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钱粮
第四章钱粮
谢枋得也就不再反对这一件事情了。
只要不触及到谢枋得的底线,他也不愿意与虞醒起争执。
谢枋得的底线就是:“士学一定要在其他学问之上。”
为国理政,协助天子治理天下,这是儒门之责。
别的人决计不能挑战这个秩序。
虞醒对谢枋得的想法,也能揣摩几分来。
此刻他也没有与儒家决裂的想法。而且新学没有培养出来?他即便是决裂,又能扶谁上位啊?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这样就行了。”
他相信,随着时间推移,科学爆发出的威力,足以让天下人改观。
“那西南大学就在五华山上吧。”虞醒说道。
五华山与昆明城相依而成。
城中有山,山中有城。
虞醒觉得大学应该在风景秀丽,选来选去,五华山最合适了。
“殿下所言极是。此事臣会去督办的。”谢枋得也觉得不错。
“殿下。”张道宗忍不住了。
“褒忠寺就在五华山上,原本赛典赤也准备在这里修建寺庙,征用原址,再加上舍利畏大师自行募捐,花费不多。而今又要修建西南大学,这花费怎么办?”
“殿下,没钱了。朝廷没钱了。”
“为了征收粮食,殿下建议在民间高价收粮食,抬高了粮价,而今还好,再过几个月,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时候如果不将粮价给打下去,昆明是会饿死的人。”
“而为了高价收粮食。”
“朝廷已经将钱花得分文不剩了,这一场大典下来,更是仓库里的老鼠都饿死了。”
“而且,张枢密已经报上来了。要在长宁军修三关,最少耗费二十五万贯。陈统制也上报清溪关修建费用,最少也十三万贯。”
“再不想想办法,朝廷都要关门了。”
“钱粮,钱粮,这才是最重要的。”
张道宗自己不觉得,他其实也变了很多。
张道宗在赛典赤的麾下,是决计不敢如此与赛典赤说话的。但是虞醒对麾下文武都敢于放权。张道宗在他麾下做事,只要是对的,根本不需要太多讲究。
才有这样,越来越随意的举动。
虞醒说道:“张相,稍安勿躁,你报个整数吧。”
张道宗沉默了好一阵子,“殿下,五十万石粮食平抑粮价,并作为储备军粮是一定的。至于要花多少钱,臣真不知道。”
“现在朝廷开支分几大块。”
“军费与赏田。赏田这方面也是一个问题,朝廷掌握的土地,几乎没有了。”
虞醒大破汪良臣一战,乃是扭转乾坤的一战,虞醒自然要大赏将士,不赏赐将士,如何令将士用命。但这个关键的一战,却没有带来很多土地,全取云南抄没的大量土地,几乎完全没有剩余,全部赏赐给将士了。
当然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将士抚恤,挂在褒忠寺名下。作为寺产。为战死将来祈福,作为攻略佛教的经费。同时也是虞醒可以临时调动的资金。
虞醒的军功赏田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
“至于军费,分几大块,修建城池要塞,给将士补贴,还有打仗的军费。”
“前两者,还有一个大概的数字,后面根本没数。”
“然后就是宫廷开支与朝廷开支。”
“殿下俭朴,宫廷开支几乎没有。朝廷开支,两府六部少府以及地方府州县官员,已经有一两千人之多,各地吏员更数倍于此数,各种费用,按元朝时候算,三十万石是最少的。只是,殿下也应该知道,元朝治政是什么样子的。”
“殿下决计不会想要的那样情况。”
“所以,开支绝对在这之上。不在之下。”
“现在殿下,要我给一个总数,我真给不了总数。”
一般来说预算开支,都是根据上一年固定开支,加上本年度特别开支估算出来的。
而今现在云南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根本没有什么固定开支。怎么估算出来?而军费开支更是在打仗之前,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估算?
而且虞醒对地方官的要求,与元朝截然不同,最显著的是,事很多。
要让办事,就要加钱。古今如一。
“总之,多多益善是吧。”虞醒说道:“少府,说说你最近的收获吧。”
“殿下。”李裕孙说道:“臣这一段时间,重修了七星山铁厂,又在曲靖与昆明北边,重建了铁厂。以及与枢密院合作,开始对全军进行换装。大量武器重新修整打磨后,出购。”
“刚刚统计的,单单铁器一样收入,大概有一千万贝钱。”
“一千万贝钱?”
这可难倒了虞醒了。
一千万贝钱到底是多少钱?
张道宗倒是很熟悉这个,说道:“贝钱因为贝壳大小不同,折现也不一。总体上来说,一贝钱等于一文钱。一千万贝钱,大概就是十万贯铜钱。”
虞醒摇摇头。
贝壳大小不样,币值也不等。
这是什么货币啊?
“一定要换掉。”
“而且,这里面有庞大的商机。”
虞醒心中暗道。
忽必烈一个古代人就知道,钱不够,在货币上做手脚。虞醒这个现代人岂能不知道。
换币这一件事情,里面有太大的利润了。
只要搞好了。一两百万贯都是小数目。
只是货币上做手脚,搞好了,经济增长,所有人获利,搞不好,货币崩盘,所有人都没有好日子过。
要慎重。
“少府先将这些钱拨给政事堂。”
“从今天开始,少府与政事堂每月会一次账。”
“政事堂需要钱,上报于我。如果我不在,由夫人代签,然后少府拨款。”
“奢相,你也要多多费心,与这些土司多多联络,让他们多买一些兵器。”虞醒说道:“多给我们财政做一些贡献。”
“殿下英明。”奢雄对虞醒佩服的五体投地。
虞醒这一手,其实基于七星山时候对六祖九部政策的修订。
但是越来越显示威力了。
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