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民国十二年
见我进屋,急得毕佳瑶连连跺脚,然后直接冲过来拉住了我手腕。
“姐夫,你一晚上干嘛去了?”
杨玉静也满脸疑惑地看着我。
“昨晚有点急事,一直和派出所刑警队冯红林在一块。”
听我这么说,俩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到底怎么了?”我反问。
毕佳瑶哭丧着脸回道:“今早晨我跆拳道老师联系我说,樱花国的波多玛利亚也来!”
“谁?波多什么?”
“玛利亚!波多玛利亚!据说他是樱花国百年难得遇到的天才跆拳道选手,只比我大一岁,却已经连赢了78场比赛,据说她至今都没在竞技场上用尽过全力!”
“这么厉害啊?她为啥忽然选择来大夏呢?”
“据说高丽国也会派高手来,具体原因我怎么知道!”
看得出毕佳瑶很着急。
“以你现在的水平,问题应该不大吧!”
毕佳瑶咬着下嘴唇:“我的竞技能力的确明显提高了不少,可我心里没底啊!主要是对方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放心!明天我陪你去,无论如何我不会让你输掉比赛的!”
杨玉静也赶紧安慰:“是啊!认识你表姐夫这么久,他从未让我失望过,肯定也不会让你失望!”
毕佳瑶点了点头。
“还有最后一天时间!我得加紧练习,把表姐夫你教的那些格斗术练熟,到时候好灵活运用到跆拳道比赛中!”
“好好练吧!同时你千万要放平心态!”
“你父母还好吧?”我转身问杨玉静。
杨玉静双眼瞬间湿润了:“他们一时间有点接受不了哥哥的死,唉!这又能怨得了谁呢?爸妈自小太娇惯哥哥了,一心想把他当接班人培养,每次惹事都想法帮他解决,事已至此,也是前有因后有果啊!”
为了不影响毕佳瑶练功,我把杨玉静拉到门外。
“不是还有你嘛!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杨玉静轻轻叹息:“我爸内心深处其实很封建,很看重香火传承这一套!”
“那以后咱们多生几个儿子,让你爸挑,看中哪个儿子就让哪个儿子姓杨!”
杨玉静脸一下子红了。
“谁要跟你生孩子!想得美!”
“你不和我生?我可找别人生了?”
“你敢!”
不知道此时开这么个不咸不淡的玩笑是否合适,反正杨玉静的脸色稍微好了不少。
我心里还是放不下百年前,发生在弥河边上的惨案,一下子死了那么多人,还都是青壮男人,这事虽然过去了百余年,但当地肯定还有相关的记载。
找谁问问呢?
这种历史知识,紫竹应该不知道,还是先问问李文康吧!他是研究生学历,又是学法医的,或许认识精通当地历史的人。
电话打通,大体把情况说了一下。
他欣然同意了。
“这个好办啊!我一个表叔就是油城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去年刚退休,他还是当地的,肯定对当地历史了如指掌。”
“太好啦!李哥能不能现在带我去?”
“现在?这么着急啊!我现在正在给这三具尸体做第二次尸检呢!都准备好了,马上开始,要么等下午三点以后?”
“李哥!那三具尸体其实没什么尸检的必要,还是见见历史教授重要!”
李文康犹豫了几秒钟,答应了。
“好吧!我现在换衣服,然后直接去大门口!”
半个小时后,我跟着李文康来到了盛世豪庭小区。
看来当地有点身份的都喜欢住这小区,只不过和前两位不同,李文康表叔住得是普通高层楼房。
由此可见做学问的,即便是到了正教授级别,也不如当官的和做生意的。
门被敲开了,一个花白头发老头映入我眼帘。
“小康?你……你咋来了?”
老头看到李文康,还挺惊讶的。
“表叔啊!你手机呢?我给你打了七八个电话,明明打通了,你就是不接!”
老头尴笑两声:“退休后,我就怕听到手机铃声,所以关机了!”
跟着老头进屋,老头拿出自己手机,我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竟然是老款的诺基亚手机。
这个时代不用智能手机的已经是稀罕物了,竟然还用这种老款的诺基亚手机,不知道整个油城二百万人口中,还能不能找出第二位。
“表叔,我给你介绍啊!这是我好哥们马万岐,你可别看马兄弟年龄不大,人家可精通玄学,最近帮着我们派出所破了很多大案悬案,连我们冯队长和李所长都对他刮目相看。”
听李文康这么一番吹嘘,老头再看我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是嘛?那还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雅几十年!”
“马兄弟,我表叔的情况路上已经介绍了!”
我赶紧站起来,微微躬身:“郝教授您好!”
“别客气,能来家里的就不是外人!小伙子请坐!”
“表叔,我兄弟有点历史方面是事情想请教你!”
“奥?好啊!什么问题,西方的还是东方的,尽管说!”
一听是历史方面的问题,老头先是自信地正当了一下眼镜,然后手一挥。
“算是几个问题吧!第一个问题,我想问问民国十二年是哪一年!”
郝教授嘴唇微微一扬,连想都不用想:“公元1923年!”
“明白了!”我点了点头,“那在公园1920年左右,弥河边上是不是一下子死过很多人?而且还都是附近村里的青壮男人?”
听我这么问,郝教授浑身就是一怔。
“的确发生过这么一次惨案!史称‘弥河惨案’,这件事发生在1921年4月份,因为汉奸告密,这一带的地下组织地点被白军发现,78个地下战士被当场杀害,最后尸体还被扔进了弥河。”
“啊!这么惨啊!”一侧的李文康也忍不住感慨道。
“是啊!咱们大夏能有今天,其实和很多很多无名的历史先驱用血汗换来的,作为大夏子民,理应常怀感恩之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