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书院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靖康年:朕为大宋续命三百年 > 第140章 风能进,雨能进,皇帝不能进!

第140章 风能进,雨能进,皇帝不能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秦桧得到赵桓的支持,心中松了口气,连忙道:“官家放心,您到了大相国寺,一定会见识到最真实的场景。”

赵桓点了点头,吩咐道:“你回去更衣,换上常服,在宫门口等待。”

“臣领旨。”

秦桧应下后先一步离去。

赵桓更换了普通的衣裳,只带着关胜离开皇城。

关胜武艺绝伦,有他的保护,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赵桓到宫门外的时候,秦桧已经来了,只不过身上的衣裳稍微宽大了些。

这是秦桧借来的衣裳。

出宫回家换衣裳,再来宫门口等待,一来一回浪费的时间多,时间长了就会让皇帝等待。

无奈下,秦桧只能借了衣裳将就应付。

秦桧微微弓着背,说道:“官家,我们沿着御街一路南下,用不了多久就能到大相国寺。”

赵桓吩咐道:“带路。”

一行三人往大相国寺去。

大相国寺位于皇城的南面,挨着汴河这个最大的航运码头。

恰是水路的方便,无数商贩带着货物下了码头,直奔大相国寺交易。

地理位置的便宜,加上大相国寺得天独厚的环境,才有了万姓交易大会。

秦桧一边走,一边介绍大相国寺的情况。

大体情况阐述后,秦桧郑重问道:“历来大相国寺各院的主持,都是朝廷任命。如今大相国寺有无数的钱财,官家打算怎么处置呢?”

赵桓没有回答,反问道:“你认为怎么处置最合适?”

秦桧回答道:“臣认为大相国寺的经营模式不变,仍然任由大相国寺的僧人经营。”

“甚至可以稍微放权,肯定大相国寺的经营模式。”

“唯独一点,要收回一部分大相国寺的钱,比如大相国寺的收入按照三七分成。”

“官家占三成,大相国寺占七成。”

“朝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日进斗金,大相国寺赚了钱也能运转,其他依附大相国寺的权贵也赚了钱,就一切都好。”

赵桓眼神微冷。

天下都是赵桓的,换言之是他的钱。

现在大相国寺赚取了巨额的暴利后,只给他三成,打发叫花子吗?

大相国寺的钱,九成纳入他的内库,一成留给大相国寺,那都是滔天的恩典。

甚至,赵桓愿不愿意给一成,得看大相国寺是否识趣。

否则,连根拔起。

秦桧一贯善于察言观色,看到赵桓没有立刻回答,心头咯噔一下。

皇帝不满意了。

作为一个善于揣摩皇帝想法的人,秦桧立刻解释道:“官家,大相国寺背后的利益太大,关联了无数人。”

“看似是大相国寺占七成,实际上,七成的利益中,要拿出绝大部分给权贵豪绅等,因为许多人照拂。”

“否则,隔三岔五就有人捣乱,大相国寺也撑不住。”

“不过要整顿大相国寺,倒也可以做出调整,到时候利益五五开,官家和大相国寺的人对半分。”

赵桓不置可否,淡淡道:“见了再说。”

秦桧知道皇帝还不满意,心中叹息,五五开已经很难了。

大相国寺的人,不是什么善茬。

他们或许无法正面抗衡皇帝,要捣乱却容易得很。

皇帝把事情想简单了。

秦桧没有再说利益分配的事儿,反正这是皇帝的事儿,皇帝碰了南墙就知道回头了,他则是介绍着大相国寺的禅院。

大相国寺是整体,内中还有六十余所禅院。

东面为首的是慧悲禅院,西面为首的是智海禅院,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禅院。

一座座禅院,构建了大相国寺。

每一个禅院都是一个利益集团,各自有各自的利益。每一座禅院的主持不论是上任,亦或是辞任,都必须朝廷批准。

换言之,这些禅院的主持和监寺,都是僧人界的铁饭碗。

一个个拿着国家的好处在赚钱。

两人交谈着,进入了大相国寺的范围,秦桧要往里面去,赵桓却没有立刻进入,反而是一路到了汴河码头边。

这是东京城最大的码头。

一艘艘船只停泊靠岸,一艘艘船只在迅速的离开,来来往往船只无数。

码头讨生活的苦力多不胜数,专门为商人搬运货物。

赵桓看过去,一个个干活的苦力在天气转冷的情况下,衣着单薄,甚至还有光着膀子干活的人。

黝黑的面庞,干瘦的身躯,不断的忙碌着,因为肩膀上扛着的是家庭的生计,更是活下来的希望。

偌大的东京城,足足一百多万人。

放眼这时代,那也是独一无二的。搁在中国历朝历代,那也是独一档的存在。

有东京城诸多的水路物流,才能支撑起东京城人口的消耗,换做其他任何一座都城,都无法支撑这样大的消耗。

秦桧看着干活的苦力,没什么感触,也没放在心上,问道:“官家,我们什么时候去大相国寺呢?”

“再看看!”

赵桓摇头拒绝,看着码头附近的一切,更有感触。

底层,苦啊!

大宋的崛起,必然要缩小这样的贫富差距,不能让所有的利益,都被大相国寺及富商豪绅和权贵占了。

贫者越贫,富者越富,最后的结果是突然大爆炸,最后朝廷彻底完犊子。

必须要改变!

要让这些底层的人,都能够真正抬头做人。

这才是他穿越来的意义。

赵桓看了良久,朝秦桧点了点头,一路往大相国寺去。一行人来到寺庙外,有了来来往往的百姓和来来往往的商贩。

叫卖声、议论声、讨价还价声,以及一些抄家声,此起彼伏。

沿街贩卖各种物品的小贩多不胜数,来来往往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这是品类最多,来往人最多的交易市场。

无数人趋之若鹜。

赵桓一边问一边走,了解着交易大会的市价。

赵桓没去问珍宝玉器,更没有问古玩字画、马匹和奴隶等,这些太高高在上,只是问了米、面的价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