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都到什么时候了
第314章都到什么时候了……
听说徐庶已经远遁,只留下孔融率领残兵殿后,之前荆州军众人还不敢相信。
可文聘派出的探马片刻就返回,兴高采烈地告诉了众人一个极好的消息——
“果如张文修所言,徐庶军各个夺路而逃,众将溃不成军,我们抓了好几个逃兵,都言此事无误!”
文聘说着,非常骚包地大手一挥,众人很快押上来了几个满身泥水狼狈不堪的士兵,他们各個面露惶恐之色,见蔡瑁、贾诩、文聘、张绣、邓羲等人盯着他们,宛如进了恶人谷一样浑身筛糠,颤声道:
“不要杀我!将军问什么,小人答什么,我等都是苦命人,莫要杀我们啊!”
蔡瑁哼了一声,冷笑道:
“我问你,徐庶军殿后的是谁?”
那个士兵明显是青州军的降兵,他哆哆嗦嗦地道:
“徐庶逃出宛城,已经军心大乱,我等都不愿跟他一起北行,纷纷逃走。
听说徐庶已经丧胆,自留下袁翔殿后,自己率徐晃、李典等人逃得不知去向!”
蔡瑁一怔,随即把目光投向张绣,冷笑道:
“看来,张将军没有看清殿后之人是谁啊。”
张绣并不给蔡瑁面子,看着那瑟瑟发抖的军士,寒声道:
“立刻令孟德随我一起出兵,这次我要亲自拿下徐庶!”
如果此刻徐庶看着他,一定会为张绣的表演感到极其震惊。
除此之外,贾诩实在想不出这样徐庶军还能有什么埋伏。
难道真的如张绣所言,徐庶其实跟自己想到一起,也派人去挖掘淯水了?
不然怎么解释张绣所言?
就算有圈套,我手下还有精兵过万,我以精锐之士攻疲惫之卒,难道徐庶还能翻天不成?
张绣满意地点了点头,一脸从容地看着蔡瑁,又微笑着起身,随手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埃。
那个士兵颤抖着说不出话,另一个被俘的逃兵垂头丧气地道:
蔡瑁下定决心,那此战就绝不能输。
之前的几步走的非常好,他确实需要一场立威之战。
可有一说一,张绣并没有丝毫的表演。
“袁翔是谁?
孔文举又何在?”
叔父啊叔父,你说贾文和才智惊天,让我对其言听计从,可现在又如何?
他目光灼灼地看了一眼张绣,终究没有多言。
“蔡公,此战我请当先观战,若是有什么好歹,也能及时识破!”
“那个袁翔乃是徐元直好友,人称‘艾先生’,与孔文举是结拜兄弟。
孔文举说与此人同生共死,因此也……也肯定会与此人进退!”
我就不信这世上只有他一个聪明人!
贾诩也觉得现在确实是被完全架住,一时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如果硬是要说什么战法,那也只能让荆州军进攻的时候尽量选择开阔的地形,小心徐庶军的埋伏。
蔡瑁这下实在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蔡瑁已经生出了杀意。
他对蔡瑁和贾诩的恨与厌恶是不加掩饰的,他越是理解徐庶的计策,越是轻蔑地展现自己的愤怒,他特别想看看蔡瑁和贾诩两个人明明知道这其中有诈,可被自己架着又无可奈何的模样。
蔡瑁对贾诩的观感颇佳,郑重地道:
“文和要千万小心,无论此战如何,文和都是头功。
之后我还要靠文和帮我画策了!”
贾诩谦卑地笑着,心中却着实有些不安。
跟徐庶斗,蔡瑁确实不是最好的选择,只是现在他也找不到什么别的选择。
也好,我先看看你徐庶有什么手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蔡瑁倾巢出动,更是命令曹操一起出兵。
命令!
这对曹军分明是一个巨大的羞辱。
之前曹操来荆州投奔蔡瑁的时候虽然已经十分微弱,但蔡瑁对曹操还是极其恭敬,有事没事都要来请示曹操,更是不敢随意指挥曹操,曹操要出兵攻打颍川的时候蔡瑁虽然不太情愿却也竭力帮助,根本不敢在曹操面前大声说话。
可现在一切都变了。
蔡瑁明显已经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而势单力孤的曹操却又无可奈何。
这一战他必须打赢,这才能重新夺回自己失去的一切。
这一战曹操准备亲自领军,准备亲自夺回在颍川丢失的一切。
我没有输!
在颍川,我只是被张济拖累,才变成了后面的模样。
这次我竭尽全力,不再受他人拖累,徐庶败退之将,我看你如何挡得住我?
只是……
唯一的问题是,进攻颍川的时候曹军众将的士气都相当不错,这次要追击徐庶,众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包括曹军的副帅夏侯惇在内,众人的脸色都非常不好,尽管他们都还服从曹操的命令,甚至都在紧锣密鼓地集结兵马准备作战,可曹操还是感觉到众人心中都压着沉甸甸的东西。
“曹公啊,徐元直借天子之名,此番他们已经让出宛城,何必如此追击啊。”许褚素来耿直,径自说着曹操的不是。
曹操脸色一沉,心中颇为不悦,却仍旧和颜悦色地道:
“徐元直伙同吕奉先挟天子令诸侯,名为汉臣,实乃汉贼!
此贼自恃凶猛毒辣,多行不义,来荆州后更是劫掠不断,侵凌城中豪杰名士众多。
此等鼠辈,若不严惩,如何平民愤?”
许褚嘴笨,此刻真是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徐庶做了什么,曹操做了什么,许褚虽然人不聪明,但分辨一些是非的能力还是有的。
他的嘴角抽动了几下,连回答都懒得回答,直接从曹操身边走过,缓缓提起钢刀,缓步走向战场。
曹操心中颇为不悦,但他现在已经损失了元从青州军,现在许褚已经是他手下最大的军头,曹操还得依仗他。
尽管许褚颇为不满曹操的举动,但身为一个勇士,他还是明白再内讧下去只怕是所有人都要死。
他选择相信曹操。
再相信他最后一次。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