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1…

第一百二十六章 掀动大生产,其兴也勃焉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终,连兵卒、甲胄兵刃,带粮草、辎重,这1切都白白便宜了袁熙。

天知道,若公孙度得知这1切后,会不会气到呕血3升。

1念及此,总算没有全程打酱油的沮授、审配2人,相视1笑。

袁熙在下令全军收缴满载甲胄、兵刃、粮草、辎重的马车后,复又看向牵招。

“有劳子经兄遣心腹,将公孙康首级送至榆塞!”

乌桓单于蹋顿,以及丘力居之子楼班2人,此刻仍驻守在榆塞,苦等袁熙的战果。

当初谋划此战之前,出于稳妥考虑,田豫出使柳城(后世辽宁朝阳市)、与乌桓单于蹋顿共商对抗公孙度大军时,便令蹋顿、楼班2人尽快赶赴并镇守榆塞。

但如今,因田豫行动迅速、袁熙雷厉风行之故,袁熙等人竟然赶在公孙康登6之前,便已赶到了肥如县渤海之滨。

所以,袁熙不能不遣使臣通知蹋顿,公孙康已授首、辽东大军已惨败。以免蹋顿、楼班在榆塞傻等。

更何况,蹋顿、楼班终归是乌桓人,袁熙亦可借此事向乌桓人立立威。

袁绍、袁熙父子不是赵旻,其2人对经营辽西这等地广人稀、兼且苦寒之地没有任何兴趣。

商定此事之后,袁熙又对鲜于辅道:“劳驾子弼兄亲赴卢龙塞,与淳于叔父1同返回蓟城。”

鲜于辅看了看海面上遮天蔽日的樯橹,呵呵1笑。

“使君放心,某至卢龙塞后,必第1时间与淳于将军1同返还蓟城。”

【作者题外话】:公孙家族割据辽东半个世纪,自董卓之乱始(189),至明帝末年止(238)。

相比中原地区的精彩纷呈,辽东半岛的情况往往不被重视。本文通过勾连比对公孙氏的相关记载,探究其政权的早期特征。

有3个问题比较值得注意。

其1是公孙氏的籍贯问题、其2是徐荣与董卓的角色定位、其3是辽东与青州东莱的联系。

上述问题,又与公孙氏的统治方式、以及孔融的立场归属有密切关联。

公孙氏的籍贯改易,反映了其出身高低。

辽东燕国的奠基人是公孙度,出身辽东郡襄平县。但特别怪异的是、公孙度成年后官至“辽东太守”。

公孙度字升济,本辽东襄平人也。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魏书公孙度传》

因为汉末实行“3互法”,即本郡人不得治本郡、本州人不得牧本州。所以公孙度的任官情况,与制度严重相悖。

汉末虽然纲常崩坏,但军阀们还是基本遵循3互法的要求。

比如富春孙氏(扬州吴郡),始终不敢出任吴郡太守或扬州牧,而是出任会稽太守与徐州牧(或豫州刺史)。

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吴书2吴主传》

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吴书2吴主传》

公孙瓒(幽州辽西)不敢出任幽州牧,而是表奏汉廷使者段训为牧。

(公孙)瓒上(段)训为幽州刺史。--《魏书公孙瓒传》

曹操(豫州沛国)与袁绍(豫州汝南)不敢出任豫州牧,只得分别自领兖州与冀州。

因此辽东出身的公孙度,担任辽东太守,显得特别刺眼。这是因为其家族曾经“改易郡望”。

即公孙度之父公孙延,曾因“避吏”而远走玄菟(今沈阳),并安家于此。

度父(公孙)延,避吏居玄菟。--《魏书公孙度传》

“避吏”即躲避狱吏。刘邦、刘秀等人均有避吏的记载,且多数是就近躲避,与公孙度父子相似。

不难看出公孙家族在辽东郡根基不深,才会为躲避狱卒而亡入邻郡。

下1章咱们继续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