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圣天教
青龙山。
白天,李子夕坐在大师椅上,登记每名矿工的当日收获。
每名矿工,他都用洞真术细细观察过。
洞真术,玄阶洞察之术。能剥除虚妄,直透本质!
洞真术和牵机术,是李子夕这两年颇花了一番心血,精研而成的两门道术。其它道术他有,但真没时间去学。
洞真术下,一目了然!
李子夕暗暗记下,有哪些矿工气息阴暗、真元晦涩。这些修士不是邪修就是魔修,要特别关注。
到了晚上,李子夕溜出营房,四处布阵。他借此地地气、灵气,布出一个又一个的大阵。
灵矿所在,灵气必足。青龙山虽然没有成形的灵脉,但灵气之盛,不在一阶灵脉之下。灵气足够,符阵威力足够。
没事时,李子夕就和余乐人他们闲聊。
散修们就喜欢讲些过去的亲身经历,还有道听途说而来的一些见闻。讲着讲着,往往会感叹几句,日子越来越难了。再这样下去,修仙界真混不下去了。
李子夕懂。
青州、苍州太平。正因太平,其它三州的修士都疯了似地往这边涌。修士越来越多,资源便越来越紧张,争夺便越来越激烈。
一个月十枚灵石的矿工,都给抢疯了!
赵得安不只一次地嚷嚷着:“混个鸟,干脆回浊世去,继续当我的大将军。喂,你们有没人随我去,我包你们下半辈子荣华富贵、位极人臣!”
可惜没人响应。
习惯了当修士,谁愿意去浊世?
去浊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修为一点点失去,原本充满活力的身子迅速衰老,从前被压下的病痛伤痛一股脑地冒出来。那种滋味,生不如死啊!
在修仙界当条狗,也比在浊世当人上人强!这是修仙界的共识。
这些日子,李子夕游走在矿区中间。
水灵透过他的身子,看着从前她从没见识过的,世界的另一面,黑暗的那面。
为了一块灵矿,一群人相互厮杀,死三人,伤七人。仅仅只是为了一块价值不过三十灵石的灵矿。
因为口舌之争,两帮人大打出手,又是死七人,伤六人。若不是顾飘飘及时赶到,二十几名修士怕是一个都活不了。
有人恃强凌弱、有人欺上瞒下、有人栽赃陷害、有人巧夺豪取。
到处是纷争,到处是尔虞我诈。
为了生存,道德在这里几乎不存在。一切就是最原始的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强者为尊!
水灵极受震撼!
这样,一个月过去。
李子夕将青龙山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青龙山上上下下,被他布满了符阵。
李子夕在青龙山结了一张网。
他张网,待鱼!
李子夕分析出半年来,魔修的袭击规律。
表面看来,魔修随机行动。九华城、凌天宗和问天宗都损失不小。
但实际上真正损失惨重的,只有凌天宗!
李子夕不得不怀疑,魔修是刻意针对凌天宗。
这就麻烦了!
柳凌风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加强巡逻、暗中设伏、加派人手。取得了些进展,但作用不大。
不管哪个宗门招收矿工,都是来者不拒。毕竟哪怕是散修,愿意抡起矿锄挖灵矿的也太少。而有些灵矿必须得用法器,普通矿锄无能为力。
魔修想要渗透进矿区,再容易不过。
李子夕分析后发现,魔修在有意地分散凌天宗的兵力,他们的目标其实是,青龙山!
理由是,青龙山有五阶矿脉,价值极高。青龙山在防御上露出的漏洞,被魔修有意无意地忽略。凌天宗在青龙山上投入的力量,被分摊的越来越薄。
青龙山原本有名筑基真修,借助符阵,可抵挡金丹仙人最少一个时辰。
现在,青龙山修为最高的是顾飘飘,炼气八层。
李子夕于是乔装打扮,秘密来到青龙山。
以青龙山为饵,李子夕计划将魔修一网打尽!
借助文书这个职位的便利,李子夕已锁定六十七名魔修。还有一百七十五名修士,高度怀疑是魔修。
这个数字,大大出乎李子夕的意料之外。这占了矿工总数的六分之一。
青州地区,数百年来,从来没有集中过如此大量的魔修!
这是第一次!
并且,魔修还在大力发展魔修。
用的方法李子夕很眼熟。
传销!
没错,在修仙世界,魔修开创性地采用了传销式的传播方式!
圣天教!
六大魔教之一!
圣天教,是完全以教派形式发展的魔道宗门。它的教意极其具有迷惑性:天下大同,共归圣天!大仁大义,大爱无疆!
圣天教修行圣天大法。圣天大法虽号称大法,其实易学易精,作用也简单,将一身气血、精元,化成性质一致的圣元。
圣元性质一致,所以彼此间能相互融合。
一名修士进入圣天教这个大家庭后,需奉献出自身三分之一圣元。这些圣元再一分为三,三分之一归家长,即他的引领者。再三分之一归族长,即家长的引领者。最后三分之一归宗长,即族长的引领者。
这名修士就此成为光荣的圣子。
圣子有资格传播教义。假如每人贡献的圣元都一致,那只要引领三位修士入教,这名圣子就能收回自己“奉献”出的圣元。他就此成为家长。若他手下三名圣子再各自发展三名圣子,那他体内圣元翻倍!
他修为直接翻倍!
如此类推,不断发展下去。
且,修行了圣天大法后,每一年,必须“奉献”出自身三分之一的圣元。不然,“圣天”就会必下惩罚,惩罚无仁无义之人!
这意味着,一次播种,终生受用。
所以圣天教的传播特别特别快。
就像蟑螂一样。只要你发现一只蟑螂,那角落里,一定隐藏着一窝蟑螂!
李子夕就发现,青龙山里,圣天教的魔道妖人一茬一茬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李子夕没有打草惊蛇。
近些年来,凌天宗是见缝插针地宣