经过上次腊八粥事件,李金山已然不敢私自乱动了。
他眼巴巴地看着他爷,就等着他爷一动筷子,他便要开抢。
李大山终于拿起筷子,他夹起一个饺子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那鲜美的味道在口腔中散开,浓郁的肉香与白菜的清甜完美融合,饺子皮也有着恰到好处的韧性。
他眼睛一亮,忍不住赞叹道:“嗯,好吃,这味道着实不错。”
听到李大山的夸赞,李金山、李金湖和李金海三人再也按捺不住,纷纷伸出筷子夹起饺子就往嘴里塞。
李金山腮帮子鼓得圆圆的,眼睛瞪得溜圆,一口将饺子吞下,紧接着又去夹下一个,边塞边嘟囔着好吃。
李金海则是大口大口地嚼着,饺子的汁水从嘴角流出来也顾不上擦,满脑子都是这美味的饺子。
李金湖更是夸张,一手抓着几个饺子往嘴里塞,边塞还边发出满足的哼哼声,仿佛要把所有饺子都一下子装进肚子里才罢休。
三人犹如饿虎扑食一般,风卷残云地吃着饺子,不一会儿面前的饺子就少了一大半。
莺桃看着他们吃的模样,就有些想笑,心想若他们生在前世,绝对是做吃播的好苗子。
她倒不心疼这些饺子,横竖自己想吃随时都可以做。
李金吉吃得就很憋屈,他也极为喜欢吃这美味的饺子,却不得不顾及自己读书人的身份,只能一边故作慢条斯理的模样,一边快速地去夹饺子。
李金莲和李金凤也想多吃,只是她们作为女孩子,已然习惯了有好吃的都得谦让哥哥弟弟,并不敢同男孩子们一样疯抢,她奶奶的筷子打人可不是一般地疼。
相比小孩子这边你争我抢的场面,李昌和他们那桌就斯文多了。
李昌盛在李大山夹了第一筷后,紧接着也夹了一个。
只一口,他就爱上了饺子的鲜美。
“大嫂,你这手艺真是没得说了!”
他忙着吃的同时还不忘恭维林氏。
“大嫂你有空也教教我家里的呗,这饺子太合我的胃口了。”
他看着不一会儿就吃了一半的饺子,心里有些不舍,便想着要是自己媳妇也会做这个,那自己以后就可以随时吃上了。
林氏笑着回道:
“行啊!等弟妹生了,就让她来学呗。”
林氏对三房的意见没有二房那么大,所以对李昌盛的示好,她并没有拒绝。
吃完饭,天已然黑了,李昌和拿上火把,护着妻女回去了。
到家后,李昌和同林氏并没有去歇息,他们得将明日回娘家的礼在今天都装上车。
明日一大早,他们就得出发,要赶晚饭前到林氏娘家。所以今日下午,青鸾就去了庄子,传话让马庄头将马车和骡车都赶了过来。
因为离得远,林氏这次准备在娘家多待几天,所以马庄头又找了几个青壮过来看家。李昌和准备的礼很多,所以这次特地赶了骡车来专门拉礼品。
忙好一切,已然是深夜了。李昌和只觉得自己没睡多久,就又起床了。他打着哈欠,有些没精神。
莺桃看着有些心疼,跑去房里拿了自己的大靠枕,以便让她爹在路上补觉。
林氏娘家青禾县离闵越城有一百里路,以往他们回去都是搭驿站的骡车。
只是这骡车一路走走停停、上客下客,等到家时都已经是半夜了,来回一趟极不方便。
所以林氏成亲这么多年,也才回去过两次。
现在自家有了马车,李昌和便决定初二就带着媳妇回娘家,并让她多住几天。林氏听男人说了后,忍不住就哭了。
成亲这么多年她不是没后悔过,在最难的时候她也偷偷问过自己,当初一意孤行地远嫁,受这许多磋磨,到底值不值得。
其实在第一个孩子没了时,她就已经有点后悔了,更别说后面还有继婆婆各种打压。可是转头看到李昌和时,林氏的心又软了。就这样在一次次地后悔和心软中,她渐渐的就认命了。
那时她想就这样吧,横竖已经成亲了,自己就认命吧!
自从知道要回娘家,林氏就开始准备给自家爹娘的东西。
她见齐家送的衣料舒服,就给二老和侄子、侄女们都做了好几套里衣。她想得很周到,给家里所有人都买了礼物。
上次李昌和买羊皮袄的时候,她又挑了一件给她爹。
爹的有了,她又去找她娘的,最后终于在绣庄找到一件褐色的兔皮袄。
挑好袄子,她又看上了羊皮靴……
所以加上李昌和准备的酒、肉、鱼、糕、糖……和给岳家众人的礼,就满满当当地装了一骡车,大有一副衣锦还乡的架势。
马车和骡车走在枣庄村的小路上,很是显眼。
尤其是马车上叮叮当当的铜铃声,吸引了不少村人的观望。
“小马啊!你们这是去哪啊?”
刚走出院门的李大山就见马庄头赶着马车走过,便出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