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机关终算尽,噩耗碎君心9
家兄亦可安然突围!
何况此番诸位兄长率部曲与家兄同行秋狩,家兄必当无忧!如今某等先煞陈元龙之威风,再放其人渡江不迟。”
此时的孙权还未满2十岁,正是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段。
而且显而易见,去年孙权挨的那顿社会毒打…准确来说是苟哥代表社会送给孙权的那顿毒打,并未使孙权得到应有的教训。
朱然闻言,虽觉得有些不妥,但怎奈何孙权是孙策的胞弟、朱然却是孙策臣属朱治的嗣子,在胳膊拗不过大腿的情况下,朱然也只好由着孙权胡闹。
于是乎,孙权面向远处陈登那艘楼船高呼。
“陈元龙你且听真!家兄绝无性命之忧,然则,念你盛意拳拳,你之先锋船队若可胜某之船队,某便任你渡江如何?”
因目睹自己麾下兵卒如此无谓伤亡而面沉似水的陈登,闻言2话不说,只是用力1挥袍袖。
其人身畔的都尉当即会意。
“鸣金收兵!”
随着“咣咣咣”的金柝声大作,陈登的舰队便收浆扬帆,迅速转舵调头、驶回大江北岸;
原本的前锋船队立时变为后队,毫不留情地砍断舷板、射出箭雨,阻拦并射杀接舷的孙权1方兵卒。
陈登昂然立于正调头返航的楼船船首,向孙权厉喝道:“孙仲谋竖子也!你须谨记,非某见死不救,实乃你阻拦某也!”
陈登果断放弃治疗江东这群病态之人。
2人这番交锋、对喊,看似耗时良久,实则仅仅过了1刻钟不到。
见势不妙的孙尚香忍无可忍,娇叱1声。
“元龙先生乃为救大兄而来,2兄何故阻拦元龙先生?”
言罢,香妹子隔着宽阔的大江,遥遥向陈登行礼。
“元龙先生请留步!”
陈登叹了口气,高高抬起右手。
其人的船队登时收帆减速。
“主母有何吩咐?”
香妹子正待开口,陈登在看了1眼西方后,却勃然色变、抢先暴喝道。
“来人!速放快艇接主母等人登船!”
旋即,陈登向香妹子深深1揖。
“主母请速速随某返还徐州!”
陈登话音甫落,数艘快艇便破浪驶向大江南岸,而与此同时,西方大江上游,1支旌旗蔽空的舰队仿佛凭空出现1般,正疾速顺流而来。
不言而喻,那支舰队,必然是敌非友。
陈登可以因孙权阻拦而不去救孙策,却不能不管不顾孙尚香的安危。
值此危急关头,与赵旻远征大半个神州、深受苟哥赵旻熏陶的孙尚香,此刻尽显苟哥当机立断之风范。
妹子娇喝道:“劳驾元龙先生为家母与妾阻拦片刻,妾等即刻登船返还徐州!”
妹子顾不得其他,连连催促道。
“阿母!嫂嫂!速速登船!迟恐生变也!”
吴侯府1众女眷们,在见到那支凭空出现的舰队后,此刻已颇有些6神无主,幸得陈登的快艇速度极快、香妹子又极其果断,孙家1众娘子军方才得以顺利登船。
见女眷们仍在收拾金银细软,香妹子便恨铁不成钢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于是乎,在香妹子严令约束、赵旻亲卫虎视眈眈之下,1众娘子军、以及赵旻那5百精锐兵马,便顺利与陈登的舰队汇合。
这时,那支来势汹汹的舰队已渐渐逼近,旗舰上的大纛清晰可见…
【作者题外话】:远观齐桓,近察孙权,皆有识士之明,杰人之志;而嫡庶不分,闺庭错乱,遗笑古今,殃流后嗣。
陈寿先生这句注语,可谓精洽至极!
孙吴政权,在婚姻问题上的“不守礼法”,尤为严重。
除了兼具“行辈错乱”与“好立贱人”的问题,孙权“久不立后”,中宫长期空置。
虽然曹操也久不立后,但扶持卞氏为“继室”,操持后宫事务。
建安初,丁夫人废,遂以(卞)后为继室。--《魏书5武宣皇后传》
孙权则不然。终其1生,夫人无数,却不见立后记载;直至临死前,才勉强立潘氏为后,且立而寻杀,托言“狂疾不治”。
(孙)权不豫(指临终),(潘)夫人使问中书令孙弘、吕后专制故事……诸宫人伺其昬卧,共缢杀之,讬言中恶。--《吴书5潘皇后传》
孙权后宫中,无论是抚育宣太子(孙登)的徐夫人,诞育废太子(孙和)的王夫人,还是仗着2主(鲁班、鲁育)而得宠的步夫人,均不得立。
孙氏3代4人(孙权、孙亮、孙休、孙皓),其婚姻问题皆“不守礼法”。夹杂了“近亲乱伦、行辈错置、以色登位、好立贱人”等诸多问题,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几乎不似中原政权。
先看以色登位。
孙权不立后,因此后宫女眷的地位高低,无关乎“门第族望”,而是看脸。谁漂亮就宠谁,待其年老色衰,又移情别恋。
步夫人是孙权前期最得宠的女眷。可惜步氏无子,故不得立。问题在于,步氏本非大族,而是徐州广陵的流寓之士。其同族步骘,甚至1度落魄到“种瓜自给”,屡受欺凌。
(步骘)单身穷困,与广陵卫旌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吴书7步骘传》
步夫人得宠的唯1原因,就是“貌美”。
(步氏)以美丽得幸于权,宠冠后庭。--《吴书4步夫人传》
步氏颇有心术,懂得矫情自饰,平素摆出1副“大度、不妒忌”的嘴脸。实际看其女儿孙鲁班的所作所为,步氏属于标准的“仁义其表、险恶其心”。
废太子孙和的生母王夫人,其门第不见书载,靠“以选入宫”,主要也是凭姿色。
(王)夫人以选入宫,黄武中得幸,生和,宠次步氏。--《吴书4王夫人传》
王氏与步氏勾心斗角,2人的“夺宫之争”,几乎贯穿了孙权时代。
至于储君孙亮的生母潘夫人,地位更为卑贱。已经不是简单的“寒门小族”问题,干脆是罪犯出身,是女囚。
(潘夫人)父为吏,坐法死。夫人与姊俱输织室,(孙)权见而异之,召充后宫。--《吴书4潘皇后传》
潘氏在所谓的“织室”(女子劳改营)中被孙权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